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行为主义为研究基本理论,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个案剖析与综合概括、普遍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思路,以层次分析视角将论文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在理论应用上赞同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完全决定或者构成行为体所从事的行为,行为体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构成了一个和物质世界并列的意义与知识的世界,即结构造就行为体,行为体也建构结构:在主体选择上,将二十世纪的中国作为整体加以考虑,从发展和联系而不是人为割裂的观点回顾和总结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情况:在客体选择上,在中东概念传统“十八国”范围的基础上,把具有类似国情、相近区域的伊斯兰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期望以大中东的宽泛视角提供制定政策的便利:在文章结构上,试图以穷尽行为体参与行为的方式对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外交互动(侧重于中国方面)进行分析,并为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扩展预留空间。 第一部分以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聚焦点,重点论述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斗争与合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即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以及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并对这种状况从动力学、关联度、决策机制与实施策略四方面进行剖析。 第二部分则从微观领域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众多行为体细分为9个大类,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政党、个人、民族、国际政治运动、宗教运动与组织,试图以归纳的方式探究各类行为体在20世纪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得失,研判行为体在下一个类似情境的反应,同时注重了丰富多彩外交斗争情况的趣味性。 第三部分则重点分析两例个案。以苏丹达尔富尔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伊战后中国对中东国家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比照20世纪中国与伊朗在国家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勾画出中国参与中东地区事务演变轨迹。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参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和状况具有继承性,不能漠视和人为割裂这种继承性。2、参与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客体之间的利益交汇决定了双边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在碰撞中走向成熟。3、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开始全方位参与中东事务,行为体之间逐渐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复杂关系。4、文明间的冲突并不必然地导致国际关系的冲突或对抗,文明间的关系是在交往中共存,是“和而不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参与对象的分析和界定
  •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战略硬实力与区域碎裂化
  • 一、阿拉伯国家概况
  • 二、阿拉伯国家的整体特点
  • 第二节 伊斯兰世界:虚幻的一体化憧憬
  • 一、伊斯兰世界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 二、伊斯兰世界的一体化憧憬
  • 三、伊斯兰世界一体化的虚幻性
  • 第三节 中国立场与中东范围界定
  • 一、“中东”概念的由来和范围界定
  • 二、大中东国家的宗教状况
  • 三、确定大中东区域范围的策略考量
  • 第二章 多边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多边外交
  • 一、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与阿盟
  • 第二节 胜利在1971:中国与中东国家冷战期间
  • 一、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关系
  • 二、围绕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与合作
  • 第三章 状况分析: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
  • 第一节 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
  • 一、政治支持的结构性
  • 二、政治支持的议题性
  • 第二节 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
  • 一、能源合作的渐次加深
  • 二、与中东产油国的商贸往来
  • 三、工程承包、劳务和投资
  • 四、军事安全领域
  • 第三节 中阿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
  • 第四章 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外交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利益:动力学分析
  • 一、国家利益的源起问题
  •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问题
  • 三、国家利益的效度问题
  • 第二节 继承与发展:机制分析
  • 一、对外决策的机制化和目标选择
  • 二、政策执行中的实力原则和外交折冲
  • 三、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美国因素
  •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关联度分析
  • 一、内部关联度:历史回顾
  • 二、外部关联度:以中美关系为例
  • 第四节 基点与重点:策略分析
  • 一、在中国-阿盟框架内加强中阿关系
  • 二、从全球化视角处理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
  • 三、以中东事务为平台处理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 四、趋势:向国际社会全面融入
  • 第五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理论与现状
  •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发展
  • 第二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
  • 一、概念及特征
  • 二、行为体的分类
  • 第六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一)
  •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 二、国家参与中东事务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一、理论与现状
  • 二、上海合作组织
  • 三、中国和欧佩克
  • 四、中国与海合会
  • 第七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二)
  •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概述
  • 二、中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三、对外援助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 四、现状与发展
  • 第二节 跨国公司
  • 一、跨国公司的行为体意义
  • 二、中国公司在大中东:石油行业个案
  • 三、跨国公司的参与趋势
  • 第三节 政党
  • 一、政党外交
  • 二、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 三、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 四、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走向
  • 第四节 个人
  • 一、个人的行为体意义
  • 二、领袖人物在中国中东外交的作用
  • 三、普通民众在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中的作用
  • 四、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
  • 第八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三)
  • 第一节 民族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 二、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 三、中东国家民族主义思潮兴衰对中国的镜鉴
  • 四、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 第二节 国际政治运动
  • 一、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 二、谋求国际新秩序的不结盟运动
  • 三、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
  • 第三节 宗教及其组织
  • 一、宗教因素与国际政治
  • 二、伊斯兰教和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
  • 三、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泛伊斯兰因素
  • 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与西北边疆安全
  • 第九章 理论与现实的互动:从苏丹到伊朗
  • 第一节 达尔富尔与中国外交转型
  • 一、现代政治视野中的苏丹社会和达尔富尔危机
  • 二、达尔富尔危机背后的大国博弈
  • 三、中国在苏丹的海外经济权益分析
  • 四、达尔富尔:危机中凸显的中国发展困境
  • 五、达尔富尔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危机意蕴
  • 六、达尔富尔: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契机
  • 第二节 中国与伊朗:1905-2005的百年比照与互动
  • 一、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起步
  • 二、二战背景下的中伊建交和国祚分途
  • 三、1949-1979:巴列维伊朗与人民中国
  • 四、从棋子到棋手:改变在1979
  • 五、现代化模式:世界工厂与家庭手工作坊
  • 六、回归常态:1979-1997的中伊交往
  • 七、1997-2004:双边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 第三节 从伊战走向世界大国
  • 一、中国之路的伊朗含义
  • 二、从苏丹到伊朗的自觉和自信
  • 结论
  • 参考书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J]. 国际论坛 2016(06)
    • [2].欧盟行为体角色的比较分析——以哥本哈根与巴黎气候会议为例[J]. 德国研究 2016(04)
    • [3].跨国行为体和没有政府的全球治理[J]. 学术月刊 2016(02)
    • [4].国际和地区政治中的跨国倡议网络[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9(03)
    • [5].制度变迁与地理政治秩序转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起源[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3(02)
    • [6].治理的“立体化”面相:多层级治理的概念、模式及争议[J]. 行政论坛 2017(03)
    • [7].天下体制下的“角色”与“角色”确认问题——再探“角色原理”的运作[J]. 国际政治研究 2016(04)
    • [8].论文化多样性与行为体多样性的和谐共生[J]. 云南社会科学 2015(03)
    • [9].理解国际制度的几个问题[J]. 国际观察 2011(04)
    • [10].地区间主义与欧盟:全球行为体之锻造与实践新途径[J]. 社会科学 2010(10)
    • [11].论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5)
    • [12].全球气候治理中商业行为体的政治权力分析[J]. 国际论坛 2018(02)
    • [13].论全球治理中的权威分享——以联合国多边环境谈判为例[J]. 国际观察 2019(06)
    • [14].对恐怖行为体“学习”框架的考察[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5].论“主体间世界”[J]. 国际观察 2010(05)
    • [16].分布理性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2)
    • [17].《西方的掠夺——当法治非法时》[J]. 出版参考 2012(28)
    • [18].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谁在制定?谁在影响?——基于国内行为体的视角[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02)
    • [19].拉丁美洲的制度变革:外部模式及其不可预见的后果[J]. 拉丁美洲研究 2012(02)
    • [20].网络世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三视角下网络主权的对立统一[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1].目标寻求、身份稳定与行为体的本体性安全——以冷战后的北约为例[J]. 当代亚太 2015(01)
    • [22].多维理论视角下的合作行为探析[J].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6)
    • [23].人道主义行为:有多人道?[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7(03)
    • [24].论机器人的道德承受体地位及其规范意涵[J]. 哲学分析 2019(06)
    • [25].领导力类型视角下的欧盟多层气候治理体系研究——以德国和英国为例[J]. 德国研究 2019(02)
    • [26].欧盟、美国与俄罗斯:新三角关系的理论与现实变迁[J]. 太平洋学报 2016(04)
    • [27].民主政体的垮台与存续[J].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5)
    • [28].理性经济人批判与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07)
    • [29].台湾地区在中国涉外事务中的适用概念分析[J]. 台湾研究集刊 2013(05)
    • [30].作为全球行为体的欧盟:争取全球大协议的大战略[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标签:;  ;  ;  ;  ;  ;  

    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