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 ——以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

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 ——以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

论文摘要

非点源污染由于自身特点,其监测和治理都比较困难。最佳管理措施(BMPs)运用工程性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治非点源污染,因其高效、经济、环保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当中。在我国环境、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下,合理污染控制措施的执行,不仅要达到环境目标,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规划在经济上的可行性与最优化。因此,对最佳管理措施在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中的成本与效益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取密云水库上游的太师屯镇为研究背景,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对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的评价体系当中。在同一环境背景条件下,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造成的价值损失,及多种不同BMPs措施在污染控制中的坏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进行了估算;并运用经济学指标,对各项措施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与与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师屯镇非点源污染造成经济损失折合成人民币约478.68万元。其中畜禽养殖污染对该区非点源污染损失贡献最大,约占50%,必须高度重视;土壤侵蚀引起的损失次之,占28%,而土壤侵蚀中约63%是由于农地耕种带来的,是该区非点源污染控制的中重要方面;农村生活污染损失最小,但其存在很大潜在危险。所有污染物中,氮、磷养分流失是主要的非点源污染,约占820%,表土损失和泥沙淤积造成的污染也很大,且对水库存在长期影响,不可忽视。针对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特征,设计了8项控制措施,其中,作为综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河岸植被缓冲带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果最显著,折合经济价值约169万元。农村户用沼气池、坡耕地植物篱、保护性耕作、平衡施肥技术四项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其余三种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措施对总污染控制效率较低,但从长远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也不可忽视。对污染控制措施的经济评价中,除退耕还林措施外,大部分污染控制措施在经济上都是合理和可接受的。经济优劣排序为:15-25°坡耕地变果园>河岸植被缓冲带>1-15°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户用沼气池>25°以上荒草坡还林>1-15°坡耕地等高植物篱。尤其是变耕地为果园和河岸植被缓冲带两项措施,前者经济效益显著,后者环境效益都显著,非常适合于该地区,值得大力推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非点源污染与最佳管理措施
  • 1.2 国内外BMPs研究与应用概况
  • 1.2.1 工程性措施
  • 1.2.2 管理措施
  • 1.3 非点源污染措施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类型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农业状况
  • 2.2.2 林业状况
  • 2.2.3 畜牧业状况
  • 2.3 太师屯镇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分析
  • 2.4 研究区主要非点源污染源分析
  • 第三章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设计及效果预测方法
  • 3.1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最佳管理措施
  • 3.1.1 非工程性最佳管理措施
  • 3.1.2 工程性最佳管理措施
  • 3.2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的选择
  • 3.3 最佳管理措施的情景模拟
  • 3.4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效果预测方法
  • 3.4.1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 3.4.2 模型介绍
  • 3.4.3 输出系数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 3.4.4 本文拟采用的输出系数分类及取值
  • 3.4.5 其他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效果预测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效果预测及经济价值评估
  • 4.1 环境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 4.1.1 环境价值组成及其计量
  • 4.1.2 环境价值损失计量方法
  • 4.2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污染价值损失估算
  • 4.2.1 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4.2.2 非点源污染生态损失的经济价值估算及分析
  • 4.3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预测及价值估算
  • 4.3.1 土壤侵蚀类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 4.3.2 畜禽养殖污染类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 4.3.3 化肥施用类污染控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4.3.4 综合污染控制措施──河岸植被保护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的经济评价与优选
  • 5.1 经济评价方法
  • 5.1.1 贴现
  • 5.1.2 静态评价方法
  • 5.1.3 动态评价方法
  • 5.2 费用、效益统计
  • 5.2.1 费用计算
  • 5.2.2 效益计算
  • 5.3 敏感性分析
  • 5.4 污染控制措施经济分析与评价
  • 5.4.1 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类措施
  • 5.4.2 1-15°坡耕地种植等高植物篱经济评价
  • 5.4.3 1-15°坡耕地保护性耕作的经济评价
  • 5.4.4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经济评价
  • 5.4.5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经济评价
  • 5.5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比较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镇化进程非点源污染变化趋势分析[J]. 水资源研究 2013(04)
    • [2].基于“源-汇”景观的饮用水源地非点源污染风险遥感识别与评价[J]. 生态学报 2020(08)
    • [3].基于“源-汇”理论的资江下游地区非点源污染风险区划[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0)
    • [4].黑河水库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4)
    • [5].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研究——以贺兰县为例[J]. 宁夏工程技术 2017(01)
    •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13)
    • [7].基于文献计量的非点源污染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3)
    • [8].关于农村非点源污染对环境污染所面临问题的调查报告[J]. 城市地理 2017(04)
    • [9].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4)
    • [10].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研究概况[J]. 世界环境 2019(02)
    • [11].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模型模拟现状与发展[J]. 环境与发展 2019(04)
    • [12].近三十年非点源污染研究发展趋势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10)
    • [13].基于改进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模拟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 2017(03)
    • [14].基于增强回归树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影响因子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3)
    • [15].农村非点源污染对赤田水库营养化水平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 2015(09)
    • [16].农村非点源污染对半岭水库营养水平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6)
    • [17].农田非点源污染评价方法综述[J]. 灌溉排水学报 2015(S1)
    • [18].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J]. 商品与质量 2011(S7)
    • [19].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1)
    • [20].中国东北地区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3)
    • [21].加强中国非点源污染治理的若干建议[J]. 科技导报 2010(17)
    • [22].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征、来源及控制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5)
    • [23].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S1)
    • [24].浅谈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与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8(02)
    • [25].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4)
    • [26].农业非点源控制的美国经验借鉴[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2)
    • [27].北江飞来峡库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模拟[J]. 水资源保护 2019(04)
    • [28].隆阳区水库型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空间分布及评价[J]. 人民珠江 2019(08)
    • [29].水稻田非点源污染原位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4)
    • [30].非点源污染在东江河流水环境中的贡献比例估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标签:;  ;  ;  ;  ;  

    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 ——以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