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论文题目: 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李寒

导师: 范士志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内皮细胞,线粒体,敏感钾离子通道,二氮嗪

文献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是影响术后心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研究重点。随着近年来对心肌ATP 敏感钾离子通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开放心肌KATP通道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逐渐成为心肌保护研究新的热点。研究发现:心肌线粒体和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损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可导致线粒体和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从而通过不同途径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失调。由此可以推断,围手术期加强对心肌线粒体和内皮细胞的保护,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国内外研究提示K+通道开放剂预处理可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保护效果。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的制备,观察线粒体K+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和大鼠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SD 大鼠50 只,随机分为五组,制备Langendorff 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A 组为正常对照;B 组停灌30min,复灌30min;其余各组分别灌注不同的停搏液:C 组灌注高钾停搏液;D 组灌注含二氮嗪的停搏液;E 组灌注含二氮嗪停搏液之前10min 给予格列苯脲。实验终了取心肌组织,部分心肌制病理切片,电镜下观察线粒体改变;部分心肌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并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RT-PCR 检测其mRNA 表达变化;分别采用定磷法、高效液相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免疫组化和放免法检测H+-ATP 酶活性、心肌ATP 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 含量、自由基生成。第二部分,新西兰白兔50只,随机分组,制备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注模型。A 组为正常对照;B 组停灌30min, 复灌30min;其余各组分别灌注不同的灌注液:C 组灌注含血灌注液;D 组灌注含二氮嗪的含血灌注液;E 组灌注含二氮嗪灌注液之前10min 给予格列苯脲。实验终了取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表达;RT-PCR 检测其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 表达变化;放免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一氧化氮、血小板活化因子、髓过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开放MitK_(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研究

实验一 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结构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KATP通道与心肌缺血预适应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超极化停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08

参考文献

  • [1].冷血持续微量灌注保存供体心脏[D]. 李忠东.第二军医大学2003
  • [2].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膜蛋白分子机理研究[D]. 何斌.第二军医大学2004
  • [3].EPO预处理在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NF-κB信号机制的研究[D]. 秦川.第三军医大学2005
  • [4].巯甲丙脯酸停跳液对低温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的保护作用[D]. 刘凤鸣.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
  • [5].JAK/STAT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损害中的作用研究[D]. 沈诚.第三军医大学2006
  • [6].风心病联合瓣膜置换手术疗效分析和术中心肌保护研究[D]. 陈林.第三军医大学2005
  • [7].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通路在大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D]. 王咏.第三军医大学2006
  • [8].一氧化氮与缺血预处理早期心肌保护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D]. 李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9].11,12-EET作用于未成熟离体兔心的实验研究[D]. 周明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10].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正军.山东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MitoKATP通道开放对培养心肌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功能蛋白质组研究[D]. 李洪.第三军医大学2004
  • [2].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 郑霞.浙江大学2005
  • [3].蒺藜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理研究[D]. 王显刚.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 [4].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张英杰.中国医科大学2006
  • [5].黄芪注射液抗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D]. 何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6].rhKD/AP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凌燕.吉林大学2006
  • [7].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及其开放剂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D]. 刘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1
  • [8].JAK/STAT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损害中的作用研究[D]. 沈诚.第三军医大学2006
  • [9].一氧化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丙泊酚心肌保护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D]. 孙海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10].关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的进一步研究[D]. 刘磊.山西医科大学2006

标签:;  ;  ;  ;  ;  ;  

开放MitKATP通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