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中的情感教育

《黄鹤楼送别》中的情感教育

江苏省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210012

摘要: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性在哪?语文教师应该比别的学科教师更加有感情,甚至不仅仅是感情,而要有激情,要能够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彰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浓浓的“情味”。本文结合《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从情美、心美以及人美三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感教育《黄鹤楼送别》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觉得语言文字的文学性以及内涵可能更甚于工具性。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成为自身认识、情感的展示?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性在哪?得出的结论是,语文教师应该比别的学科教师更加有感情,甚至不仅仅是感情,而要有激情,要能够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彰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浓浓的“情味”。基于这些思考以及实践,我将结合《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从情美、心美以及人美三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深入文本,捕捉情美

1.词句之情。文章景色优美怡人,感情充沛。而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词句和场景展现的“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每个词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和画面,只有你轻轻地去读一读它,用心地去想一想,才能看到一幅幅别样的风景。所以在这里我由描绘景色的词语入手,渐入文本。让学生美美读词,初入情感,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每个词的背后都有他的意思,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2.画面之情。课文里的插图是一个丰富的文本资源。《黄鹤楼送别》的插图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长江烟波浩淼,红艳艳的桃花,情意绵绵的杨柳,在天空盘旋的点点海鸥,李白站在江边极目远眺滚滚的江水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画面上有景,有人。看着画面,想着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定是离愁在翻滚,满心的失落从那伫立的身影清晰可见。我引导学生细观画面后思考:在这伤感的烟花三月这些景物会充斥着怎样的感情呢?李白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图画中的景物本没有情,但学生是有情人。想象更是能让他们赋予图画以灵性,以情感。让学生围绕画面想象,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特定氛围,完成由视觉到情感体验的转化。

二、积淀情感,心灵碰撞

1.借助配乐,创设情境。《黄鹤楼送别》发生的时间离学生太过遥远,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那种由敬仰生发出的深厚感情。即使孩子的心灵蕴藏有丰富的矿藏,但他们也不可能凭空发现和挖掘,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在让学生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李白伫立江边,久久凝视浩浩荡荡的江水,从那孤独的身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和前面的情感积淀,我引导学生想李白所想,思李白所思,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主人公的距离,使得学生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对话,和人物的灵魂产生对话,学生伤感的情怀自然迸发,主人公的形象也会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鲜活。当《长亭送别》的配乐响起的时候,学生仿佛从乐曲中听出了浓浓的不舍。他们看着美妙的画面,想象着浓浓的惜别的话语,诉说着自己的感受。此时画面不再只是单纯的美丽,它被染上了满满的伤感,学生的感情难掩激荡。他们伴随着音乐,感受着这场千古诵读。

2.发挥想象的情感功能。《黄鹤楼送别》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成了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学活动中,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空白”,通过联想,进行填补和接连,充分地领悟和理解作品的丰富内容,深刻地体验其内在情感。

三、情感激励,提升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其形成原因。”可见,新课标非常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学生天性爱表扬,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孩子感受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激起兴趣,增强自信,诱发倾吐的欲望。教师鼓励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赏识性的评价语言,是不可低估的“动力资源”,是一种“强化剂”,可以把学生引向成功,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谢祖润深入解读,诗意交流,享受语言[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

[3]王蓉让阅读教学迸发激情的火花[C].东桥探微,2009。

[4]杨春芳《黄鹤楼送别》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9。

[5]刘顺斌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时代教育,2008。

[6]左汉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

标签:;  ;  ;  

《黄鹤楼送别》中的情感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