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

论文题目: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草业科学

作者: 田永明

导师: 刘德福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模糊综合评判

文献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持续利用草地资源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之一。在我国农牧交错带发展中,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我国草地利用管理的实践,建立草地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方法,对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立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手段,深入研究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是定量评价目标。本项研究课题为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对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新的核算体系管理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也是支持进行国际交流和相关谈判的科学基础,这是本文选题的目的。由于建立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方法在国内处于空白,是本文创新点。 按照草地生态恢复和建设有原理,在建立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对草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评价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主要方式是制定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用 AHP 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初级指标群进行评分,建立比较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计算出各层指标与目标层指标相对优劣的排序权值,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出最终评定结果。 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四个层级。本课题采用了 39 个要素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这些指标进行了定性描述,构成了指标体系的基础要素。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农牧交错区居民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状况、草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人类在协调与自然关系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在贯彻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情况等。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建设完善了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重要内容。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不同地域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空间差异进行定量描述。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对不同生态地域草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进行综合评判。 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不同生态经济地域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空间差异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法规、政策制定上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1.2.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1.2.3 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研究

1.2.4 生态效益定量综合评价方面的新探索

1.2.5 生态建设实践和探索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1.3.1 数据基础

1.3.2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计算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农牧交错地区基本情况

2.1 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的形成

2.1.1 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历史

2.1.2 现代农牧交错带的发展特征

2.2 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的范围

2.3 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范围和类型

2.4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现状与问题

3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体系和原则

3.1 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建立的一般性原则

3.2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

3.3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原则

3.3.1 要能衡量草地资源永续利用的持续能力

3.3.2 要能衡量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协调能力

3.3.3 准确反映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能力

4 构建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4.2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组成

4.2.1 第一层次--总指标

4.2.2 第二层次--类指标

4.2.3 第三层次—组指标

4.2.4 第四层次—初级要素指标

5 初级要素指标定义

5.1 持续度类初级指标

5.1.1 生态力组

5.1.2 生态赤字组

5.1.3 生态系统功能状态组

5.2 协调度类初级指标

5.2.1 生态建设投入组

5.2.2 优化产业经营组

5.2.3 生态系统恢复组

5.3 支撑度类指标

5.3.1 区域发展规模组

5.3.2 区域发展动力组

5.3.3 区域发展水平组

6 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方式

6.1 初级指标评价

6.1.1 指标值的确定和评分

6.1.2 划分等级

6.1.3 计算等级比重

6.2 指标体系评价量化模型和权重

6.2.1 建立量化模型

6.2.2 确定指标权重

6.3 组和类指标的计算

6.3.1 组指标的汇总与计算

6.3.2 类指标的汇总与计算

6.4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度计算

7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

7.1 各要素指标量化标准

7.1.1 生态力组

7.1.2 生态赤字组

7.1.3 生态系统功能状态组

7.1.4 生态建设投入组

7.1.5 优化产业经营组

7.1.6 生态系统恢复组

7.1.7 区域发展规模组

7.1.8 区域发展动力组

7.1.9 区域发展水平组

7.2 各要素指标评分计算

7.2.1 等级为Ⅰ级得分计算

7.2.2 等级为Ⅱ-Ⅳ级得分计算

7.2.3 等级为Ⅴ级得分计算

7.3 各层次指标的汇总与计算方法

7.3.1 评价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7.3.2 权重值的计算方法

7.4 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和结果

7.4.1 权重计算

7.4.2 可持续利用归属度计算

7.4.3 可持续利用度计算

7.4.4 综合评价结果

8 讨论与结论

致谢

附表7-1

附表7-2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 方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2].华北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交换规律的研究[D]. 杨新明.中国农业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天然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丁勇.内蒙古大学2008
  • [2].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王云霞.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 [3].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D]. 魏琦.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 [4].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自然力在沙地草地恢复中的应用[D]. 刘美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
  • [5].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系统退化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D]. 吕世海.北京林业大学2005
  • [6].人工草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贾德彬.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7].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D]. 于遵波.中国农业大学2005
  • [8].锡林河流域草地地境划分及其健康评价[D]. 红梅.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9].内蒙古草地资源管理的生态经济综合研究[D]. 杨理.内蒙古大学2003
  • [10].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动态研究[D]. 李瑞.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  ;  ;  ;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