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的心理现实性研究—基于中国EFL学习者对二项式短语的反应时实验

语块的心理现实性研究—基于中国EFL学习者对二项式短语的反应时实验

论文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程式化语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块,就受到了特别关注。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处理语块过程中遵循省力原则,进而分析得出语块的心理现实性,即语块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提取或存储的。针对这样一个现象,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语块的心理现实性问题展开,即:在心理词库中,语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提取和存储,语块是否以整体形式进行表征。这些有关语块心理表征的问题,除了理论的支持外,还需要得到实验方面的证据。目前,有关语块实验研究的主要范式包括:反应时范式(Conklin&Schmitt,2008;Nan Jiang,2007),语音研究(ConkIin&Schmitt,2008;Schmitt&Underwood,2004),眼动仪范式(Underwood et al,2004&Ehrlich et al,1981)及其脑电位相关实验研究(ERP范式)(Zhang Hui,2009;Siyanova et al,2009).本研究是在Siyanova等人运用ERP相关电位对本族语学生语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的二语学习者进行的一个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基于中国EFL学习者对二项式短语的反应时实验,采用一种新的角度对语块的心理现实性进行分析,进而回答该文章提出的三个研究问题:1.对于中国的EFL学习者,他们在阅读二项式短语所用的时间是不是比阅读它的变式所用的时间短?2.对于中国的EFL学习者来说,语言水平的高低对语块及其语块的变式有没有影响?3.此研究结果对中国的二语教学有没有启发作用?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本研究参照蒋楠的“在线语法判断”(采用self-paced reading自定步速阅读任务),应用E-Prime软件设计了实验程序,以此来考察中国的二语学习者对二项式短语及其变式的不同反应。本研究的结论显示:被试在阅读正常的二项式短语的时间低于它的变式的阅读时间,通过SPSS17.0的分析,更加清晰具体的得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此外,笔者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展示了语言水平的高低对语块不同的反应能力。笔者相信,本研究对当前我国的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二语词汇等的教学课堂中,应加大对语块知识的重视程度和讲解力度,宜引导学生系统的掌握一些重要的语块。此外,笔者指出语块教学应专门设立一门学科,以提高二语学习者对语块的注意,从而更好的去掌握并习得语块,进而提高整体的二语水平。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
  •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Formulaic Sequences
  • 2.1.1 Definitions of the Formulaic Sequences
  • 2.1.2 Function of the Formulaic Sequences
  • 2.1.3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rmulaic Sequences
  • 2.2 The Processing of Formulaic Sequences Currently
  • 2.2.1 Current Research Abroad
  • 2.2.2 Current Research at Home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RT Experiment Design
  • 3.2.1 Subject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 3.2.2 Materials of the Binominal Expressions
  • 3.2.3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the Process on RT Experiment
  • 3.3 Research Procedures
  • 3.4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The Findings from the Different Comparisons
  • 4.1.1 The Findings of Comparison 1—Variance of the Three-type Expressions in Group A
  • 4.1.2 The Findings of Comparison 1—Variance of the Three-type Expressions in Group B
  • 4.1.3 The Findings of Comparison 2—Variance of the Three-type Expression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 4.1.4 The Findings of Comparison 3—Variance of the Three-type Expression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 4.2 General Discus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Present Study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 5.4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7(01)
    • [2].EFL写作中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结合实践探析[J]. 高教学刊 2016(12)
    • [3].在EFL教学中运用真实材料创造真实语言环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9)
    • [4].语篇类型对EFL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06)
    • [5].元认知与EFL写作[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30)
    • [6].浅析EFL教学中的“互动协商纠错”[J]. 考试周刊 2016(A0)
    • [7].英语歌曲辅助EFL学习之回顾与展望[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4)
    • [8].地方高校EFL学生的英语语音调查测试和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11)
    • [9].关于EFL教学中教师反馈研究的分析及相关实验设计[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07)
    • [10].生态视域中EFL写作测试与评估:迁移、构念与体系[J]. 外语学刊 2015(06)
    • [11].输出导向的EFL语言能力构建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 2013(28)
    • [12].EFL听力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研究[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2)
    • [13].学习策略在EFL 习得中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2)
    • [14].论隐喻认知与EFL习语习得[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5].体裁教学法在EFL写作教学应用中的改进探讨[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4)
    • [16].图示理论与EFL阅读理解[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17].EFL课堂教师话语实况分析[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10)
    • [18].EFL环境下语料库辅助基础英语教学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13(12)
    • [19].EFL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 [20].EFL学习者语用意识多视角培养论[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9(03)
    • [21].成功EFL学习者阅读策略调查[J]. 山东外语教学 2009(06)
    • [22].基于虚拟目标语语境的EFL产出性词汇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23].多模态视角下教学手势语交际功能研究——以大学EFL课堂为例[J]. 中国外语教育 2015(04)
    • [24].时间限制和任务类型对EFL写作的影响[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8(11)
    • [25].论EFL语篇教学[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6)
    • [26].EFL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27].提升EFL课堂中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角色的扮演[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0)
    • [28].中国EFL学习者英语情态动词习得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10)
    • [29].论过程体裁教学法在EFL写作课堂的应用[J]. 前沿 2010(12)
    • [30].重新认识宏观结构理论及其在EFL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0(06)

    标签:;  ;  ;  ;  ;  

    语块的心理现实性研究—基于中国EFL学习者对二项式短语的反应时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