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

论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

论文摘要

抵押权制度作为罗马法以来近现代各国民法中最重要的物权担保制度,素有“担保物权之王冠”的美誉。与国外相似,我国《担保法》关于抵押权制度的规定中,在肯定不动产抵押的同时,也肯定了动产抵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此又作了一些补充与修正,并且在新颁布的《物权法》中对抵押制度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国家,虽然制定了各项法律,但是法律规定得并不是很完善,而且法律实施的环境仍然问题重重。具体到抵押合同来说,它作为一种担保主合同债务履行的从合同,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融资手段,它的制度设计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息息相关的。由于抵押合同所设定的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物权是对世权,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而抵押公示制度以公示的方法赋予了抵押权公信力,是保障抵押权排他性和绝对性的基础,也是确保抵押权人享有物权的优先受偿权和物上追及权的基础。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中,抵押合同不仅要受到《合同法》的调整,也要受到《担保法》、《物权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因此,有关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仍然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在司法适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纷争。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首先明确了抵押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具有合同的所有属性,同时也论证了抵押合同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合同,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债权合同,具有它的特殊性。作为物权合同,抵押合同的目的是设定抵押权,是一种物的担保,它与抵押权登记行为紧密相连,不能割裂为相互独立的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抵押权登记行为应当作为抵押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未经登记就承认抵押合同的生效是不严肃的,也是对抵押权人和第三人不负责任的。同时,针对当前我国抵押权登记的缺陷和混乱,笔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抵押权人所享有的预告登记权利。希望能够比较完善的解决抵押权登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抵押合同和抵押权登记之间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总之,由于我国抵押法律制度规定的不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一些机制也未完全建立,比如完善的信用机制、保险机制,以及诚信观念等等,没有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中相匹配的经济环境作为基础,贸然进行物权法律制度的改革是非常危险的。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能够给以后的抵押制度立法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抵押合同概述
  • 一、抵押合同的基本理论
  • (一) 抵押合同的定义
  • (二) 抵押物
  • (三) 抵押合同的主体和标的
  • (四) 抵押合同的形式
  • 二、抵押合同的性质探讨
  • 第二章 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
  • 一、抵押权登记制度
  • (一) 抵押权登记制度的必要性
  • (二) 抵押合同与抵押权登记的关系
  • 二、抵押合同的效力
  • (一) 抵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 (二) 无效抵押合同
  • (三) 可变更可撤消的抵押合同
  • (四) 效力待定的抵押合同
  • (五) 特殊主体订立的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
  • (六) 以某几种特殊财产、权利作为抵押标的的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
  • 三、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所产生的风险及预防
  • 第三章 对抵押合同效力的立法完善
  • 一、对《担保法》进行修订
  • 二、严格规定抵押的登记生效主义原则
  • 三、完善抵押权登记制度
  • (一) 统一抵押权登记机关建立网络抵押权登记查询系统
  • (二) 改变在抵押权登记中对于抵押期限的要求
  • (三) 明确抵押登记的公信力
  • (四) 实行抵押权预告登记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物权众筹的债权属性[J]. 重庆社会科学 2020(03)
    • [2].论物权内容法定[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02)
    • [3].现代物权分置的路径与适用[J]. 西部法学评论 2020(04)
    • [4].论物权平等保护原则[J]. 法制博览 2016(36)
    • [5].关于事实物权的若干思考[J]. 法制与经济 2017(02)
    • [6].适足食物权及其相关概念的法制化发展[J]. 人权 2017(03)
    • [7].中国古代物权观念评述及其对公安工作的启示[J]. 兰台世界 2016(02)
    • [8].辩证思维下再议物权债权区分理论——以《合同法司法解释三》为视角[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9].多元的物权法源及其适用规律[J]. 法学研究 2014(04)
    • [10].《物权宣言,第一条》[J]. 新美术 2015(02)
    • [11].你问,我答[J]. 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 2019(03)
    • [12].孩子太大方,不一定是好事?[J]. 家教世界 2017(29)
    • [13].英国宝宝的物权观[J]. 家教世界 2016(22)
    • [14].宝宝“物权”知多少[J]. 幼儿教育 2014(11)
    • [15].浅析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与融合[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3(09)
    • [16].培养宝宝的物权意识[J]. 爱情婚姻家庭(优生代) 2012(10)
    • [17].论林木所有权的物权限制及其突破[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0(05)
    • [18].挂靠开发房地产项目不能解释成合伙取得物权——以司法案例为视角[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1)
    • [19].理性的审视,深刻的反思——评王连合教授《中国物权法律制度研究》[J]. 临沂大学学报 2017(06)
    • [20].物债二分语境下对狭义“物权优先效力”的商榷——从一物多卖之情境展开[J]. 法制与社会 2016(16)
    • [21].谁更有利于债券发行:信用担保还是物权担保?[J]. 证券市场导报 2015(09)
    • [22].《物权的变动》教学设计[J]. 文理导航(中旬) 2020(02)
    • [23].我的,你的,我们的——宝宝物权意识发展关键词[J]. 父母必读 2016(07)
    • [24].试析我国私人物权对行政公权的干预[J]. 时代人物 2008(06)
    • [25].中国物权概念的反思与批判[J]. 河北法学 2014(03)
    • [26].浅析物权的消灭[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 [27].论物权合同的存与无[J]. 学理论 2011(16)
    • [28].物权内外效力的实证管窥[J]. 西部法学评论 2010(03)
    • [29].限制国家物权行使能力的逻辑[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0(03)
    • [30].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再证成[J]. 法学家 2010(06)

    标签:;  ;  ;  ;  ;  

    论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