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研究 ——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研究 ——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

论文摘要

城缘村指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为城市远期规划建设范围所覆盖的村庄,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势必占用大量的土地,城缘村的土地不可避免被部分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这就使得我国本已严峻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城缘村大量的耕地是市民“菜篮子”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要确保耕地的保有量,只有通过内部挖潜、集约用地来解决。城缘村居民点一般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缺乏统一规划,造成村庄分布混乱、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粗放;再加上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进城,但由于土地管理的缺失,其占有的耕地和宅基地没有及时返还,导致土地了大量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随着城市的扩展,城缘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日益成为焦点。本文首先挖掘了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然后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总结了城缘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调研和筛选,选取了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对土地集约度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并运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体系进行量化,得出其土地利用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最后,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必须在强化集约理念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的编制执行力度;撤村并点、组建中心村,保持合理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以加强土地的产出,进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度,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 2.1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 2.1.1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2.1.2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
  • 2.1.3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
  • 2.1.4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
  • 2.2. 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 2.2.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2 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2.2.4 地租和竞租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思想
  • 2.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2.3.1 自然环境因素
  • 2.3.2 社会经济因素
  • 2.3.3 技术因素
  • 2.3.4 政策和制度因素
  • 2.4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基本模式
  • 2.4.1 挖潜模式
  • 2.4.2 门槛模式
  • 2.4.3 集中模式
  • 2.4.4 创新模式
  • 2.5 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 2.5.1 南张楼村建设模式
  • 2.5.2 新苏南模式
  • 第三章 长沙市真人桥村土地利用分析
  • 3.1 真人桥村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2 真人桥村土地利用现状
  • 3.3 真人桥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村庄分散发展,占地大、利用率低
  • 3.3.2 基础设施占用大量土地
  • 3.3.3 村庄用地的盲目扩张
  • 3.3.4 村民宅基地多处占用
  • 3.3.5 建设用地闲置
  • 3.3.6 建筑形式单一、容积率低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城市郊区化
  • 3.4.2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对立机制
  • 3.4.3 规划滞后
  • 3.4.4 农村思想观念的制约
  • 第四章 长沙市真人桥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1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的原则
  • 4.1.1 综合性与系统性原则
  • 4.1.2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4.1.3 主导因素原则
  • 4.1.4 资源节约原则
  • 4.1.5 弹性原则
  •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释义
  • 4.3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 4.3.1 评价指标标准化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综合评分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人桥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集约理念
  • 5.2 加强规划编制
  • 5.2.1 目标定位
  • 5.2.2 现状分析
  • 5.2.3 规划结构
  • 5.2.4 土地利用规划
  • 5.3 组建中心村
  • 5.4 进行耕地整理
  • 5.5 改革土地制度
  • 5.5.1 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 5.5.2 规范土地市场
  • 5.6 强化住宅设计
  • 5.7 发展特色农业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2(Z1)
    • [2].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4)
    • [3].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2)
    • [4].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及其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分析——以巢湖市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11)
    • [5].2000-2015年新疆南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科技通报 2020(02)
    • [6].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J]. 生态学报 2019(24)
    • [7].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演变与模拟[J]. 生态学报 2020(01)
    • [8].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2)
    • [9].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0].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3)
    • [11].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01)
    • [12].旅游驱动下干旱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2)
    • [13].土地管理现状和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思路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6)
    • [14].评《城镇化下土地利用变化与效应》[J].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2)
    • [15].应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挖掘浙江省土地利用演变信息[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6].1980~2015年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人民长江 2020(02)
    • [17].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20(02)
    • [18].中国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陈述彭学术思想的引领[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04)
    • [19].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分析——以榆次区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05)
    • [20].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08)
    • [21].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3)
    • [22].三峡库区典型流域聚落变迁的土地利用效应[J]. 生态学报 2020(12)
    • [2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5)
    • [24].福建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4)
    • [25].阿克苏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6].甘州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4)
    • [27].1978–2018年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数据研究[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20(01)
    • [28].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遵义市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9].北江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J]. 人民长江 2020(08)
    • [30].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措施探讨[J]. 山西农经 2020(16)

    标签:;  ;  ;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研究 ——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