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雄激素对鸡胚背根神经节和垂体发育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雌激素、雄激素对鸡胚背根神经节和垂体发育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雌激素、雄激素对鸡胚背根神经节和垂体发育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基础兽医学

作者: 刘佳利

导师: 崔胜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细胞增殖,雌激素,雄激素,腺垂体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性激素(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参与成年动物垂体激素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调节。但是,性激素对胚胎发育过程中外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和相关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体外实验研究了性激素对鸡胚垂体细胞和鸡胚外周神经元的增殖、分化的调节功能,通过在体注射性激素受体的特异抑制剂来研究性激素对外周神经元作用的相关机理,并通过检测鸡胚和绵羊胚胎垂体发育过程中雌激素受体的变化对雌激素调节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下列几方面: 一、外源雌激素能显著地促进鸡胚早期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来影响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DRG)神经元的发育过程。外源性雄激素能够促进C5DRG和C2DRG的细胞增殖,但抑制其细胞凋亡。雌、雄激素对DRG神经元的发育过程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的外源激素作用减弱,C5DRG和C2DRG对雌激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二、雌、雄激素受体特异性抑制剂它莫西芬(TAM)和佛他胺(FLU)并不能阻断雌、雄激素对C2和C5DRG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和芳香化酶在C2DRG与C5DRG中并无表达。上述结果说明,雌、雄激素通过非基因组机制来对早期鸡胚C2和C5DRG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发挥作用,且雄激素直接作用于DRG细胞,而并非转化为雌激素再发挥其作用。 三、鸡胚发育过程中其腺垂体一直存在细胞增殖,随着胚胎发育进程,增殖细胞细胞阳性比率逐渐下降,至新生鸡下降至22%。鸡胚腺垂体中增殖细胞的分布并无明显的区域性。在成年鸡垂体中存在大量增殖细胞,且主要分布于腺垂体远侧部前叶,双标记方法证明,增殖细胞主要为催乳素细胞中。一定剂量E2处理早期鸡胚后,鸡胚拉特克氏囊(RP)中有丝分裂细胞及S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10nM的外源雌激素明显促进第10.5天鸡胚垂体细胞增殖。 四、鸡胚发育至第6.5天时,仅在RP腹侧有少量雌激素受体α(ERα)阳性细胞。随着胚胎发育的进程,ERα阳性细胞比率逐渐升高,并分布于整个腺垂体,但在远侧部后叶分布多于前叶。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的结果证明,ERα在垂体中所表达的细胞类型主要是合成黄体生成素(LH)的促性腺激素细胞,其细胞比率随发育进程逐渐升高,在出壳鸡垂体中达到了57%。另在鸡胚发育后期有少量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和催乳素(PRL)细胞也表达ERα。但整个鸡胚垂体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GH)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中并未检测到ERα的表达。外源雌激素能够促进鸡胚垂体ERα的发生。在成年鸡垂体中约24%的细胞表达ERα,雌雄个体间并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的结果证明,ERα在成年鸡垂体中所表达的细胞类型主要是LH细胞,而产蛋母鸡中双标记细胞显著高于成年公鸡。成年鸡垂体中的其他激素细胞中并不表达ERα。AR与垂体激素免疫双标记结果证明PRL细胞和GH细胞均不表达AR,AR主要存在于LH细胞、TSH细胞和ACTH细胞中。ERα与AR的双标记结果证明二者并不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五、胎羊垂体中ERα的表达变化规律与鸡胚垂体中ERα的变化规律相似,不同发育时期胎羊垂体中几乎所有的ERα阳性细胞均表达Islet-1,提示绵羊胎儿垂体中Islet-1可能参与调节ERα的发生和表达,Islet-1可能通过与ERα共同作用来调节促性腺激素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的增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仪器及试剂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雌激素和雄激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第二章 雌激素和雄激素对腺垂体的作用

第二篇 研究论文

第一章 雌激素和雄激素对早期鸡胚正常DRG及Froriep’s DRG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第一节 早期鸡胚发育过程中Froriep's DRG退化机制的研究

第二节 外源雌激素和雄激素对早期鸡胚C5DRG和Froriep's DRG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雌激素和雄激素对早期鸡胚DRG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章 雌激素对胚胎腺垂体发育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第一节 鸡腺垂体细胞增殖及雌激素对鸡胚腺垂体细胞增殖的作用

第二节 ERα在鸡胚腺垂体中的发生、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

第三节 ERα在成年鸡腺垂体中的表达分布及与AR的关系

第四节 ERα与Islet-1在胚胎腺垂体中的共表达

结论与展望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鸡胚腺垂体激素特异性细胞的发生及蛋白转录因子Isl-1对其表达的调控性研究[D]. 何玉琴.甘肃农业大学2004
  • [2].黄酮类化合物缓解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雄性鸡胚生殖毒性机理的研究[D]. 米玉玲.浙江大学2006
  • [3].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的研究[D]. 唐新燕.浙江大学2006
  • [4].饲料中铅在鸡种蛋和胚胎中的沉积及其对鸡胚肝、肾毒性机理的研究[D]. 赵立.南京农业大学2006
  • [5].鸡胚给养维生素C调控肉鸡脾脏发育和免疫功能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 李世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 [6].鸡胚发育过程N-Cadhe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调控[D]. 杨慈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 [7].鸡胚胎生殖细胞多向分化调控的研究[D]. 武艳群.浙江大学2009
  • [8].维甲酸对鸡胚生殖细胞增殖和减数分裂调控的研究[D]. 于敏莉.浙江大学2012
  • [9].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调控及其机理的研究[D]. 葛楚天.浙江大学2010
  • [10].不同波长光照射对鸡胚后期小肠和法氏囊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初探[D]. 余燕.中国农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鸡胚腺垂体激素特异性细胞的发生及蛋白转录因子Isl-1对其表达的调控性研究[D]. 何玉琴.甘肃农业大学2004
  • [2].性激素受体在绵羊性腺和肾上腺中的表达[D]. 田兴贵.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鸡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网络分析[D]. 李慧锋.中国农业大学2005
  • [4].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基因单碱基突变对该基因转录、表达以及对生长、屠体性状的影响[D]. 颜炳学.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鸡PRL、PRLR和POU1F1基因变异对繁殖及POU1F1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D]. 姜润深.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鸡钙代谢调节相关基因的克隆重组与表达研究[D]. 章世元.南京农业大学2005
  • [7].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D)在成年小鼠生殖系统的表达以及雌二醇和孕酮对CSD在子宫中表达的调控[D]. 李建华.中国农业大学2005
  • [8].中国泰和鸡生长早期生长轴发育特点及其与免疫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D]. 贺淹才.南京农业大学2002
  • [9].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鸡胚卵巢和成鸡卵泡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D]. 刘红云.浙江大学2006
  • [10].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的研究[D]. 唐新燕.浙江大学2006

标签:;  ;  ;  ;  ;  

雌激素、雄激素对鸡胚背根神经节和垂体发育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