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Co-γ射线辐射与N+注入大豆M4代若干性状剂量效应的分析

60Co-γ射线辐射与N+注入大豆M4代若干性状剂量效应的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87U-72、新大豆7号和黑农33为材料,用60Co-γ射线和氮离子注入分别诱变处理(各三种剂量),对M4代苗期若干性状、农艺性状、生育期和品质性状的剂量效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60Co-γ射线辐照可以使M4代结荚期显著提前;幼苗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诱变后期世代通过选择可以获得高单株产量的变异类型,不同材料需要的60Co-γ射线诱变的剂量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可以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改良。2.氮离子注入可以使M4代开花期显著提前;高剂量(6×1016 N+/cm2、8×1016 N+/cm2)的注入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且对出苗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诱变后期世代通过选择可以获得高单株产量的变异类型,不同材料需要的氮离子注入诱变的剂量不同。氮离子注入对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无规律性的剂量效应。3. 60Co-γ射线辐照和氮离子注入对M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比较发现,单株产量以60Co-γ射线辐照200Gy处理改良效果较好,并且后代稳定快。对蛋白质含量的剂量效应以60Co-γ射线辐照改良效果较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 1.1.1 辐射诱变技术的优点
  • 1.1.2 辐射诱变技术对农作物的改良
  • 1.1.3 辐射诱变技术在大豆上的应用及发展
  • 1.2 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 1.2.1 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的优点
  • 1.2.2 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对农作物的改良
  • 1.2.3 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在大豆上的应用及发展
  • 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1.3 离子注入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 2.3 试验处理与设计
  • 2.4 调查及测定项目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3.1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剂量效应'>3.1.1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剂量效应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剂量效应'>3.1.2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剂量效应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对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3.1.2.160Co-γ射线辐照大豆对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3.1.2.2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对M4生育期进程的影响'>3.1.360Co-γ射线辐照大豆对M4生育期进程的影响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品质性状的剂量效应'>3.1.460Co-γ射线辐照大豆M4品质性状的剂量效应
  • 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3.2 氮离子注入大豆M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
  • 4代叶绿素含量的剂量效应'>3.2.1 氮离子注入大豆M4代叶绿素含量的剂量效应
  • 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剂量效应'>3.2.2 氮离子注入大豆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剂量效应
  • 60Co-γ射线辐照大豆对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3.2.2.160Co-γ射线辐照大豆对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代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3.2.2.2 氮离子注入大豆M4代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
  • 4生育期进程的影响'>3.2.3 氮离子注入大豆对M4生育期进程的影响
  • 4品质性状的剂量效应'>3.2.4 氮离子注入大豆M4品质性状的剂量效应
  • 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比较'>3.3 两种方法诱变大豆M4代若干性状的剂量效应比较
  • 4代若干性状的差异分析'>3.3.1 两种方法诱变大豆M4代若干性状的差异分析
  • 4代单株产量与对照的比较'>3.3.2 两种方法诱变大豆M4代单株产量与对照的比较
  • 4代生育期与对照的比较'>3.3.3 两种方法诱变大豆M4代生育期与对照的比较
  • 4代品质性状与对照的比较'>3.4 两种方法诱变大豆M4代品质性状与对照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大豆密植技术[J]. 种子科技 2019(15)
    • [2].山西大豆救灾品种筛选与研究[J]. 种子科技 2019(12)
    • [3].河南省大豆种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种业导刊 2019(10)
    • [4].浅析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11)
    • [5].大豆中内生菌的研究及意义[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6)
    • [6].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J]. 土壤与作物 2019(04)
    • [7].萌发对不同品种大豆胚芽品质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11)
    • [8].高粱-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J]. 大豆科技 2019(05)
    • [9].简析中美大豆生产与贸易问题[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0].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对我国大豆行业影响及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 2019(11)
    • [11].过氧化氢对大豆浓缩磷脂色泽的影响[J]. 粮食与油脂 2020(01)
    • [12].过滤介质对大豆浓缩磷脂透明度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 2020(01)
    • [13].大豆分离蛋白在熏煮香肠加工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 2019(12)
    • [14].基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4)
    • [15].大豆7S、11S蛋白的结构与热致凝胶特性的分析[J]. 食品科学 2020(02)
    • [16].大豆原料对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J]. 大豆科技 2019(06)
    • [17].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 2019(17)
    • [18].庆东农科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应用试验[J]. 现代化农业 2020(01)
    • [19].灌云大豆-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1)
    • [20].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12)
    • [21].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2].吉林省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3].东北地区大豆振兴的思考: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 价格月刊 2020(01)
    • [24].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物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1)
    • [25].索氏抽提法测美国大豆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食品 2019(24)
    • [26].探究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新农业 2020(01)
    • [27].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 中国种业 2020(02)
    • [28].国际贸易环境与我国大豆采供形势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12)
    • [29].大豆价格将继续上涨[J]. 农村百事通 2020(03)
    • [30].北方大豆的栽培管理与应用[J]. 饲料博览 2019(12)

    标签:;  ;  ;  ;  

    60Co-γ射线辐射与N+注入大豆M4代若干性状剂量效应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