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在青年生物教师专业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行动研究在青年生物教师专业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

教育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实现教师基于校本的专业化成长,日益成为变革传统教师教育一个新的生长点。教育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正日益得到教育学者、一线教师的关注,它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与途径及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得到有益的探索。作者循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化路径,将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起来研究,探索一条通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可行之路,即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本文从教育行动研究的历史、发展历程、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一般程序,阐述了教育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功能,并通过青年生物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探寻这一科学方法对青年教师专业影响,找出当前教师在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初步提出推进教育行动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应对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方法
  • 1 教育行动研究综述
  • 1.1 教育行动研究发展简述
  • 1.1.1 国际视域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 1.1.1.1 行动研究在一些国家不同背景下演变的历史和思想以及所伴随的实践意义
  • 1.1.1.1.1 美国行动研究的起源
  • 1.1.1.1.2 英国校本课程开发和行动研究
  • 1.1.1.1.3 奥地利行动研究的发展过程
  • 1.1.1.1.4 教育行动研究在澳大利亚
  • 1.1.1.2 世界各地行动研究围绕着不同的主题
  • 1.1.1.2.1 行动研究、教育和创建一个公正友爱的社会
  • 1.1.1.2.2 建立跨学术领域、跨机构和跨文化知识的综合联系
  • 1.1.1.2.3 促进实际工作者为专业知识发展作贡献
  • 1.1.1.2.4 行动研究与个人发展
  • 1.1.1.2.5 反思与专业“知识”和专业“进步”相联系的传统研究
  • 1.1.2 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
  • 1.1.2.1 关注教育中的公平问题
  • 1.1.2.2 学校为了促进发展也支持教师进行教育行动研究
  • 1.1.2.3 行动研究让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成为可能
  • 1.1.2.4 教育科研机构开始与实践者合作开展行动研究
  • 1.2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 1.2.1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
  • 1.2.1.1 行动研究的来源
  • 1.2.1.2 行动研究的界定
  • 1.2.2 行动研究的特点
  • 1.2.2.1 改进行动质量
  • 1.2.2.2 行动与研究结
  • 1.2.2.3 行动者参与研究
  • 1.3 行动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 1.3.1 “科学行动研究”阶段
  • 1.3.2 “实践行动研究”阶段
  • 1.3.3 “批判行动研究”阶段
  • 1.4 教育行动研究的运作模式
  • 1.4.1 温勒与考瑞的模式
  • 1.4.2 凯米斯模式
  • 1.4.3 艾略特模式
  • 1.4.4 埃巴特的模式
  • 1.4.5 麦克南模式
  • 1.4.6 若干模式的讨论
  • 2 教育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 2.1 教师专业化探析
  • 2.2 教育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
  • 3 生物教师在实践中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 3.1 生物教师在实践中开展教育行动研究过程
  • 3.1.1 背景
  • 3.1.2 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
  • 3.1.2.1 确定问题
  • 3.1.2.2 制定计划
  • 3.1.2.3 实施与反思
  • 3.2 青年生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的效果分析
  • 3.2.1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 3.2.2 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3.2.3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3.3 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3.1 青年教师教研习惯有待培养
  • 3.3.2 对于知识的重视使得教师更愿意在知识点上花费功夫
  • 3.3.3 团队合作的民主精神不够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青年生物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取得收获
  • 4.1.1 教学写作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教学反思和积累
  • 4.1.2 阅读教学有关的书籍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 4.1.3 教学反思的习惯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进步
  • 4.1.4 合作交流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支持
  • 4.2 青年生物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的遇到的问题
  • 4.2.1 如何才是有效的反思
  • 4.2.2 如何应对交流中的民主问题
  • 4.2.3 学校组织结构如何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行动研究
  • 4.2.4 师范学校对于教师职前教育的影响
  • 4.2.5 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师在职教育
  • 5 结论
  • 5.1 本研究的成果和最终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教师如何实现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2].浅析如何做一名有魅力的青年生物教师[J]. 才智 2017(05)
    • [3].教师发展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J]. 大众科技 2014(11)
    • [4].农村生物教师专业拓展的实践与思考[J]. 天津教育 2020(05)
    • [5].教育转型期职高生物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思考[J]. 读书文摘 2019(13)
    • [6].论生物教师“教学反思”习惯的培养[J]. 中学生物学 2012(02)
    • [7].做一个合格的生物教师[J]. 成才之路 2008(25)
    • [8].“南风效应”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物学 2017(03)
    • [9].育才视野下生物教师必备的素质探讨[J]. 成才之路 2014(26)
    • [10].网络听课,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6(12)
    • [11].生物教学应渗透素质教育[J]. 吉林教育 2016(43)
    • [12].激发学习兴趣 搞好生物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 2016(32)
    • [13].方山县高级中学生物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状况调查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03)
    • [14].课程改革中的生物教学[J]. 学子(理论版) 2016(23)
    • [15].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实践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06)
    • [16].分层教学在高三生物教学中的尝试[J]. 新课程(下) 2017(03)
    • [17].做学生永远的知心朋友——记大理州优秀教师杨凤丽[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7(05)
    • [18].“网红”生物教师和他的手工世界[J]. 现代青年 2017(05)
    • [19].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J]. 新校园(中旬) 2017(06)
    • [20].感受生物,才能真正理解生物——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之我见[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07)
    • [21].生物教师的学科素养构建途径探析[J]. 高考 2017(15)
    • [22].引渡灵魂的“现代之师”[J]. 山东教育 2017(Z6)
    • [23].将德育与教学相结合,做“用心”的生物教师[J]. 教师 2017(24)
    • [24].新形势下生物教师的反思[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1)
    • [25].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3)
    • [26].遵循优秀教师成长规律 关注青年生物教师成长[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9(08)
    • [27].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9)
    • [28].浅谈生物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11)
    • [29].浅谈如何树立生物教师的魅力[J]. 新课程(教师) 2010(04)
    • [30].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9)

    标签:;  ;  ;  

    教育行动研究在青年生物教师专业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