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经周期女性激素水平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不同月经周期女性激素水平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论文摘要

背景:不同的月经周期(如:卵泡期,黄体期),女性激素水平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内源性的女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女性激素除了有关调节生殖的功能之外,对人体的其他系统也起着相应的作用。研究表明,孕酮及其代谢产物(如四氢孕酮)与麻醉镇静相关。现在有关女性激素是否影响全身麻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遗憾的是,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全身麻醉是指由全身麻醉药作用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规则地下行性抑制,导致一种意识消失,痛觉消失的麻醉状态,镇静(意识消失,LOC, loss of consciousness)是全身麻醉的一个重要目的。异丙酚是一种弱酸性水性乳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因其麻醉诱导,维持平稳,苏醒快而完全,且无明显的蓄积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女性在不同月经周期诱导全麻至意识消失(OAA/S<2)时异丙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测定女性激素水平,意识消失和苏醒时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Ce)值和BIS值,分析女性激素水平与不同时点(意识消失、苏醒)异丙酚效应室浓度的相关性,以了解月经周期对异丙酚麻醉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60例育龄期的成年女性患者,年龄在18-40岁之间,ASA分级为Ⅰ-Ⅱ级,手术方式为妇产科的腹腔镜手术,无术前用药。按照月经周期的不同把60例患者分为卵泡期、黄体期两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澳铵作为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均采用效应室浓度为预期靶浓度作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每组的第一个患者的预设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p为3.5μg·ml-1,而后依照序贯法进行调整,调整根据评价镇静深度的(OAA/S),当OAA/S<2(即对轻晃患者的肢体或轻推其肩膀并呼唤没有反应)时,认为患者意识消失。在患者意识消失后,再加入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的输入预设的效应室浓度为4.0ng·ml-1。麻醉维持期间,异丙酚的效应室靶控浓度根据BIS值调整,使得BIS值维持在40-60之间;同时,瑞芬太尼的靶控浓度也要根据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时调整。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抽取静脉血3ml,抽取的血液样本收集于抗凝标准样品收集试管或含分离胶的试管当中,并保存与2-8℃冰箱中,用于检测女性激素水平(包括雌激素,孕激素,FSH, LH)。每5min记录一次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记录各个时点:如意识消失时,BIS50时,患者苏醒时等的BIS值,异丙酚的预期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的预期效应室浓度;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等。并观察患者术后(包括术毕半小时和术后24小时)的一些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卵泡期组LOC时与苏醒时的BIS值与黄体期组无显著差异(P>0.05)。(2)黄体期组诱导全麻至LOC时的异丙酚的ED50要低于卵泡期组(P<0.05)(3)黄体期组在LOC时和BIS50时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eprop)要显著低于卵泡期组(P<0.01),且它与孕酮水平呈负相关,与雌二醇、FSH、LH无相关。(4)黄体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较卵泡期组短(P<0.01),且苏醒时间也与孕酮水平呈负相关,与雌二醇、FSH、LH无相关。(5)卵泡期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要高于黄体期组(P<0.05)。结论:(1)不同月经周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不影响BIS值对镇静深度的表达。(2)黄体期全麻诱导时异丙酚的用量减少,黄体期孕酮水平升高是用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推断孕酮可能有类镇静的作用。(3)孕酮可缩短苏醒时间。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麻醉方法的实施
  • 2.3 血液女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 2.4 观察指标及数据的采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不同月经周期对诱导全麻至LOC时异丙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
  • 3.3 不同月经周期对LOC时异丙酚浓度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4 不同月经周期对BIS50时异丙酚浓度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5 不同月经周期对苏醒时异丙酚浓度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6 不同月经周期对LOC时间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7 不同月经周期对苏醒时间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8 不同月经周期对LOC时BIS值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9 不同月经周期对苏醒时BIS值的影响及它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3.10 不同月经周期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工黄体期方案在卵巢储备良好但前次黄体期长方案助孕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一项自身对照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09)
    • [2].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生殖医学杂志 2017(10)
    • [3].毓麟珠治疗黄体期出血30例[J]. 河南中医 2012(11)
    • [4].与经期相关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黄体期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5].黄体期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避孕对月经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07)
    • [6].黄体期小剂量补充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05)
    • [7].拮抗剂方案与黄体期长效长方案在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应用效果分析[J]. 名医 2020(05)
    • [8].不同营养水平对湖羊黄体期血液理化指标及卵泡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8)
    • [9].黄体期泌乳素水平变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J]. 河北医学 2012(06)
    • [10].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6(08)
    • [11].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J]. 生殖医学杂志 2014(02)
    • [12].拮抗剂方案与黄体期长效长方案在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应用分析[J]. 江西医药 2019(07)
    • [13].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11)
    • [14].黄体期长方案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血清孕酮水平与临床妊娠关系的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12(02)
    • [15].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黄体期长效长方案的比较[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2)
    • [16].人工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04)
    • [17].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黄体期出血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9(05)
    • [18].黄体期促排卵中自然妊娠的个案报道及文献回顾[J]. 生殖医学杂志 2019(08)
    • [19].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应用双刺激方案、微刺激方案、黄体期促排方案的妊娠结局比较[J]. 生殖医学杂志 2017(05)
    • [20].黄体期雌激素预处理对卵巢低反应患者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2)
    • [21].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长效长方案的临床效果比较[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4)
    • [22].HSP27在黄体期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表达差异的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15(08)
    • [23].黄体期补充戊酸雌二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12)
    • [24].小尾寒羊黄体期和卵泡期生殖轴凋亡基因的表达研究及其与发情的关系[J]. 畜牧兽医学报 2017(11)
    • [25].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J]. 生殖医学杂志 2014(09)
    • [26].孕激素受体在黄体期不足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06)
    • [27].黄体期使用黄体酮对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超促排卵的影响[J]. 世界复合医学 2019(06)
    • [28].GnRH激动剂黄体期长方案的优势与不足[J]. 生殖医学杂志 2019(10)
    • [29].人工黄体期促排方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实验室结局[J]. 安徽医学 2017(11)
    • [30].肉牛黄体期和卵泡期阴道菌群结构的比较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 2016(08)

    标签:;  ;  ;  ;  

    不同月经周期女性激素水平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