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人晶状体上皮中的表达

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人晶状体上皮中的表达

论文摘要

目的:白内障在世界上首位的致盲原因,现在世界上约有2000万患者是由于白内障致盲。在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有晶状体内的多种生化改变:如脂质过氧化加速、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电解质平衡失调以及晶状体蛋白聚合和结构性质改变等。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正常的晶状体囊膜亦主要由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构成,在胚胎期还有纤维连接蛋白(Fn)的存在。它们均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透明晶状体及各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前囊膜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初步探讨二种蛋白在白内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2006年9月-2007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白内障并进行手术摘除白内障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7例(病例组)。其中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28例,平均年龄64岁(46-78岁);老年性核性白内障12例,平均年龄75岁(65-88岁);老年性后囊下性白内障8例,平均年龄55岁(47-64岁);糖尿病性白内障8例,平均年龄34岁(21-43岁);外伤性白内障7例,平均年龄20岁(8-35岁);先天性白内障4例,平均年龄5岁(1-11岁);正常组为意外死亡健康晶状体2例,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例,平均年龄24岁。于术中取直径6mm圆形晶状体前囊膜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Ln和Fn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Ln和Fn阳性反应呈棕黄色,Ln的阳性率为100%,61.9 %患者晶状体囊膜中有Fn存在,有些囊膜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成分。2.Ln和Fn各组标本中正常组与皮质组、皮质性组与外伤组、正常组与外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Ln是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主要成分之一,但也会有Fn存在。这些细胞外基质成分可能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增殖中发挥作用。Ln和Fn在皮质性组和外伤性组的明显表达变化,提示两者可能与皮质性和外伤性白内障的形成密切相关。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和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人晶状体上皮中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