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抗成像算法研究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抗成像算法研究

论文摘要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于最近二十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无损伤成像技术。电阻抗成像技术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阵列,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电特性信息,不但反映了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望给出功能性图像结果,这是X-CT、核磁共振等其它成像技术难以实现的。电阻抗成像技术不使用核素或射线,对人体无害,可以多次测量,重复使用,可以成为对病人进行长期、连续监护而不给病人造成损伤或带来不适的医院监护设备。加之其设备成本低廉,不要求特殊的工作环境等,因而是一种理想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无损伤医学成像技术和图像监护技术。本论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电阻抗成像重建算法及其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以电阻抗成像技术为主要目标,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实现了一种实用、快速、具有一定分辨率的电阻抗成像算法——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对成像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数据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EIT成像技术的研究意义,阐述其成像原理,简述了该项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2)对电阻抗成像的正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正问题的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正问题进行求解,分析了场域电导率的分布变化对边界电位的影响,包括对场域内某一区域电导率增加、电导率减小、电导率区域扩大和不同区域电导率改变等多种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场域内电导率的改变会使场域四周的边界电位发生变化。(3)对电阻抗成像中等位线反投影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在Sheffield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投影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考虑了投影路径的长度对图像重建的影响。和原算法相比,重建图像更加清晰,减小了重建图像的伪迹。论文对改进的等位线反投影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对同一区域不同电导率成像,同一电导率不同区域成像,单个目标成像,2个目标的远距离和近距离成像,3个目标成像。研究表明:改进的等位线反投影算法不但可以较准确地对场域内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具有一定的分辨率;当场域内电导率分布发生改变时,重建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其电导率的变化。(4)利用LabVIEW研制电阻抗成像仿真软件。完成了有限元自动剖分,分析了有限元节点和三角单元的编号规律,给出了高斯消元法和正问题求解的程序框图,对等位线反投影改进算法的程序框图也做出了说明。有限元模型的规模可以在软件内调节,为算法的仿真研究带来方便。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所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对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阻抗成像技术简介
  • 1.2.1 EIT成像的研究意义
  • 1.2.2 EIT的图像重建方式
  • 1.2.3 EIT成像的问题及难点
  • 1.2.4 EI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EIT成像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电阻抗成像正问题的研究
  • 2.1 EIT工作原理
  • 2.2 EIT的正问题及求解方法
  • 2.3 有限元方法(FEM)的三角单元分析
  • 2.4 网格自动生成的有限元模型
  • 2.5 场域电导率分布变化对边界电位的影响
  • 2.5.1 场域内某一区域电导率增加
  • 2.5.2 场域内某一区域电导率减小
  • 2.5.3 场域内电导率变化区域扩大
  • 2.5.4 场域内不同区域电导率改变
  • 2.6 本章小结
  • 3 电阻抗成像等位线反投影改进算法的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2 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原理
  • 3.2.1 反投影重建算法的物理概念
  • 3.2.2 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原理
  • 3.2.3 等位线反投影算法的实现
  • 3.3 电阻抗成像等位线反投影算法的改进
  • 3.3.1 CT中考虑投影路径的反投影算法
  • 3.3.2 考虑投影路径的电阻抗成像反投影改进算法
  • 3.4 电阻抗成像反投影改进算法性能研究
  • 3.4.1 同一区域不同电导率
  • 3.4.2 同一电导率不同区域
  • 3.4.3 单个目标
  • 3.4.4 多个目标
  • 3.4.5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abVIEW电阻抗成像软件平台研究
  • 4.1 LabVIEW软件概述
  • 4.2 有限元自动剖分
  • 4.2.1 节点编号规律
  • 4.2.2 三角单元数值编号规律
  • 4.2.3 高斯消元法求解电位
  • 4.3 正问题求解的程序框图
  • 4.4 电阻抗成像反投影改进算法的程序框图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二次距离压缩的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斜视成像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07)
    • [2].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幸运成像算法的实现[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9(02)
    • [3].冲激雷达成像算法综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4(06)
    • [4].穿墙雷达平面多层媒质二维衍射层析成像算法[J]. 微波学报 2016(06)
    • [5].一种二维干涉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算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8(01)
    • [6].基于多测量向量模型的极化探地雷达成像算法[J]. 电讯技术 2017(01)
    • [7].基于数字波束锐化的高速前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4(01)
    • [8].基于波动方程的近场目标成像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15)
    • [9].多视角穿墙雷达联合稀疏成像算法[J]. 电讯技术 2019(08)
    • [10].大斜视成像的目标谱分析及成像算法[J]. 现代雷达 2018(05)
    • [11].超声检测三角矩阵聚焦成像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04)
    • [12].双臂对称性对关联成像算法的影响[J]. 量子光学学报 2016(01)
    • [13].稀疏步进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14].综合孔径辐射计反演成像算法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 2011(05)
    • [15].一种任意构型双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2(05)
    • [16].一种改进的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10)
    • [17].乳腺电阻抗投影成像算法及实现[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8(05)
    • [18].双臂对称性对关联成像算法的抗误差能力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03)
    • [19].一种穿墙雷达成像算法的快速实现方法[J].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11(04)
    • [20].应用于教学实验的水浸超声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算法[J]. 物理实验 2017(06)
    • [21].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6(12)
    • [22].基于坐标变换的合成孔径雷达高精度成像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6(02)
    • [23].基于改进高斯权重的多相流动成像算法[J]. 测井技术 2013(01)
    • [24].斜视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10)
    • [25].相控阵超声全聚焦成像算法的有限元仿真研究[J]. 声学技术 2020(02)
    • [26].旋转扫描地基SAR大视场快速成像算法[J]. 信号处理 2019(03)
    • [27].基于雷达成像算法的车辆信息检测系统[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08)
    • [28].近程目标太赫兹全息成像算法及仿真[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04)
    • [29].基于稀疏采样的电力接地网雷达检测系统成像算法[J]. 现代电力 2015(06)
    • [30].SAR成像算法的实验教学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03)

    标签:;  ;  ;  ;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抗成像算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