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燃条件下同时去除SO2、NOx的机理研究及促进剂制备

再燃条件下同时去除SO2、NOx的机理研究及促进剂制备

论文摘要

本文对超细煤粉和有机酸盐促进剂再燃还原NO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对促进剂固硫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固硫模型。结合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对同时脱除NOx和SO2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促进剂制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添加有机酸盐促进剂与不添加相比NO与SO2排放量有明显的不同。添加有机酸盐后,NO还原效率明显升高,达到80%左右。随着Ca/S的增加,有机酸盐固硫效率增大。分析表明,有机酸盐促进剂以钙镁醋酸盐最为适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2、NOx 污染现状及其危害'>1.2 SO2、NOx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2污染现状及其危害'>1.2.1 SO2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x 污染现状及其危害'>1.2.2 NOx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1.3 燃煤脱硫及脱氮技术概述
  • 1.3.1 燃煤脱硫技术
  • 1.3.2 燃煤脱氮技术
  • 1.4 再燃技术概述
  • 1.5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
  • 1.6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细煤粉及促进剂再燃还原 NO 的化学机理分析
  • 2.1 超细煤粉热解化学反应机理
  • 2.2 煤粉再燃同相还原 NO 的反应机理分析
  • 2.2.1 烃的氧化机理
  • 2.2.2 含N 物质与 NO 同相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 2.2.3 烃与 NO 的同相还原反应机理
  • 2.2.4 非烃类物质与 NO 同相还原反应机理
  • 2.3 有机酸盐促进剂同相还原 NO 的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 2.4 再燃同相化学反应机理模型
  • 2.5 煤粉再燃煤焦异相还原 NO 的机理分析
  • 2.6 异相化学反应机理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粉再燃还原 NO 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 3.1 计算模型
  • 3.1.1 携带炉反应器中的流动模型
  • 3.1.2 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模型
  • 3.1.3 煤粉的热解模型
  • 3.2 煤粉再燃还原 NO 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3.2.1 同相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3.2.2 异相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酸盐脱硫过程反应机理研究
  • 4.1 有机酸盐脱硫研究进展
  • 4.2 有机酸盐脱硫反应机理研究
  • 4.2.1 CMA 的热解及动力学研究
  • 4.2.2 再燃条件下的吸附剂固硫机理
  • 4.3 再燃还原气氛 CaO 固硫反应模型
  • 4.4 CaS 氧化化学反应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燃同时脱硫脱氮的数值模拟结果
  • 5.1 数值模型求解方法
  • 5.1.1 再燃区模型的示意图
  • 5.1.2 计算方法
  • 5.1.3 物性参数的确定
  • 5.2 煤粉再燃还原 NO 的模拟结果
  • 5.2.1 初始参数
  • 5.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的数值模拟结果'>5.3 促进剂脱除SO2的数值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酸盐促进剂的制备和初步筛选
  • 6.1 促进剂制备
  • 6.1.1 制备方法
  • 6.1.2 制备材料和仪器
  • 6.1.3 制备步骤
  • 6.1.4 鉴别方法
  • 6.2 促进剂筛选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燃煤锅炉降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3)
    • [2].燃煤锅炉降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J]. 科技风 2016(23)
    • [3].单增李斯特菌nox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功能[J]. 食品科学 2017(02)
    • [4].污泥和脱灰污泥的热解特性及NOx前驱物的转化研究[J]. 上海节能 2020(08)
    • [5].国产双燃料发动机NOx排放性能分析[J]. 世界海运 2014(01)
    • [6].轨压与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5)
    • [7].NOx分析仪转换效率检查方法研究[J]. 机电工程 2012(11)
    • [8].论船用柴油机排放NOx的危害和限排措施[J]. 珠江水运 2013(Z1)
    • [9].排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的发动机机内技术[J]. 国外内燃机车 2013(02)
    • [10].铁基柱撑凹凸棒土的制备及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3(03)
    • [11].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NOx)机后净化方法[J]. 天津航海 2012(04)
    • [12].NOX介导的氧化应激对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09)
    • [13].预混燃烧室的NOx与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性能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8)
    • [14].进气温度及喷油正时对中速柴油机NOx排放影响[J]. 内燃机 2013(05)
    • [15].浅议降低燃煤锅炉NOx的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11)
    • [16].基于入口NOx浓度软测量的脱硝系统先进控制研究[J]. 锅炉制造 2019(05)
    • [17].木薯NOX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10)
    • [18].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降低NOx排放工程实例分析[J]. 中国水泥 2016(07)
    • [19].汽油机喷水提高缸内压力和NOx降低排放的研究[J]. 内燃机 2016(04)
    • [20].电厂低NOx燃烧技术专利分析[J]. 情报探索 2015(04)
    • [21].低NOx燃烧控制在超超临界锅炉中的应用[J]. 安徽电力 2011(03)
    • [22].国华盘电俄制500MW超临界锅炉低NOx燃烧调整[J]. 神华科技 2009(02)
    • [23].燃煤电站锅炉低NOx排放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03)
    • [24].东莞市VOCs和NOx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分析[J]. 环境 2015(S1)
    • [25].柴油车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 2011(04)
    • [26].时延神经网络的NOx排放动态建模[J]. 自动化仪表 2020(01)
    • [27].#5锅炉NOx排放浓度调整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5)
    • [28].低NOx分级燃烧技术的优化设计[J]. 科技资讯 2012(34)
    • [29].湿法烟气脱除NOx的研究进展[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8(04)
    • [30].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变量选择的电站锅炉NOx排放量在线预估[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标签:;  ;  ;  ;  

    再燃条件下同时去除SO2、NOx的机理研究及促进剂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