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阴极面漂移室性能的研究

新型阴极面漂移室性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漂移室是最具代表性的气体探测器,对其进行研究在粒子物理实验、X射线晶体学以及生物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投入使用的漂移室大多采用场丝作阴极、阳极丝作信号读出的单元结构。而粒子物理实验不断向高亮度发展,传统的漂移室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本文对一种阴极面结构的漂移室的可行性及其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本文对这种漂移室的阴极面的固定以及相对于信号丝的定位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研究。 用CERN的Garfield软件包对阴极面漂移室模型进行一些性能模拟,并对相同工作条件下小单元模型进行了性能比较,在理论上探讨其可行性。 利用55Fe实验对漂移室的信号特性以及气体增益进行了研究。 空间分辨率是漂移室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本工作用宇宙线实验获取的数据对阴极面漂移室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得到了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率。 通过以上研究,了解了阴极面漂移室探测嚣的几项性能,同时也为实验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气体探测器
  • 1.1 粒子与气体的相互作用
  • 1.1.1 粒子在气体中的电离
  • 1.1.2 电子和离子的漂移与扩散
  • 1.1.3 负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的复合
  • 1.2 收集电荷与外加电场的关系
  • 1.3 高能物理中常见的气体探测器
  • 1.3.1 正比计数器
  • 1.3.2 多丝正比室
  • 1.4 气体探测器的新发展
  • 第2章 漂移室
  • 2.1 漂移室的发展历史
  • 2.2 漂移室的作用
  • 2.2.1 测量带电粒子的径迹
  • 2.2.2 测量带电粒子的动量
  • 2.2.3 测量带电粒子的能量损失并对粒子进行鉴别
  • 2.3 漂移室的工作原理
  • 2.3.1 工作过程
  • 2.4 漂移室的主要性能
  • 2.4.1 探测效率
  • 2.4.2 漂移时间与漂移距离的关系
  • 2.4.3 空间分辨率
  • 2.5 园际漂移室的一般情况
  • 2.5.1 日本BELLE的中心漂移室
  • 2.5.2 北京谱仪主漂移室
  • 2.6 当前漂移室面临的挑战
  • 2.6.1 探测低动量能力
  • 2.6.2 工作寿命问题
  • 2.7 阴极面漂移室的构想
  • 第3章 机械设计
  • 3.1 结构设计
  • 3.2 簿膜电极
  • 3.2.1 膜材料的确定
  • 3.2.2 膜的固定及定位
  • 3.3 模型的制作
  • 3.3.1 丝张力的测量
  • 3.3.2 漏电流的测量
  • 3.3.3 室的密封
  • 第4章 模型性能模拟比较
  • 4.1 工作气体的确定
  • 4.2 性能比较
  • 4.2.1 模型结构及工作条件
  • 4.2.2 静电学性能
  • 4.2.3 漂移性能
  • 4.3 结论
  • 第5章 气体增益实验
  • 5.1 气体增益形成原理
  • 5.2 实验装置
  • 5.3 电荷刻度系统
  • 5.4 实验结果
  • 5.5 信号特性
  • 第6章 宇宙线实验
  • 6.1 实验装置
  • 6.2 数据获取系统
  • 6.3 电子学系统
  • 6.3.1 前置放大器
  • 6.3.2 主放大器
  • 6.3.3 时间道测量及调试
  • 6.3.4 电荷道测量及调试
  • 6.4 校准系统
  • 6.5 数据获取程序
  • 6.6 结果
  • 第7章 数据分析
  • 7.1 原始数据处理
  • 7.1.1 电荷道刻度
  • 7.1.2 时间道刻度
  • 7.2 空间分辨率
  • 7.2.1 分析方法
  • 7.2.2 漂移时间与漂移距离的关系
  • 0分析'>7.2.3 T0分析
  • 7.2.4 径迹重建
  • 0及几何位置的修正'>7.2.5 单丝T0及几何位置的修正
  • 7.2.6 Q—T修正
  • 7.2.7 空间分辨率
  • 7.3 探测效率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的原理及制备方法综述[J]. 广东化工 2020(01)
    • [2].节流孔板位置对空心阴极特性的影响研究[J]. 推进技术 2020(01)
    • [3].空心阴极热特性优化研究[J].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0(01)
    • [4].海源铝业完成阴极除尘袋笼加工制作任务[J]. 有色设备 2016(06)
    • [5].氧阴极技术在氯碱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氯碱 2016(02)
    • [6].持续放电对空心阴极电性能及腐蚀特性的影响[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8(07)
    • [7].离子膜电解槽阴极出液管打火现象探讨[J]. 中国氯碱 2017(05)
    • [8].阴极电极保护在变电站防雷接地中的作用[J]. 电子世界 2017(12)
    • [9].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和扩大化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4(10)
    • [10].浅论大型铝电解槽异型阴极可行性[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7)
    • [11].电推进系统空心阴极热特性研究进展[J]. 真空与低温 2010(02)
    • [12].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乙醇燃料内直接重整的电化学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20(03)
    • [13].浅谈2017年中国铝用阴极供需情况[J]. 轻金属 2018(01)
    • [14].铬还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阴极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7)
    • [15].单室无膜微生物电解池中阴极生物膜的电活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4)
    • [16].空间用六硼化镧空心阴极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6(06)
    • [17].空心阴极真空环境焊接研究进展[J]. 焊接 2012(10)
    • [18].制备工艺对等离子炬阴极使用寿命影响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4(03)
    • [19].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阴极长期运行的性能分析[J]. 化工学报 2014(09)
    • [20].基于阴极高速平动的电铸实验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3(02)
    • [21].铝电解槽废阴极的性能研究[J]. 轻金属 2008(06)
    • [22].铼掺杂对碳化钍钨热电子阴极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真空电子技术 2020(04)
    • [23].冷启动空心阴极结构与关键特性分析[J]. 真空与低温 2017(04)
    • [24].掺镧锆钛酸铅铁电阴极电子发射(英文)[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16(01)
    • [25].大型铝电解槽异型阴极可行性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6(25)
    • [26].大电流密度钪酸盐阴极制备的研究[J]. 真空电子技术 2016(04)
    • [27].真空电子管螺旋型阴极下垂问题初探[J]. 真空电子技术 2015(03)
    • [28].钪酸盐阴极的研究进展[J]. 材料保护 2013(S2)
    • [29].生物阴极式碳纸隔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反硝化和产电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6)
    • [30].新型滴滤式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09)

    标签:;  ;  ;  ;  

    新型阴极面漂移室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