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妖书”“妖言”研究

明代的“妖书”“妖言”研究

论文摘要

“妖书”、“妖言”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常见言论标签,历来为各朝统治者所痛恨。历代法典针对造、传“妖书”、“妖言”的行为都设置了相关罪名,统治者对此多实行非诛即杀的惩处措施。明代有关“妖书”、“妖言”的案例为数不少,通过这些案例,对明代的“妖书”、“妖言”进行分类梳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类,即叛逆类、“文字狱”类、政治斗争文书类,将其余无法归入以上三类的“妖书”、“妖言”另作其他类。在所有类型中,叛逆类“妖书”、“妖言”在整个明代均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类型所占比例变化反映了明代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妖书”、“妖言”的产生有多重原因:首先,历代流传的“妖书”、“妖言”是其重要源头;其次,底层民众因被蛊惑或为了谋生而常自行编造“妖书”、“妖言”;再次,官僚为了政治斗争需要利用“妖书”、“妖言”;最后,无业游民的增加“丰富”了“妖书”、“妖言”的制造、传播队伍。“妖书”、“妖言”的惑众性与流动性使其对朝廷、社会、民众造成了重要影响,不仅时常成为各种动乱的根源、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还由此引发许多冤假错案,同时,对民众的思想造成了相互矛盾的双重影响。通过对明代“妖书”、“妖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历代的“妖书”、“妖言”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其标尺均由统治者所界定,而界定的标准就是是否危害自身的统治,每当这种时候,统治者并不会好好反思自己意识形态教育的缺陷和误区,而往往采取非诛即杀的简单、暴力的方法进行打击,而这种方法,并没有解决民众思想上的欲求,这也是“妖书”、“妖言”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基础及研究思路
  • (一) 学术基础
  • (二) 研究空间及本文思路
  • 第一章 “妖书”“妖言”的类型及其状况
  • 一、叛逆类
  • (一) 宗教性
  • (二) 非宗教性
  • 二、“文字狱”类
  • (一) 与正统意识形态相左
  • (二) 诽谤非议之言
  • (三) 阿谀奉承之语
  • 三、政治斗争文书类
  • 四、其他类
  • 第二章 “妖书”“妖言”产生的原因
  • 一、历代流传的“妖书”“妖言”是其重要源头
  • 二、底层民众被蛊惑或为谋生而传播和编造“妖书”“妖言”
  • 三、官僚为了政治斗争而利用“妖书”“妖言”
  • 四、统治者为维护话语权而创造了“文字狱”式的“妖书”“妖言”
  • 五、无业游民的增多“丰富”了“妖书”“妖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 第三章 “妖书”“妖言”传播的社会影响
  • 一、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 二、导致大量冤假错案的发生
  • 三、对民众思想造成相互矛盾的双重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李福君《明代皇帝文书研究》评介[J]. 中国档案研究 2018(02)
    • [2].明代文官致仕制度述论[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3)
    • [3].浅谈中国明代时调小曲的流行情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1)
    • [4].试论明代官箴勉廉[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2)
    • [5].明代江南妇女文化教育状况考证[J]. 兰台世界 2014(36)
    • [6].明代辽宁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及其成因[J]. 兰台世界 2015(12)
    • [7].明代甘肃进士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 2015(06)
    • [8].明代宦官在吉礼中的作用[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 [9].明代神魔小说创作动因刍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02)
    • [10].论明代福建民间与官方的台湾印象[J]. 闽台文化研究 2018(04)
    • [11].试论明代女教书的阅读群体[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7(04)
    • [12].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发展和特征[J]. 兰台世界 2015(21)
    • [13].明代广东书院数量考[J]. 神州 2013(21)
    • [14].浅析明代山东妇女教育[J]. 沧桑 2013(05)
    • [15].叶盛与《菉竹堂书目》探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32)
    • [16].明代版本学发展探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7].明代官场常例钱初探[J]. 史林 2008(04)
    • [18].明代惩治不孝及其举措[J]. 长治学院学报 2018(04)
    • [19].明代陕西提学——王世懋[J]. 兰台世界 2014(06)
    • [20].试论明代福建官学教育对地方社会的影响[J]. 东南学术 2016(05)
    • [21].明代海南教育事业领军人物王弘诲的贡献[J]. 兰台世界 2014(36)
    • [22].试析明代云南儒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J]. 思想战线 2008(S1)
    • [23].君子以道交——李承箕与陈献章交往述论[J]. 东方论坛 2015(04)
    • [24].明荆敬王墓金银玉器的清洗及修复[J]. 文物修复与研究 2014(00)
    • [25].我国明代粮食预备仓思想及其启示[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6].明代职务犯罪监察制度的法律分析[J]. 兰台世界 2013(18)
    • [27].明代广东书院经费来源刍议[J]. 才智 2013(14)
    • [28].浅析明代海禁政策下的朝贡贸易[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29].略论明代工部尚书的乡贯[J]. 黑龙江史志 2013(23)
    • [30].柳宗元及其散文在明代的接受和批评[J]. 柳州师专学报 2011(03)

    标签:;  ;  ;  ;  

    明代的“妖书”“妖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