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聊城三所中职学校为例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聊城三所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一直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即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职业倦怠就会产生。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日益严重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使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受到极大地阻碍。因此对中职教师进行职业倦怠研究,进而研究倦怠的形成因素及干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概况,把握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研究课题的演变过程;通过实证调查,深入探讨目前聊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来源;缓解和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从中折射出东部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以便为学校、社会、教育行政机构尤其是教师自己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锁定为聊城市三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论文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对已掌握的研究资料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水平,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包括本文中重要概念的界定,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目的、对象、思路和方法。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与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对接受本次调查的聊城市三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做总体的描述,证明三所学校半数以上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师职业倦怠症状,其中身心衰竭程度居中,人格解体程度较低,缺乏成就感程度偏高。第四部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就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教师自身角度、学校角度和社会角度提出了缓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研究
  • (二)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 (三)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 (四)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 (五)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一、本文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一) “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 (二) “教师”与“中职教师”的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 研究工具
  • 第三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 二、聊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 (一) 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 (二) 教师职业倦怠基本情况
  • (三) 各维度得分频数分布图
  • 第四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 一、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因素
  • (二) 教师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四) 社会因素
  • 二、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思考
  • (一)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
  • (二)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
  • (三) 从社会角度来看
  • 结语
  • 附录 1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 附录 2 教师个别访谈提纲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聊城三所中职学校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