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植绥螨调查及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控制能力研究

北京地区植绥螨调查及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控制能力研究

论文摘要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起源于美国西部洛基山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北美大陆普遍发生危害,1983年被定为重要温室害虫,目前已在69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于1996年将其列为进境地植物检疫性害虫,2003年在北京市郊温室内首次发现其危害,目前在北京、云南、贵州等省市已大面积发生为害,具有潜在暴发的危险。由于西花蓟马抗性很强,且可在植物缝隙和皱褶部隐藏,因此化学防治效果差且费用较高。寻找有效的天敌便成为控制西花蓟马的主要途径。捕食螨是蓟马的重要天敌之一,国际上广泛应用胡瓜新小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防治蓟马。我国于1997年引入胡瓜新小绥螨防治毛竹和棉花等害螨。巴氏新小绥螨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江西省大量扩繁巴氏新小绥螨防治脐橙叶螨,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巴氏新小绥螨对蓟马的研究国内少见报道。为了掌握捕食螨资源、科学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能力,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植绥螨种类调查,开展了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生命表、捕食作用等研究,研究比较巴氏新小绥螨和胡瓜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效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北京地区发现植绥螨科螨类3亚科、9属、28种,其中钝绥螨亚科有5属17个种,盲走螨亚科有3属7个种,植绥螨亚科1属4个种。(2)巴氏新小绥螨的卵、幼螨、1龄若螨和2龄若螨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93±0.27 d,0.63±0.25 d,1.80±0.63 d和1.37±0.56 d;净生殖力Ro=27.37,世代平均历期T=22.17 d,内禀增长率rm=0.15,周限增长率λ=1.16,种群倍增时间t=4.64 d。(3)西花蓟马一龄幼虫数量变化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影响。25℃,RH>90%条件下饥饿的巴氏新小绥螨发育至一龄若螨后即死亡;供给1头以上猎物的巴氏新小绥螨可发育至成螨。在试验设置猎物密度梯度(1、3、5、7、和9头)下,巴氏新小绥螨的寿命和产卵量与猎物密度成线性相关,且当猎物密度较大(≥7)时,巴氏新小绥螨达到理论产卵量和寿命。(4)巴氏新小绥螨和胡瓜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一龄幼虫的的捕食作用方程分别为Na=0.5391×No/(1+0.0437×No)和Na=1.0799×No/(1+0.1069×No),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2和10头。在西花蓟马密度为5、10、20和30头情况下,胡瓜新小绥螨捕食量明显大于巴氏新小绥螨,但当猎物密度增加至40和50头时,两捕食者捕食量无显著性差异。巴氏新小绥螨的种群瞬间增长率大于西花蓟马,具有控制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能力。在西花蓟马密度较高时,巴氏新小绥螨和胡瓜新小绥螨具有同样的捕食能力。随着巴氏新小绥螨种群的繁殖和西花蓟马种群的消耗,西花蓟马种群将会受到明显抑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西花蓟马研究概况
  • 1.1.1 起源与分布
  • 1.1.2 危害
  • 1.1.3 分类情况
  • 1.1.3.1 分类特征
  • 1.1.3.2 近缘种区别
  • 1.1.3.3 同物异名
  • 1.1.4 生物学特性
  • 1.1.5 监测与防治
  • 1.1.5.1 种群动态监测
  • 1.1.5.2 栽培管理及物理防治
  • 1.1.5.3 化学防治
  • 1.1.5.4 生物防治
  • 1.1.6 小结
  • 1.2 巴氏新小绥螨研究概况
  • 1.2.1 分类
  • 1.2.2 分布
  • 1.2.3 生物学特性
  • 1.2.4 生态学习性
  • 1.2.5 防治蓟马的历程
  • 1.2.6 应用前景展望
  • 2 北京地区植绥螨种类调查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集方法
  • 2.2.2 标本的制作
  • 2.3 调查结果
  • 2.3.1 钝绥螨亚科Amblyseiinae Muma,1961
  • 2.3.1.1 新小绥螨属Neoseiulus Hughes,1948
  • 2.3.1.2 似盲走螨属Typhlodromips De Leon,1965
  • 2.3.1.3 钝绥螨属Amblyseius Berlese,1914
  • 2.3.1.4 冲绥螨属Okiseius Ehara,1967
  • 2.3.1.5 真绥螨属Euseius Wainstein,1967
  • 2.3.2 盲走螨亚科Typhlodrominae Scheuten,1857
  • 2.3.2.1 盲走螨属Typhlodromus Scheuten,1857
  • 2.3.2.2 副绥伦螨属Paraseiulus Muma,1961
  • 2.3.2.3 静走螨属Galendromus Muma,1961
  • 2.3.3 植绥螨亚科Phytoseiiane Berlese,1941
  • 2.3.3.1 植绥螨属Phytoseius Ribaga,1904
  • 2.4 小结
  • 3 巴氏新小绥螨实验种群生命表
  • 3.1 目的和意义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虫源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生命表参数的计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巴氏新小绥螨发育历期和存活率
  • 3.3.2 巴氏新小绥螨繁殖力
  • 3.4 讨论
  • 4 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数值反应
  • 4.1 试验目的和意义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2.1 猎物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2 猎物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繁殖的影响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分析
  • 4.4.1 猎物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2 猎物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产卵量的影响
  • 4.4.3 猎物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寿命的影响
  • 4.5 讨论
  • 5 巴氏新小绥螨和胡瓜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
  • 5.1 试验目的和意义
  • 5.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1 供试虫源
  • 5.2.2 试验条件及器具
  • 5.2.3 试验方法
  • 5.3 数据处理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5 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西花蓟马和巴氏新小绥螨的饲养
  • 附录3 巴氏新小绥螨及西花蓟马图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学家系统阐述西花蓟马全球入侵格局[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0)
    • [2].银川设施辣椒上西花蓟马与花蓟马的种群竞争及发生态势[J]. 植物检疫 2019(05)
    • [3].福建番木瓜产区西花蓟马为害调查及防治[J]. 东南园艺 2019(04)
    • [4].嗜食植物与非嗜食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寄主选择性的影响[J]. 生物安全学报 2017(04)
    • [5].吡虫啉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种间竞争及后代发育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8(02)
    • [6].辣椒开花对西花蓟马种群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1)
    • [7].五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6)
    • [8].西花蓟马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J]. 农村科技 2015(09)
    • [9].西花蓟马对植物挥发物的嗅觉反应[J]. 华中昆虫研究 2016(00)
    • [10].西花蓟马对烟株的危害及防治[J]. 致富天地 2015(01)
    • [11].西藏拉萨地区西花蓟马种群生命表及发生动态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1)
    • [12].拉萨市西花蓟马成虫日活动规律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1)
    • [13].六种常见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测定[J].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1)
    • [14].宁夏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5].控制蔬菜病毒病从防西花蓟马着手[J]. 农村新技术 2018(05)
    • [16].西花蓟马取食菜豆植株后体内营养物质的变化[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03)
    • [17].西花蓟马人工繁殖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8)
    • [18].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取得新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2(02)
    • [19].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取得新进展[J]. 山东农药信息 2012(01)
    • [20].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防治[J]. 乡村科技 2012(02)
    • [21].保山市辣椒上西花蓟马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 长江蔬菜 2012(09)
    • [22].西花蓟马的识别及防治[J]. 农村百事通 2010(15)
    • [23].西花蓟马的危害与防治[J]. 河南农业 2010(21)
    • [24].警惕西花蓟马的发生及危害[J]. 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2008(02)
    • [25].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02)
    • [26].3种丝孢虫生真菌对西花蓟马成虫的毒力测定[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8)
    • [27].温室茄科蔬菜害虫——西花蓟马的防治[J]. 农业知识 2008(08)
    • [28].西花蓟马的识别及防治[J]. 长江蔬菜 2010(09)
    • [29].西花蓟马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存在高抗风险[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6)
    • [30].西花蓟马在不同辣椒品种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J]. 植物保护 2019(03)

    标签:;  ;  ;  ;  

    北京地区植绥螨调查及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控制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