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研究

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0~5儿童出生缺陷患病率及出生缺陷的构成、分布情况(包括人群、时间、地区分布),探索蚌埠地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为当地政府、计生部门提供0~5岁儿童出生缺陷情况,为其提供决策依据。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为病因预防提供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做到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蚌埠三县五区进行抽样,对样本点0~5岁儿童进行筛查。筛查登记对象为2001年7月1日零时~2006年6月30日24时出生的婴儿(其母亲怀孕及生产均在调查小区的常住人口),共16698例。筛查出的出生缺陷具有明确诊断或者经医师体检诊断出生缺陷儿作为调查对象,共88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调查员一对一对883例缺陷儿的父母或者家人进行问卷调查,用频率指标描述出生缺陷的分布情况,用χ~2检验比较性别、年龄、城乡之间的差别,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胎数、家庭居住环境、家庭附近有无污染、、母亲患病、用药、接触毒物、父亲吸烟等情况做χ~2检验,提出可能的危险因素。接着对其中565例出生缺陷儿做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择原则:同一村(社母区居委会)、出生时间前后不到1个月、同性别的经过相同诊断标准的正常儿。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565对病例与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样本点内0~5岁儿童16698人,共检出BD病例883例,BD发生率为883/16698=5.29%。男性为553人,占62.6%,女性为330人,占37.4%,性别比男:女=1.7:1。男女性别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 P<0.05);蚌埠市0~5岁出生缺陷前五位主要包括:血管瘤、先天性心脏病、素痣、疝气,先天性脑积水,占全部BD的46.32%;对比不同年龄孕产妇比较发现,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1.9,P<0.05);双胎及多胎中的发生率高于单胎的出生缺陷发生率(χ~2=34.0,P<0.05);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χ~2=34.0,P<0.05);春夏秋冬季出生缺陷发生率不同(χ~2=10.73,P<0.05);缺陷儿家庭居住环境中有无河流,显示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有污染源的家庭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污染源家庭(χ~2=16.2,P<0.05)。对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家庭附近有污染(OR=5.18)父母近亲结婚(OR= 12.37)有生育畸形儿史(OR=2.52)、孕育期接触有害物质(OR=10.81)、孕育期用药(OR= 3.27)、孕育期接触宠物(OR= 4.26)、父亲吸烟(OR= 1.95)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结论:蚌埠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29%,与国内外的发生率相一致。家庭附近有污染、父母近亲结婚、有生育畸形儿史、孕育期接触有害物质、孕育期用药、孕育期接触宠物、父亲吸烟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研究之一 蚌埠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流行状况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之二 蚌埠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强化实现出生缺陷发生率三年连降[J]. 人口与健康 2020(08)
    • [2].孕中期B超筛查在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及诊断准确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9)
    • [3].滕州市2011-201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04)
    • [4].1986~2014年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03)
    • [5].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4)
    • [6].2007-201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水平及构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12)
    • [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分析[J]. 甘肃医药 2017(02)
    • [8].贵州省2000~2013年医院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趋势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06)
    • [9].二胎政策开放后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09)
    • [10].张家港市168例出生缺陷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06)
    • [11].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对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意义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16)
    • [12].湖南省2003年-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11)
    • [13].二孩政策后高龄孕妇再生育出生缺陷情况及影响发生风险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06)
    • [14].大同市2005~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28)
    • [15].沐川县近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02)
    • [16].做好“世代幸福工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9(02)
    • [17].2013—2018年山西省晋中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11)
    • [18].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五年降幅31.4%,背后原因揭秘[J]. 温州人 2016(17)
    • [19].谈孕前检查对优生优育的作用影响[J]. 祖国 2014(14)
    • [20].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乘积季节模型在西安地区出生缺陷预测中的应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3)
    • [21].佛山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04)
    • [22].东莞市2004~2014年出生缺陷调查[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01)
    • [23].核电站周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顺位情况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6)
    • [24].产前筛查网络建立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性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12)
    • [25].杭州市萧山区2011-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7(04)
    • [26].海口市某医院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职业与健康 2015(10)
    • [27].东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2)
    • [28].三峡库区0~14岁儿童出生缺陷调查与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20)
    • [29].武义县流动人口对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09)
    • [30].强制婚检取消前后出生缺陷发生率Meta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12)

    标签:;  ;  ;  ;  ;  

    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