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乾145区块高台子主力油层目标评价

松辽盆地乾145区块高台子主力油层目标评价

论文摘要

乾145区块隶属松辽盆地乾安油田,其目的层段高台子主力油层为砂泥薄互层。区块已进入勘探开发一体化阶段,有效开展构造特征、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预测研究工作,对工区东部开发井区的扩边和西部勘探评价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和试油试采等资料,重点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沉积微相分析和砂体分布预测研究等工作,并结合区域油气成藏特征,实现了开发区块外扩和勘探的有利区块优选,提出合理的井位目标部署建议。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包括:1.通过精细构造解释,明确构造特征。研究区构造整体表现为西低东高的近北西走向背斜形态,以6号、7号断层为界,分为西部斜坡区和东部背斜区两部分。2.通过岩心观察建立测井微相解释模板,研究区高台子主力油层主要发育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类型,沿物源方向呈条带状展布。3.综合运用地震属性、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开展储层预测,认为东部区块砂体主要集中分布在其中西部及偏东位置,乾153-14—乾153-47井区一带砂体厚度可达7.5~9米;工区西部砂体主要集中在其中部至西北部一带,乾11-2井区砂体最厚可达9.5米。据随钻验证,砂体厚度预测误差均在2米以内,储层预测的精度较高。4.结合油气成藏特征,按照井网要求提出合理的井位目标部署建议,部署扩边生产井19口,并在西部探区划定三个有利区带,部署井位50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项目与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3 构造特征
  • 3.1 地层格架
  • 3.2 构造解释
  • 3.3 构造特征
  • 4 沉积微相与储层
  • 4.1 沉积微相
  • 4.2 储层特征分析
  • 5 地震属性与储层预测
  • 5.1 属性分类
  • 5.2 基本流程
  • 5.3 属性提取
  • 5.4 属性优选
  • 5.5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 反演与储层预测
  • 6.1 基本原理
  • 6.2 反演流程
  • 6.3 测井曲线处理
  • 6.4 井震资料匹配
  • 6.5 波阻抗初始模型
  • 6.6 反演效果分析
  • 7 有利区预测与井位部署
  • 7.1 开发井区扩边
  • 7.2 勘探井区优选
  • 7.3 效果评价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封堵主力油层对水驱开发的影响[J]. 石油石化节能 2012(06)
    • [2].非主力油层挖潜技术对策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9)
    • [3].大庆杏南油田主力油层粘土调剖可行性研究[J]. 辽宁化工 2016(11)
    • [4].大情字井油田非主力油层挖潜试验[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4(04)
    • [5].A油田主力油层沉积体系及水驱状况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16)
    • [6].H地区主力油层驱油效率影响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0(03)
    • [7].主力油层高浓度、宽分子聚合物驱油效果研究[J]. 国外油田工程 2008(06)
    • [8].下层系非主力油层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J]. 内江科技 2012(09)
    • [9].桥式偏心注采装置[J]. 石油科技论坛 2009(05)
    • [10].渤海SZ油田非主力油层构型解剖及挖潜实践[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1].大庆油田萨南七东试验区主力油层沉积微相研究[J]. 中州煤炭 2016(09)
    • [12].如何判断主力油层注聚后期井组合理停聚时机及技术经济界限[J]. 民营科技 2011(10)
    • [13].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动态特征[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31)
    • [14].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方法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05)
    • [15].突破瓶颈善打硬仗 科技赋能攀登采油巅峰[J]. 企业文明 2020(S1)
    • [16].二连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重复压裂技术[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2)
    • [17].杏六区东部I块水驱细分调整效果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 [18].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探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2)
    • [19].依托补孔技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6)
    • [20].用测试资料评价水驱示范区块细分调整效果[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0)
    • [21].双河油田Ⅵ油组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注采调整的做法及效果[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2)
    • [22].含H_2S/CO_2油田腐蚀环境防腐选材调研[J]. 内江科技 2014(11)
    • [23].胡状集油田主力油层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1)
    • [24].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J]. 现代地质 2008(05)
    • [25].水平井开发技术改善单2块沙一段特稠油油藏效果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36)
    • [26].整装多层油藏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J]. 石化技术 2018(12)
    • [27].碳氧比能谱测井成果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07)
    • [28].浩口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调整研究[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1(02)
    • [29].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模糊综合评价[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1)
    • [30].港西三区注聚区提高采收率研究[J]. 化工管理 2016(05)

    标签:;  ;  ;  ;  ;  

    松辽盆地乾145区块高台子主力油层目标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