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性在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选材中的体现

翻译主体性在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选材中的体现

论文摘要

翻译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且这一翻译研究受到了语用学、哲学、阐释学等方面的影响。然而,其主体研究还是放在了对翻译方法及如何翻译这一问题上。对翻译选材的研究甚少。因而,本文结合目的论、读者批评反应理论来研究翻译主体性在五四时期翻译选材中的体现。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文化运动对当时中国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翻译方法的探究上。本文通过对前人的概念定义进行筛选总结,针对本文需要重新进行翻译主体性定义的解释。从而得出本文所需要的翻译主体性概念。即:翻译主体性,应该是翻译的主体与译本、读者之间能动的,有目的性的交流活动。这三者之间通过目的论紧密相连。本研究从历史的、理论的及实践的角度对翻译主体性的体现进行分类分析,进而得出影响翻译主体性在选材上体现的几个主要因素,即:译者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译者所持有的翻译理论、创作风格及手法。从而分析出不同理论指导下的译者主体性的不同体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比较注重通俗文学方面的内容,即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学翻译。选材主要集中在能鼓舞大众、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及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上。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Literature Review
  • 1.1.1 Literature Review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1.1.2 Literature Review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1.1.3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ng Materials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Literary Translation Feature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2.1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2.2.1 Target Language—Popularization of Vernacular Chinese
  • 2.2.2 The Composition of Translators
  • 2.2.3 Pluralism of the Genr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2.2.4 Various Translation Methods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 3.1 Various Definition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3.2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 3.3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3.1 Skopostheory
  • 3.3.2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Theory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n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 4.1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4.2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 4.2.1 The Translator's Selection Purpose
  • 4.2.2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oriented Theories
  • 4.3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
  • 4.3.1 The Translato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4.3.2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Background
  • 4.3.3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Principle
  • 4.3.4 The Translator's Writing Style and Mechanic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Bibliography
  • Publications
  • Personal Profiles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幼儿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培养[J]. 教育革新 2009(05)
    • [2].马克思的主体性变革与当代主体性重建[J]. 新视野 2020(01)
    • [3].理解与主体性认知[J]. 南方论刊 2019(12)
    • [4].确权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路径选择[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重构[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师范生主体性实践调查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7].“人”与“非人”——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考察[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1)
    • [8].农村“厕所革命”中村民主体性参与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7)
    • [9].当代消费活动中主体性的迷失[J]. 戏剧之家 2020(09)
    • [10].“恐惑”论:主体性的既视感[J]. 文学教育(下) 2020(02)
    • [11].构建中国主体性公共治理学派的反思性探索——评李俊清教授《族群和谐与公共治理》[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 [12].我国贫困治理中的主体性构造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6)
    • [13].中国特色扶贫制度模式对贫困农户脱贫主体性的形塑逻辑[J]. 学习与实践 2020(02)
    • [14].主体性、专业性与人文性的凸显[J]. 教育传媒研究 2020(03)
    • [15].老子《道德经》的终极关怀思想与人的主体性及社会性的关系[J]. 汉字文化 2020(07)
    • [16].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考察[J]. 宁夏党校学报 2020(03)
    • [17].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区隔:后现代的空间解构[J].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5)
    • [18].论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基于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视阈[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02)
    • [19].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人民主体性的构建[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0].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8)
    • [21].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党员主体性发挥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构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07)
    • [22].从主体性角度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生态性建构[J]. 滨州学院学报 2020(01)
    • [23].新时代高校师德“主体性约束”审思[J]. 北京教育(德育) 2020(06)
    • [2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主体性培育[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04)
    • [25].主体性视域下高校艺术专业双创教学中学生地位的彰显与落实[J]. 教育观察 2020(21)
    • [26].文学主体性中的自我与人际维度:一种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重访[J]. 中国文学研究 2020(04)
    • [27].松绑、赋权、引导: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建设路径——杜润生农民主体性建设思想的启示[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8].重构具有中国主体性的世界叙事[J]. 文化纵横 2019(03)
    • [29].试论幸福的主体性——由《幸福的他者性与为了幸福的教育》引发的思考[J]. 教育观察 2019(17)
    • [30].政党协商视域下参政党主体性建设的若干思考[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3)

    标签:;  ;  ;  ;  

    翻译主体性在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选材中的体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