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96例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96例分析

杜克勤(江苏靖江市季市镇季市中心卫生院江苏靖江214523)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135-01

【摘要】目的了解本县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并对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年龄、不同季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阳性96例,检出率21.92%。按临床表现分组:高热咳嗽21例(28.3%),只有咳嗽23例(23.96%),咳嗽气喘19例(20%),其它12例(12.50%);按年龄分1~3岁组感染率22.32%,3~6岁组感染率25.62%,6~10岁组感染率(23.11%),10~15岁组感染率13.70%;按季节分春季感染率25.90%,夏季感染率16.92%,秋季感染率13.79%,冬季感染率27.20%。结论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居多,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支原体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科呈现增长趋势。我院于2004年起在儿科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开展肺炎支原体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查。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四年内共收治呼吸系统感染患者438例做肺炎支原体检查,现将其资料与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4年1月~2008年12月儿科门诊呼吸系统患者438例做肺炎支原体检测,其中男性221例,女性21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

1.2方法由检验人员在家长配合下用无菌咽拭子取患儿咽分泌物,(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取深部痰处理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检测试剂:中国开封利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置37℃温箱培养24~48h观察结果,培养基澄清由棕红色变翠绿色判断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判断为阴性。必要时做PCR加以确证。

2结果

438例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96例(占21.92%)。

2.196例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2.2113例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与年龄的关系

.3113例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与季节的关系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发病率占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10~30%,本组资料21.90%。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除引起肺炎外,还可引起肺外感染,如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咽炎、扁桃体炎等,还可诱发哮喘。不少患者症状较轻,极易漏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由上呼吸道逐渐向下呼吸道蔓延,潜伏期为2~3周,感染后可长达5个月的支原体携带状态。由于检测方法不一样,存在的结果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经阿奇霉素总疗程在3~4周治疗后,63例都在一个月内咳嗽症状消失,10例哮喘患儿哮喘发作频率和哮喘程度均有较大的缓解。临床上MP感染患儿症状轻微者可能仅表现为反复持续的轻微咳嗽,而且MP感染时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反复合并其它的呼吸道感染,最后发展为慢性咳嗽。MP感染引发哮喘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MP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同时MP感染可致呼吸道内某些细胞因子含量增高,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炎性介质,导致呼吸道高反应。同时MP可作为一种特异性变应原,通过迟发型和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哮喘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或双相反应,引起IgE介导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而引起哮喘发作,相对成人而言,小儿慢性咳嗽与哮喘感染因素较突出。应及早给予病人早检测早治疗。其它疾病组的阳性率为12.50%,其中6例为腹泻,4例酸痛,2例为心肌炎。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本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从各个不同的年龄的阳性率来看,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于各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3~6岁的阳性率最高(25.18%),13~15岁的年龄段最低(13.70%),因此不仅应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加强监测,而且也要对7~15岁儿童加以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于冬春季,本组资料春季感染率26.11%、冬季感染率31.7%,显著高于夏季感染率16.13%、秋季感染率13.2%,且似有流行之势。

参考文献

[1]胡雷光,刘鷖雯,戴湘茹,等.毛细采血法测定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水平的研究.上海检验医学杂志,2000,15(3):170-171.

标签:;  ;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96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