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的文化意蕴及教学思考

语感的文化意蕴及教学思考

论文摘要

近年来,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对语感教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内在本质到外部因素研究语感的文化意蕴,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于如何在语感教学中把握语感的文化意蕴做出了一些初步探索。研究语感的文化意蕴对促进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尤其对正在兴起的语感教学实践有积极的意义。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的感受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感教学,强调文化意识。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论述语感的文化意蕴:一、本质认识:语感的文化意蕴本质特征。语感和文化的本质界定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话题,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界定了语感的文化意蕴,即主体在意识和潜意识里对言语和语境关系的整体感受,是对言语文化意义的感知,是对语表意义和隐含文化意义的感悟,对言语对象按照汉语审美规律的直觉内化和外化,这些感受、感知、内化和外化是积淀生成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文化理解,它的外显形式是语言能力。语感的文化意蕴特征是语感的文化意蕴本质的具体展开,它和语感的文化意蕴本质共同担当论述的理论基石。语感的文化意蕴特征表现为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积淀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内蕴性与直觉性的统一,审美性与求真性的统一。其中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及内蕴性和直觉性的统一是语感文化意蕴的根本特征,这四个特征统一于语感的文化意蕴。二、深层理解:理解语感的文化意蕴。本部分以解释学为研究视角,结合汉语的特点和学生接受进一步探究语感的文化意蕴。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化的钥匙,语感也是学生建构精神文化世界的渠道之一。汉语的特点决定了语感精髓即语象感、神韵和语气感。语感主体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形成对文化世界的独特理解,语感也是确定生活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理解,是文化理解之门。民族的思维方式、汉语的特点决定语感主体接受的方式方法,影响语感生成的形式特征。三、综合分析:影响语感的文化意蕴因素。文化主体、语境、言语、经典是影响语感的文化意蕴的影响因素。人是语感的主体,具有社会文化性,学生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语感的水平。语境,既包含社会文化语境,也包括言语交际的具体语境,语境感是语感的重要内容。语言和言语是语感的主要对象,言语实践活动是语感生成的主渠道,经典是理解语感的文化意蕴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语感的文化意蕴的“磁场”。四、教学思考:把握语感的文化意蕴。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从语感教学的角度对语感的文化意蕴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结合语感的文化意蕴本质特征,实施语感教学,教师借鉴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涵泳等方法及经典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语感教学,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突出文化意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感是学生和理解建构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的钥匙。语感训练和语感能力培养是语感教学的外部表现形式,语感的文化意蕴生成是语感教学的内在本质,语感教学在此基础上就会得以健康发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提出了“语感的文化意蕴”的概念,首次提出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化的钥匙,语感的精髓是语象感、神韵、语气感。这些理论研究将会对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本质认识:语感的文化意蕴本质特征
  • (一) 语感的文化意蕴本质
  • (二) 语感的文化意蕴特征
  • 二、深层探讨:理解语感的文化意蕴
  • (一) 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化的钥匙
  • (二) 语感是学生精神建构的基本途径
  • (三) 语感的精髓:语象感、神韵和语气感
  • 三、综合分析:影响语感的文化意蕴因素
  • (一) 语感与文化人
  • (二) 语感与语言、言语
  • (三) 语感与语境感
  • (四) 语感与经典
  • 四、教学思考:把握语感的文化意蕴
  • (一) 结合文化意蕴观照语感教学
  • (二) 借鉴传统教学提倡经典阅读
  • (三) 组织言语实践突出文化意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语感的文化意蕴及教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