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题目: 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分析化学

作者: 薄海波

导师: 陈立仁

关键词: 色谱,食品安全与质量,嘧菌酯,四环素,残留,脂肪酸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既要有好的营养,又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因素。食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除了含有常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之外,还包含了一些有益的或有害的微量或痕量物质,因此食品的分离分析极其困难。色谱法在各种干扰物质中对分析物具有极强的分离能力、高的分析精确度、灵敏度和重复性,已成为食品分析中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热点。为适应新的形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建立快速准确、世界先进水平的食品分析方法势在必行。本论文以各种色谱法在食品安全与质量分析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目标,对水果中新型杀菌剂嘧菌酯(azoxystrobin)残留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水果中嘧菌酯的残留水平在贮藏期间随条件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对蜂产品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首次对青藏高原牦牛奶、青海湖裸鲤和青海地道藏药材波棱瓜子的脂肪酸化学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青海地道藏药猪毛蒿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系统综述了各种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与质量分析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气相色谱及不同检测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些样品处理技术—固相萃取、基质固体扩散和柱切换等技术在食品类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本章共引用文献186篇。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食品安全质量分析研究进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食品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三节 色谱法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3.1 食品的色谱分析

3.2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

第一节 新型杀真菌剂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1 实验部分

1.2 结果与讨论

1.3 结论

第二节 嘧菌酯在甜瓜和苹果中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方法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2.3 结论

第三节 嘧菌酯在甜瓜和苹果中残留量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3.1 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蜂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

第一节 柱切换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

1.1 实验部分

1.2 结果与讨论

1.3 结论

第二节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蜂王浆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

2.1 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肪酸和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第一节 青藏高原牦牛乳脂肪酸成份分析

1.1 实验部分

1.2 结果与讨论

1.3 结论

第二节 青海湖裸鲤鱼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藏药材波棱瓜子脂肪酸的成分

3.1 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青藏高原猪毛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4.1 实验部分

4.2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保健食品中指标成分的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第一节 保健食品安睡伴侣软胶囊中丁香酚分析方法研究

1.1 仪器与材料

1.2 方法与结果

1.3 方法学考察

1.4 讨论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沙棘饮料中黄酮类化合物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2.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色谱技术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分析棕榈果粉中脂肪酸

第三节 室内刷漆现场空气中的有机挥发物鉴定及苯系物定量测定

参考文献

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3-21

相关论文

  • [1].食品安全领域中重要有机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技术研究[D]. 刘绍从.天津大学2007
  • [2].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D]. 白丽.吉林大学2005

标签:;  ;  ;  ;  ;  ;  

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