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研究

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不同的观照视角往往能使我们解读出文本不一样的文化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首先在文学批评领域被引入以来,关于性别的理论和视角就极为迅速而广泛地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以往的传统研究所忽视的内容也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引起我们的关注。综观20年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现状,虽然取得了前沿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关注文学中女性问题有余,对文学要素的性别分析不足;以女性创作研究见长,女性阅读研究不足;现代文学研究成就卓著,古代文学研究相对薄弱等。基于此,屈雅君教授主持了《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女性叙事研究》这一课题,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贯通古代与现代的方式,要在性别视角的观照下开拓出不同以往的阐释空间。本选题即是其中第三部分“论才子佳人”中的一章——“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事实上,关于《牡丹亭》与杜丽娘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对而言,对“生死之恋”模式的研究较少。另外,从整体上把握“生死之恋”的表现形态,并探讨其生成及演变过程的研究还略嫌不足。有鉴于此,以“性别”视角切入文本对“生死之恋”模式进行研究,就有了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以“杜丽娘式叙述”为中心,对“生死之恋”模式的前后表现形态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掘其深层的性别内涵。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和结语。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概述该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分别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主要是对“生死之恋”模式的溯源,其目的在于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其发展脉络及内在关联。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归纳出《牡丹亭》之前的两种“生死之恋”模式:“离魂”型和“殉情”型,这两类和《牡丹亭》故事对举成三,基本上涵盖了“生死恋”模式的主要类型。第三章以《牡丹亭》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在“杜丽娘叙述”中,作家是如何建构“生死之恋”模式的;它的承袭和创新之处何在;它又是如何被经典化的。另外,在《牡丹亭》的身后,许多女性高度关注《牡丹亭》,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第四章力求站在宏观的角度,探析“生死之恋”模式背后的性别内涵。无论是“离魂”型还是“殉情”型以及《牡丹亭》所建构出来的“生死”型,其中均隐藏着一种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不过,在《牡丹亭》中,由于汤显祖高举“至情”的大旗,因此又不能一概而论。还有,将“生死之恋”模式中各类故事的结局都归结为“团圆”之后,其背后的内容也值得探讨。另外,在“生死之恋”模式中,男性创作者们为我们形塑出众多完美的女性,而这些完美女性身上都拥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男性创作者们创作这类女性时的心理机制如何,这也值得我们关注。最后一章为结语,是对全文观点的总结,并由此指出,在传统社会中,爱情对于女性来说永远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无论她们如何选择,她们的结局也早已被社会所既定、所预设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生死之恋”模式溯源
  • 2.1 魂随:魂灵的依附与追随
  • 2.2 情殇: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 第3章 “生死之恋”模式的经典建构
  • 3.1 《牡丹亭》故事的缘起
  • 3.2 《牡丹亭》中的“生死之恋”
  • 3.2.1 《牡丹亭》“生死之恋”模式的情节建构
  • 3.2.2 《牡丹亭》“生死之恋”模式的精神架构
  • 3.3 《牡丹亭》的闺阁影响
  • 3.3.1 《牡丹亭》对现实女性的影响
  • 3.3.2 闺阁女儿对《牡丹亭》的评点
  • 第4章 “生死之恋”模式背后的性别内涵
  • 4.1 生死想象中的性别透视
  • 4.2 “情”“理”建构中的的性别内涵
  • 4.3 “团圆”共性背后的性别表达
  • 4.4 男性想象中的完美女性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性别视角下电商扶贫的效用及反思——基于Z厂的个案研究[J]. 价值工程 2020(19)
    • [2].性别视角下的经济学研究——基于2006-2015年中国经济学硕博论文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4)
    • [3].浅谈当代影视剧创作的性别视角嬗变——从热播剧《老男孩》等谈起[J]. 名作欣赏 2018(23)
    • [4].性别视角平台护航女工成长[J]. 企业管理 2017(06)
    • [5].性别视角下《男孩子和女孩子》中译本的对比赏析[J]. 校园英语 2019(06)
    • [6].性别视角下的祖孙关系探究[J]. 牡丹 2017(06)
    • [7].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J]. 青年文学家 2017(14)
    • [8].性别视角下的宋代历史[J]. 华夏文化论坛 2015(02)
    • [9].性别视角下的汉代胡人形象探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0].同性相斥还是异性相吸:基于性别视角的同胞关系研究[J]. 西北人口 2017(04)
    • [11].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健康教育的性别视角研究[J]. 华中人文论丛 2013(01)
    • [12].“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05)
    • [13].性别视角下的英帝国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4)
    • [14].性别视角下青年女性住房路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问题 2019(09)
    • [15].“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综述[J]. 文学与文化 2013(01)
    • [16].“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J]. 文学与文化 2012(04)
    • [17].性别视角下媒体传播中“月子”的话语演变——以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3)
    • [18].照料经济的特征、价值与挑战:基于性别视角的审视[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05)
    • [19].从性别视角看中国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悖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0].新时期文学中不同性别视角下的“女强人”形象[J]. 语文知识 2010(02)
    • [21].性别视角下改革开放后的扫盲教育发展[J]. 成人教育 2008(12)
    • [22].转型中的“她”——2016上海浦东“性别视角下的她改革”论坛精彩拾萃[J]. 浦东开发 2016(03)
    • [23].从性别视角探析爱米丽悲剧原因[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1)
    • [24].性别视角下的和谐高校校园建设[J]. 高等农业教育 2008(01)
    • [25].去蔽与平衡——评杨联芬《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1)
    • [26].工程场域中的“从属者”: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工程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 [27].多元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 2019(02)
    • [28].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现状及启示[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03)
    • [29].性别视角下的媒体与女性领导人——以美国三任女国务卿为例[J]. 新闻传播 2011(04)
    • [30].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12)

    标签:;  ;  ;  ;  

    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