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产时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产程中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低危妊娠产时胎心监护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所有低危妊娠病例共3296例为研究对象,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监护Ⅰ组1126例,采用间断性胎心电子监护方法;监护Ⅱ组842例,实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328例,产时监护采用单纯间断胎心听诊方法。三组病例在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围产儿不良结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疾病、围产儿死亡率)发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三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54%(130/1328)、12.11%(102/842)、2.86%(38/1328)。两监护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窘迫诊断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三组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73%(301/1126)、25.42%(214/842)、12.56%(167/1328)和9.41%(106/1126)、9.98%(84/842)、2.25%(30/1328)。两监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围产儿不良结局: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67%(30/1126)、2.49%(21/842)、3.46%(46/1328);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35%(49/1126)、4.51%(38/842)、5.12%(68/1328);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78‰(2/1126)、1.19‰(1/842)、1.51‰(2/1328)。各组间比较,各项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监护Ⅰ组与监护Ⅱ组比较: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围产儿不良结局等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危妊娠产时应用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与单纯间断胎心听诊相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但并未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产时连续性胎心电子监护应用于低危妊娠与间断电子监护相比未发现显著优势。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符号说明
  • 四、前言
  • 五、资料与方法
  • 六、结果
  • 七、讨论
  • 八、结论
  • 九、综述
  • 十、参考文献
  • 十一、致谢
  • 十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孕产妇妊娠特征与剖宫产率研究[J]. 吉林医学 2019(12)
    • [2].新疆阿合奇县2013—2017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及影响因素[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23)
    • [3].6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4)
    • [4].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治疗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12)
    • [5].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效果对比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6].2013年-2018年某医院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中国病案 2020(01)
    • [7].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1)
    • [8].“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及现状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01)
    • [9].硬膜外分娩镇痛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J]. 罕少疾病杂志 2019(06)
    • [10].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剖宫产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52)
    • [11].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03)
    • [12].彝族地区孕妇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 2020(03)
    • [13].二孩政策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02)
    • [14].全面二孩政策前后上海城区剖宫产率变化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03)
    • [15].二胎政策放开前后6年54986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中国病案 2020(04)
    • [16].“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7)
    • [17].胎头深定剖宫产不同取胎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A3)
    • [18].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经阴道分娩的意愿调查及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4)
    • [19].二胎政策实施后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 2020(09)
    • [20].2014—2018年某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4)
    • [21].分析在助产中应用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04)
    • [22].2016年-2019年北京某三甲医院高龄孕产妇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中国病案 2020(06)
    • [2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云南医药 2020(03)
    • [24].剖宫产率下降因素的临床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15)
    • [25].164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 新疆医学 2020(09)
    • [26].整体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5)
    • [27].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1)
    • [28].“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20)
    • [29].2016—2018年2168例剖宫产病例临床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21)
    • [30].二胎政策后高剖宫产率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学 2019(10)

    标签:;  ;  ;  ;  ;  

    产时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