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问题研究

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粮食的基础地位,重视粮食生产对民生和我国长远战略的发展作用,尤其是近期以来,国际上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引起了各国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甚至经济衰退等危机,使得粮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5%,肩负着我国70%以上粮食的生产任务(2006年数据),如何使粮食主产区继续提高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能力,并搞好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阐述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利用1980-2006年的数据对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上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旨在说明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2005年数据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论证了国家从生产布局上对我国各优势产业带的划分的正确性。同时,在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的进展状况、存在问题、制约因素、现实可能性及加快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对策措施进行分析。本文对粮食主产区建设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及系统分析,旨在说明粮食主产区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必须高度重视粮食主产区建设,并采取一些列措施加快粮食主产区建设步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现实可能性,应朝着绿色农业及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粮食主产区建设过程中,应着力协调好与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退耕还林等之间的关系;应从加大粮食主产区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粮食主产区耕地的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主产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协调好粮食产销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着手,共同构建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的良好整体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分析框架
  • 2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粮食的概念及属性
  • 2.1.1 粮食的概念
  • 2.1.2 粮食的属性
  • 2.2 粮食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农业基础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农业保护理论
  • 2.2.4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理论
  •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粮食产业的特点
  • 2.3.1 粮食产业具有弱质性
  • 2.3.2 粮食消费属于首要需求
  • 2.3.3 粮食产业具有天然的政府调控和趋于完全竞争的性质
  • 2.3.4 粮食产业的调节与市场变化存在不一致
  • 2.4 粮食主产区的内涵和特点
  • 2.4.1 粮食主产区的内涵与标志
  • 2.4.2 粮食主产区的布局和划分
  • 2.4.3 粮食主产区的特点
  • 3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状况与比较优势分析
  • 3.1 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 3.1.1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
  • 3.1.2 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
  • 3.2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3.2.1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eld Comparative Advantage,YCA)
  • 3.2.2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SCA)
  • 3.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Relative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RCCA)
  • 3.3 本章小结
  • 4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 4.1.1 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分析
  • 4.1.2 主产区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状况分析
  • 4.1.3 粮食的产业化发展状况分析
  • 4.1.4 粮食流通体制的建设状况分析
  • 4.1.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分析
  • 4.2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 4.2.1 耕地资源
  • 4.2.2 农业基础设施
  • 4.2.3 结构调整
  • 4.2.4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 4.2.5 农民自身因素
  • 4.2.6 体制因素
  • 5 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5.1 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 5.1.1 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为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 5.1.2 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 5.1.3 粮食主产区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加快粮食主产区建设
  • 5.2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方向及原则
  • 5.2.1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方向
  • 5.2.2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原则
  • 5.3 粮食主产区建设中需要协调好的几个关系
  • 5.3.1 农业结构调整与主产区建设的协调
  • 5.3.2 工业化、城镇化与主产区建设的协调
  • 5.3.3 退耕还林与主产区建设的协调
  • 5.4 加快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 5.4.1 加大粮食主产区财政支持力度
  • 5.4.2 进一步加强对粮食主产区耕地的保护
  • 5.4.3 加强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4.4 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
  • 5.4.5 深化粮食主产区流通体制改革
  • 5.4.6 协调粮食产销区之间的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桐庐县出台扶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0(04)
    • [2].萧山区粮食生产扶持资金破亿元[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3(04)
    • [3].“中国人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上”[J]. 决策导刊 2008(11)
    • [4].浅析金川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对策[J]. 阿坝科技 2011(01)
    • [5].稳产提质 打好粮食生产“王牌”[J]. 河南农业 2019(35)
    • [6].浅析十堰市主要粮食生产发展问题及建议[J]. 南方农机 2020(09)
    • [7].全球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影响有限[J]. 粮食加工 2020(03)
    • [8].江苏省出台高含金量粮食生产激励政策[J]. 江苏农村经济 2020(05)
    • [9].粮食生产开局良好 春播完成意向面积的21%[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4)
    • [10].稳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密集出炉[J].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0(02)
    • [11].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测度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0(03)
    • [12].上海促进粮食生产平稳发展[J]. 政策瞭望 2020(07)
    • [13].关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化规律的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18)
    • [14].自然灾害高发 如何提升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7)
    • [15].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研究[J]. 江西农业 2018(24)
    • [16].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经济地理 2018(12)
    •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分析及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3)
    • [18].抓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不放手[J]. 腐植酸 2019(02)
    • [19].新时代粮食生产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研究[J]. 乡村科技 2019(14)
    • [20].探析遂宁市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种子科技 2018(02)
    • [21].2017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1)
    • [22].粮食生产工程现状及应对策略[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33)
    • [23].人勤春早耕种忙 打响粮食生产争先夺旗发令枪[J]. 衡阳通讯 2017(03)
    • [24].我国新型粮食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测评[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5].粮食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产出与效益二维视角[J]. 管理世界 2017(01)
    • [26].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J]. 农机科技推广 2017(08)
    • [27].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调查研究[J]. 经济师 2017(11)
    • [28].2015年甘肃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J]. 甘肃农业 2015(04)
    • [29].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事迹[J]. 甘肃农业 2015(04)
    • [30].陕西省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23)

    标签:;  ;  ;  

    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