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

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

论文摘要

论文在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和实践动态进行综合叙述的基础上,比较深入系统地对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林学将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从本世纪开始,更对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概念、体制、机制、政策和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与实践,为系统研究分类经营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从总体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多是从局部或单项问题出发进行孤立、片面地研究,特别缺乏对分类经营管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少成果仅是过程或结果的一般性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因此影响了其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因此,作者提出必须对我国分类经营管理进行科学、全面探索,使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把各种现象和问题上升到哲学角度进行思考,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全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实践。本研究立足于加快推进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从国情、林情出发,在对我国分类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历史回顾和现实总结的基础上,以哲学的视角,应用对立统一和唯物辨证法、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对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和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将各种要素归类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哲学范畴进行系统比较、协调,寻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和认识。论文分别在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和认识基础、分类经营管理的本质与外部特征、分类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与偶然现象、分类经营管理的整体属性与区域特征、分类经营管理的因果联系及其复杂性、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构成和经营管理方式、分类经营管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方面,提出了各个基本观点、现状诊断和实践活动,既有分类经营管理的认识论问题,又有分类经营管理的方法论问题;既回答为什么分类经营管理,又回答如何分类、以及分类后的控制管理。通过研究得出下列主要结论:森林资源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是分类经营管理的认识基础和基本条件;森林短缺和社会对森林的多元化需求是分类经营管理的根本动力;环境全球化等因素是分类经营管理的外在动力;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认识基础、根本动力和外在动力构成了我国分类经营管理的历史必然性,而我国林业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大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了我国分类经营管理的现实必然性;由于资源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意识等的特殊性,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分类经营管理具有偶然性;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构成可归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体、经营管理方略三个方面,本质是经营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的转变;推进我国分类经营管理既有各种有利条件,又面临不少困难,必须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立足必然、关注普遍性,同时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3 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和认识基础
  • 2.1 森林资源及其管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
  • 2.2 森林资源及其管理客观规律与分类经营管理
  • 2.2.1 森林的多样性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关系
  • 2.2.2 森林的多效性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关系
  • 2.3 人的主观认识与分类经营管理
  • 2.3.1 认识的局限性和阶段性
  • 2.3.2 认识的反作用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 2.4 新时期条件下的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方式
  • 2.4.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
  • 2.4.2 我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 2.4.3 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5 我国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 2.5.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 2.5.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 小结
  • 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与偶然现象
  • 3.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必然性
  • 3.1.1 冲突是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内在原因
  • 3.1.2 环境全球化是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外在原因
  • 3.1.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历史必然性
  • 3.1.4 我国开展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现实必然性
  • 3.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偶然性
  • 3.2.1 认识的偶然性
  • 3.2.2 突变的偶然性
  • 3.2.3 不同资源概念产生的偶然性
  • 小结
  • 4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生态哲学观
  • 4.1 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 4.2 生态哲学观是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依据
  • 4.2.1 中国古代哲学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
  • 4.2.2 现代生态哲学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
  • 4.3 生态危机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
  • 4.4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4.4.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普遍性
  • 4.4.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特殊性
  • 小结
  • 5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整体属性和区域特征
  • 5.1 全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整体布局
  • 5.1.1 四大功能区
  • 5.1.2 九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区
  • 5.2 区域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分布格局
  • 5.2.1 生态公益林的需求类型与分布格局
  • 5.2.2 商品林的需求类型与分布格局
  • 5.3 全国分类经营管理与区域分类经营管理的关系
  • 5.3.1 哲学基础
  • 5.3.2 指导思想
  • 5.3.3 基本原则
  • 5.3.4 主要依据
  • 5.3.5 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及方法
  • 小结
  • 6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主、客体要素剖析
  • 6.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构成
  • 6.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客体分析
  • 6.2.1 商品林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
  • 6.2.2 生态公益林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
  • 6.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中的主要主体分析
  • 6.3.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 6.3.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主体能动性
  • 6.4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方式和经营管理制度
  • 6.4.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方式
  • 6.4.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
  • 小结
  • 7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7.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面临的困难
  • 7.1.1 分类经营管理认识不一
  • 7.1.2 林业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7.1.3 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 7.1.4 林业基础数表缺乏、陈旧
  • 7.1.5 法制建设滞后
  • 7.1.6 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 7.1.7 资金缺乏、渠道不畅
  • 7.2 保障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开展的条件和措施
  • 7.2.1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及信息系统建设
  • 7.2.2 森林质量与效益的评估
  • 7.2.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其他措施和条件
  • 小结
  • 8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本质与外部特征
  • 8.1 生态公益林的本质和外部特征
  • 8.1.1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特点
  • 8.1.2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组织
  • 8.1.3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保障措施
  • 8.1.4 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问题
  • 8.2 商品林的本质和外部特征
  • 8.2.1 商品林的现状
  • 8.2.2 商品林组织经营的原则与依据
  • 8.2.3 商品林组织经营的前提
  • 8.2.4 商品林资产运营
  • 8.2.5 建立商品林森林经理体系
  • 8.2.6 经营主体、分配方式和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 8.2.7 商品林宏观管理
  • 8.3 森林经营方案
  • 8.3.1 生态公益林经营方案编制
  • 8.3.2 商品林经营方案编制
  • 8.3.3 经营方案执行评估
  • 小结
  • 9 实例验证:临安市森林资源分区分类试验
  • 9.1 临安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 9.1.1 自然地理
  • 9.1.2 社会经济
  • 9.1.3 森林经营与保护
  • 9.2 临安市森林资源概况
  • 9.3 临安市森林资源分类区划模拟
  • 9.3.1 模拟方法与结果
  • 9.3.2 模拟结果分析
  • 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表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区(亚区)范围及森林生态系统主体功能
  • 附表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生态重要性指标群等级划分
  • 附表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生态敏感性指标群等级划分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行分类经营管理 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新森林法解读(三)[J]. 浙江林业 2020(08)
    • [2].实行分类经营管理 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J]. 绿色中国 2020(02)
    • [3].浅谈国有林场分类经营[J]. 陕西林业 2008(01)
    • [4].城乡统筹,森林共建,分类经营,协调发展[J]. 现代园艺 2015(13)
    • [5].分类经营管理在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花卉 2018(22)
    • [6].森林的作用与地位[J]. 民营科技 2011(08)
    • [7].论雷波县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J]. 四川林勘设计 2012(03)
    • [8].浅谈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33)
    • [9].森林分类经营的问题与探究[J]. 现代园艺 2013(02)
    • [10].分类经营与人工培育相结合 保障森林资源多样性[J]. 吉林农业 2016(12)
    • [11].实行分类经营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17)
    • [12].内江市中区退耕还林巨桉速生丰产林分类经营探讨[J]. 内江科技 2014(10)
    • [13].试论加快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发展的对策[J]. 花卉 2020(02)
    • [14].浅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J]. 农业与技术 2016(10)
    • [15].青海省天然草地的收益分析及分类经营[J]. 草业科学 2010(08)
    • [16].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科技与企业 2012(05)
    • [17].论分类经营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5)
    • [18].基于价值分类经营的国有林权目标模式[J]. 科技与企业 2012(07)
    • [19].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资产分类管理探讨[J]. 林业经济 2008(01)
    • [20].实行分类经营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J]. 中国林业 2009(14)
    • [21].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橡胶林可持续分类经营模式的思考[J]. 中国热带农业 2018(04)
    • [22].我国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J]. 现代园艺 2015(22)
    • [23].国有林场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初探[J]. 北京农业 2013(12)
    • [24].开拓创新 打造金沙美好明天——宁夏金沙林场发展纪实[J]. 中国林业 2011(06)
    • [25].新修订的森林法将从2020年7月起施行[J]. 中国环境监察 2020(01)
    • [26].对大兴安岭天然林分区域分类经营的初探[J]. 林业勘查设计 2019(01)
    • [27].新时期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 北京农业 2013(21)
    • [28].恩施锦华纸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探讨[J]. 湖北林业科技 2010(03)
    • [29].小陇山林区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技术探讨[J]. 甘肃科技 2010(17)
    • [30].浅谈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效益补偿[J]. 南方农业 2018(26)

    标签:;  ;  ;  ;  

    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