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病理学研究

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病理学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肾上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比较常见的病变。肾上腺皮质疾病因起源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中,球状带疾病常表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束状带疾病常表现Cushing综合征,网状带疾病多表现为性腺异常综合征。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则需通过血液学化验、放射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来源、类型和性质。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93~2005年检出肾上腺疾病中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应检查综合分析。观察1993~2005年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总结408例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临床病理联系。方法用游程检验、方差分析、t(t’)检验、χ~2检验,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93~2005年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外科病理检出率(外检率)、构成比,平均诊断年龄、性别比例及临床症状、体征、病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年外检总数122 926例(平均9456例/年),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分别为610例、408例,分别占总平均外检率的0.50%、0.33%。13年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外检率无明显变化趋势。2.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分别为212例、194例、2例,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51.96%、47.55%、0.49%。13年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构成比无明显变化趋势。3.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腺瘤、腺癌分别为50例、159例、3例,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疾病中的构成比分别为23.58%、75.00%、1.42%;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分别为84例、93例、17例,在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43.30%、47.94%、8.76%,13年来以上疾病的构成比均无变化趋势。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腺瘤及腺癌男女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47.2岁与46.3岁,46.6岁与43.7岁,65.0岁与61.5岁;束状带增生、腺瘤及腺癌男女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34.2岁与39.0岁,47.9岁与39.9岁,52.3岁与35.3岁,除男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腺瘤、腺癌平均诊断年龄均高于女性(P<0.05),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临床检查中放射学检查显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腺瘤、腺癌的平均直径分别小于束状带腺瘤、腺癌。内分泌化验检查显示球状带腺瘤血醛固酮水平高于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增生,血浆肾素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束状带腺瘤、腺癌的血钾、血皮质醇均高于增生,而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增生及腺癌。另外,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共有316例有高血压表现,平均为183/113mm Hg。球状带疾病平均血压为186/114mm Hg,束状带疾病平均血压为178/113mm Hg。球状带增生、腺瘤、腺癌之间,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之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均无显著性。6.根据内分泌化验检查及临床表现,将患者的肾上腺皮质疾病分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两组。良性病变(增生、腺瘤)中有功能性者(球状带分别为80.0%,76.1%;束状带分别为71.4%,61.3%)的比例高于无功能性者(球状带分别为20.2%,23.9%;束状带分别为28.6%,38.7%);而腺癌中有功能性者(球状带为0,束状带为23.5%)的比例明显低于无功能性者(球状带为100%,束状带为67.5%)。7.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均有高血压表现,所占比例分别为91%、64%。功能性病变中,典型内分泌症状伴有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典型内分泌症状但不伴有高血压者(球状带分别为93.8%、6.2%,束状带分别为66.1%、33.9%)。球状带典型症状伴高血压者平均血压为185/113mm Hg,束状带典型症状伴高血压者平均血压为173/110mm Hg,仅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高于后者。8.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功能性腺瘤的平均直径(1.7cm)小于无功能性表现者(2.1cm),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无任何内分泌症状者为大;而束状带功能性腺瘤的平均直径(2.6cm)大于无功能性者(2.2c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13年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发病的趋势变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能主要受内因及遗传因素影响。2.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在临床表现、检查(包括放射学检查、内分泌化验、体征如高血压)有明显差异。3.根据内分泌化验检查及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组后,球状带与束状带良性病变均以功能性居多,而恶性病变以无功能性居多。4.球状带、束状带功能性病变中有高血压者的比例高于无功能性病变中单纯高血压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高血压者的平均血压水平略高于Cushing综合征伴高血压者。5.球状带疾病中功能性腺瘤的直径偏小,而束状带疾病中功能性腺瘤的直径偏大。目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基础疾病、碘的摄入量、生活环境、遗传、放射线照射等因素相关;其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与许多细胞黏附分子和机体的自身免疫调节有密切关系。随机选取1962~2004年103例手术治疗者的部分石蜡标本,其中乳头状癌65例(伴淋巴结转移30例、不伴淋巴结转移35例),滤泡癌48例(高分化型25例、低分化型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种癌组织中的VEGF、TGFβ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情况与甲状腺滤泡源性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资料分析中平均确诊年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t’)检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比较采用χ~2(Fisher)检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结果1.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男性平均确诊年龄均高于女性(P<0.05),乳头状癌男性平均确诊年龄低于滤泡癌(P<0.05);两种癌的总的性别比例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1∶3.21,1∶2.86,且乳头状癌女性比例高于滤泡癌(P<0.01)。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VEGF、TGFβ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VEGF阳性物质多呈弥漫或散在深棕色或棕黄色颗粒状,而TGFβ1阳性物质多呈弥漫黄色或淡黄色颗粒状。在两种癌组织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中均未见阳性物质的表达。3.乳头状甲状腺癌的VEGF阳性率(89.2%)略低于滤泡癌(89.6%)(P>0.05),乳头状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VEGF的阳性率(88.6%)亦略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90.0%)(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原发灶VEGF的阳性率(90.0%)略低于转移灶(93.3%),滤泡癌中高分化型病例VEGF的阳性率(88.0%)低于分化型(91.3%),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乳头状甲状腺癌的TGFβ1阳性率(75.4%)略低于滤泡癌(85.4%)(P>0.05),乳头状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TGFβ1的阳性率(74.3%)亦略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76.7%)(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原发灶TGFβ1的阳性率(76.7%)略低于转移灶(83.3%),滤泡癌中高分化型病例TGFβ1的阳性率(84.0%)低于分化型(87.0%),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乳头状癌与滤泡癌全部病例总的VEGF阳性率(89.4%)高于TGFβ1的阳性率(79.6%)。乳头状癌总的VEGF阳性率(89.2%)高于TGFβ1的阳性率(75.4%),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VEGF阳性率(90.0%)高于TGFβ1阳性率(76.7%),其中原发灶中VEGF阳性率(90.0%)略高于TGF的阳性率(76.7%),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88.6%)高于TGF的阳性率(74.3%),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而转移灶中VEGF阳性率(93.3%)高于TGF的阳性率(83.3%),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无相关趋势(P>0.05)。6.滤泡癌总的VEGF阳性率(91.7%)略高于TGF的阳性率(87.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呈正相关趋势(P<0.05)。其中高分化型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88.0%)高于TGF的阳性率(84.0%),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无相关趋势(P>0.05);而低分化型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91.3%)高于TGF的阳性率(8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正相关趋势(P<0.01)。结论1.乳头状癌伴发淋巴结转移高于滤泡癌,滤泡癌多侵犯血管发生血道转移,乳头状癌与滤泡癌均为女性多发,但男性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年龄较大的男性滤泡爱患者较女性更易侵犯血管。提示男性甲状腺癌患者预后不好,应注意长期随访观察。2.VEGF、TGFβ1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但TGFβ1的表达低于VEGF。3.临床上综合分析VEGF、TGFβ1在组织中的表达,对于肿瘤的检测、治疗和预后评估等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甲状腺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具体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一
  • 第二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病理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二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讨TGFβ1、PDGF、VEGF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0(01)
    • [2].TGF-β1、PDGF、VEGF评估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 2020(02)
    • [3].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治疗热射病的临床效果及对TGF-β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6)
    • [4].TGF-β1表达与舌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4)
    • [5].伊马替尼早期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9)
    • [6].黔北人群TGFα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3)
    • [7].斑石鲷TGF-β1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3)
    • [8].机体的肾脏纤维化情况与TGF-β1信号通路关联性研究综述[J]. 智慧健康 2020(11)
    • [9].TGF-β_1+915G/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肾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7)
    • [10].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TGF-β1、VEGF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11)
    • [11].TGF-β_1在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发病过程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体外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03)
    • [12].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对血清TGF-β1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17)
    • [13].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MMP-9、TGF-β、TIMP-1水平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09)
    • [14].TGF-β与冠心病及相应药物的研究进展[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4)
    • [15].TGF-β轴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2)
    • [16].TGF-β1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01)
    • [17].外源性硫化氢对肝星状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7(08)
    • [18].新疆人群TGF-α基因多态性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风险易感性相关性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 [19].TGF-β_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7(01)
    • [20].TGF-β与转录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相互作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06)
    • [21].PTEN与TGF-β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11)
    • [2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06)
    • [23].COX-2、bFGF及TGFβ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07)
    • [24].血府逐瘀胶囊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血TGF-β_1影响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
    • [25].中医药基于TGF-β1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02)
    • [26].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的影响[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1)
    • [27].TGF-β在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05)
    • [28].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肝脏功能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08)
    • [29].TGF-β1、PTE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03)
    • [30].TGF-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18)

    标签:;  ;  ;  ;  ;  

    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病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