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研究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研究

论文摘要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立即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救灾捐赠款物具有使用额度激增、使用领域广泛、使用模式多样等特征。尽管救灾捐赠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但在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额度、使用领域和使用模式方面仍存在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框架不完善,政府执行力不强,民间组织能力较弱,社会公益文化有待改善。在灾后重建时期,为了保证救灾捐赠资源有效使用的合法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需要依靠完善立法框架,强化政府的执行力,提升民间组织的能力,培育社会公益意识等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文献研究回顾
  • 1.3 国外文献研究回顾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使用的现状分析
  • 2.1 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额度
  • 2.1.1 全国接受及使用救灾捐赠款物的总体情况
  • 2.1.2 非灾区省份等部门和有关机构接受及使用救灾捐赠款物情况
  • 2.1.3 受灾五省市接受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
  • 2.2 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领域
  • 2.2.1 不同阶段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领域
  • 2.2.2 不同受灾省份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领域
  • 2.2.3 不同社会组织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领域
  • 2.3 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模式
  • 2.3.1 逐级下拨模式
  • 2.3.2 深度参与模式
  • 2.3.3 委托运作模式
  • 2.3.4 自主运作模式
  • 第三章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使用的经验分析及问题分析
  • 3.1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使用的经验分析
  • 3.1.1 使用主体特定
  • 3.1.2 使用形态明晰
  • 3.1.3 使用额度激增
  • 3.1.4 使用领域广泛
  • 3.1.5 使用模式多样
  • 3.2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使用的问题分析
  • 3.2.1 救灾捐赠款物使用额度反映的问题
  • 3.2.2 救灾捐赠款物使用领域反映的问题
  • 3.2.3 救灾捐赠款物使用模式反映的问题
  • 第四章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立法框架不完善
  • 4.2 政府执行力不强
  • 4.3 民间组织能力较弱
  • 4.4 社会公益文化有待改善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救灾捐赠资源使用机制的建议
  • 5.1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 5.2 强化政府的执行力
  • 5.3 提升民间组织的能力
  • 5.4 培育社会公众的公益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