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其重要性无庸赘述。本文以“90后”这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流行文化对当前国内“90后”价值观的现实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寻求流行文化发展与价值观教育双向提升的科学对策为研究目的而展开。“90后”是我国当下社会中最敏感张扬、猎奇活跃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发展的最关键阶段,文化的教育性意义是影响他们价值观正确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流行文化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着当代“90后”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进程。流行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在给“90后”带来自由、创新、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青少年在流行文化氛围下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流行文化的积极功能无疑有助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流行文化中的负面因素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使其在社会化的道路中迷失、堕落。可见,当下流行文化在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教育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兼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价值上讲,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从现实意义上出发,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科学理性地看待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从实际出发,深入到“马诺效应”、“门事件”、网络恶搞、“疯狂粉丝”等流行文化表象的背后,看到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最后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政府调控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提出应对流行文化影响的实效性对策。笔者认为,面对当下良莠不齐、正负面因素双重交织趋势发展的流行文化,我们要对其进行合理定位、科学引导,要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要使流行文化成为“90后”健康价值观形成的建设性力量,实现流行文化与“90后”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双向提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内容阐述
  • 2.1 流行文化的内涵
  • 2.2 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1 商业性
  • 2.2.2 符号性
  • 2.2.3 娱乐性
  • 2.2.4 易变性
  • 2.2.5 世俗化
  • 2.3 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2.4 "90后"价值观的几点研究
  • 2.4.1 定义"90后"
  • 2.4.2 "90后"价值观的特性及成因分析
  • 2.4.3 "90后"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 第三章 当下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
  • 3.1 当下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3.1.1 教育层面:推进了"90后"价值观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扩展
  • 3.1.2 生活层面:赋予了"90后"多样的生活色彩
  • 3.1.3 意识层面:促进了"90后"道德修养、审美意识的提升
  • 3.2 当下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3.2.1 价值扭曲:"马诺效应"——非"钱"勿扰
  • 3.2.2 信仰坍塌:"网络恶搞"—到底谁恶搞了谁
  • 3.2.3 行为失范:中国社会的"N重门"——从"德性"约束到"性感"放纵
  • 3.2.4 精神困惑:"姐姐""妹妹"站起来
  • 3.2.5 生命异化:疯狂"粉丝团"
  • 3.2.6 理想迷失:"娱乐至死"
  • 第四章 当下流行文化影响"90后"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 4.1 当下流行文化影响"90后"价值观的原因分析
  • 4.2 当下流行文化影响"90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研究
  • 第五章 流行文化影响"90后"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教育内容层面:"正面应对而不放任自流"
  • 5.1.1 强化"90后"金钱观、功利观教育
  • 5.1.2 拓展"90后"偶像观教育
  • 5.1.3 深化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 5.2 教育对象层面:"健康融入而不颓废其中"
  • 5.2.1 "90后"价值观的健康构建
  • 5.2.2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的价值观体系
  • 5.3 教育方式层面:"积极利用而不消极抵抗"
  • 5.3.1 "灌输式"向"自主式"的演变
  • 5.3.2 "兴趣引导式"
  • 5.3.3 大力推广媒介教育
  • 5.3.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拓展:科普教育"流行化"
  • 5.4 政府调控层面:"明辨清醒而不迷途沉沦"
  • 5.5 社会文化层面:"热爱流行而不热衷流行"
  • 5.5.1 感性接受多元文化,理性追求流行文化
  • 5.5.2 高雅文化流行化,优化流行文化结构
  • 5.5.3 引导"90后"理性消费观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注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感谢信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外媒介对塑造我国青少年价值观认同的影响[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1)
    • [2].影视文化作品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17)
    • [3].重复信任博弈过程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与导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36)
    • [4].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研究[J]. 青年探索 2017(02)
    • [5].“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农村青少年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6(22)
    • [6].浅析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基于某市的调查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7].当前青少年价值观负偏向问题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 发展 2015(12)
    • [8].西方国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15(09)
    • [9].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 时代报告 2020(04)
    • [10].疫情之下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观察与思考[J]. 教育家 2020(20)
    • [1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的研究[J]. 教育界 2020(15)
    • [12].“轻文化”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21)
    • [13].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 时代报告 2019(04)
    • [14].试论红色历史文化对当下青少年价值观的指导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
    • [15].时代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内化机制构建路径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05)
    • [16].农村家风建设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 祖国 2017(16)
    • [17].农村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 商业故事 2015(10)
    • [18].国外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主要方法及借鉴作用[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3(16)
    • [19].新媒体信息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异常行为[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3(02)
    • [20].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22)
    • [21].交往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接受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10)
    • [22].俄罗斯青少年价值观发生负面变化的原因及启示[J]. 西伯利亚研究 2018(05)
    • [23].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塑造措施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0)
    • [24].青少年价值观教育[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
    • [25].网红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研究[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7(06)
    • [2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4)
    • [27].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1987-2015)[J]. 青年研究 2017(04)
    • [28].《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历史考察》出版[J]. 青年学报 2016(02)
    • [29].谈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J]. 采写编 2016(03)
    • [30].论家风家教与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