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旅游地选择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

都市旅游地选择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正在稳步上涨,到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达到15907元。在国家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国内旅游需求也正在逐步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新兴旅游地层出不穷。截止2011年,3A级以上景区达到1513家,旅游地类型呈多元化发展,游客选择范围明显增大。其中都市旅游地蓬勃发展,都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地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共计121个,先后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都市旅游地的欣荣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如上海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呈平稳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有利地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理论背景方面,旅游者行为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为止,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深化与提升。本文从旅游者个体的角度,通过从都市旅游地选择过程、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三方面内容着手建立了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概念模型,对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研究以期丰富旅游者行为理论,为旅游决策行为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对都市旅游地营销及开发规划提供借鉴意义。实地调研选择上海都市旅游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利用SPSS19.0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运用了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国内旅游者在选择都市旅游地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都市旅游地的知名度影响,直接选择都市旅游地的可能性较大;都市旅游地选择过程中,旅游者自我决策意识较强;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旅游者选择后态度与评价对旅游者二次选择行为具有影响。第二,都市旅游地选择主要受到六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影响程度的高低排序依次是环境的舒适性、景观吸引力、都市活动的体验性、个人的限制性、交通的可进入性、信息的便捷性。第三,旅游者人口学统计特征与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相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了性别、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职业背景等变量与影响因素呈显著相关性。最后,从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优化模型中得到相应启示,主要有三点内容:都市旅游地在开发过程要注重营造舒适的环境;提升都市景观的吸引力及挖掘独特的都市文化;从旅游营销的层面上升到都市营销的层面,针对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提供不同的营销策略。文章内容结构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案。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国内外旅游决策行为及旅游选择行为的研究进展。第三章“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理论与方法”是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梳理与启示,选取了24个都市旅游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概念模型。第四章“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为例,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和SPSS数据分析方法对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对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概念模型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第五章是“结论与讨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民消费水平稳步上涨,国内旅游需求逐步增大
  • 1.1.2 新兴旅游地层出不穷,游客选择范围明显扩大
  • 1.1.3 都市旅游地蓬勃发展,上海国内旅游接待快速上升
  • 1.1.4 旅游者行为研究受到关注,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旅游决策行为研究动态
  • 2.1.1 旅游决策定义界定
  • 2.1.2 旅游决策的专题研究
  • 2.2 旅游地选择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小结
  • 第三章 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研究理论与方法
  • 3.1 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相关概念
  • 3.1.2 理论基础
  • 3.2 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的选取
  • 3.2.1 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
  • 3.2.2 影响因素变量分析
  • 3.3 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规律的模型构建
  • 第四章 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4.1 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
  •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数据分析方法
  • 4.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1 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 4.2.2 旅游者客源地分布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3.1 可靠性分析
  • 4.3.2 描述性分析
  • 4.3.3 因子分析
  • 4.3.4 均值比较分析
  • 4.3.5 单因素方差分析
  • 4.4 上海都市旅游地选择行为模型优化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都市旅游发展薄弱环节研究[J]. 科学发展 2019(01)
    • [2].论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J]. 现代交际 2018(20)
    • [3].成都市成华区都市旅游内容重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4)
    • [4].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概念内涵与上海实践[J]. 上海经济 2017(05)
    • [5].园林景观开发与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分析[J]. 农家参谋 2017(19)
    • [6].大都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10)
    • [7].文旅融合助推都市旅游高品质发展[J]. 中国旅游评论 2019(01)
    • [8].合肥都市旅游核心竞争力初探[J]. 今日财富 2019(21)
    • [9].浅析西安市发展都市旅游的条件、问题与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2)
    • [10].产业融合视角下成都市旅游业态创新路径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14)
    • [11].我国都市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20)
    • [1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11都市旅游主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J].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1(03)
    • [13].武汉都市旅游新景观亮相华东市场——武汉旅游华东促销取得圆满成功[J]. 报林 2011(12)
    • [14].现代都市旅游——城市特色街区[J]. 改革与开放 2016(22)
    • [15].“首要建设”:1924—1948年北京的都市旅游与公共交通[J]. 北方论丛 2017(02)
    • [16].西安都市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策略探析[J]. 未来与发展 2014(08)
    • [17].都市旅游的优势及开发研究[J]. 中国商贸 2011(18)
    • [18].世博遗产与上海都市旅游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6)
    • [19].基于系统论的都市旅游资源综合体构建研究——以上海长宁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10)
    • [20].论都市旅游文化的开发原则和模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
    • [21].新西城,离都市旅游有多远?[J]. 投资北京 2010(12)
    • [22].“后世博”与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刍议[J]. 经济论坛 2010(12)
    • [23].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意升级[J]. 上海经济 2009(10)
    • [24].重庆都市旅游空间发展战略[J]. 商场现代化 2008(02)
    • [25].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及发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6].都市旅游助推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发展 2019(03)
    • [27].开放式景区对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04)
    • [28].重庆都市旅游经济区合作组织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J]. 环球人文地理 2015(09)
    • [29].上海都市旅游屏蔽下的崇明乡村旅游发展探索[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 [30].都市旅游地与自然旅游地调查方法比较——以北京和九寨沟为例[J]. 绿色科技 2014(09)

    标签:;  ;  ;  ;  ;  

    都市旅游地选择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