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

“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

论文摘要

“革命加恋爱”模式主要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主要作品是,蒋光慈的《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胡也频的《到莫斯科去》,华汉的《两个女性》,丁玲的《一九三零年春上海》(一)(二)《韦护》等等。作品多借助恋爱的修辞手段,来叙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过程。在当时是颇具影响力的创作潮流,尽管在以后的文学批评中一直备受冷落,但它始终作为一种潜在的创作原型,影响了以后的革命文学创作。如建国后的小说《青春之歌》、《我们夫妇之间》、《红豆》等等。“革命加恋爱”模式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对于爱情的叙述一直与每个时代的文化理想保持一种同构的关系。从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开创了对于爱情的叙述之后,对于爱情的定义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文学模式上看可以分为“仕途加恋爱”、“改良加恋爱”、“启蒙加恋爱”、“革命加恋爱”等等。因此,可以说恋爱在文学的叙述中始终是一个常量,而时代价值理想则是一个变量,制约了对于爱情价值的定义,而恋爱则成为了时代价值理想的文学修辞手段。二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产生的时代,正是中国从启蒙的现代性向政治的现代性的转变阶段。在革命加恋爱小说中凸显了现代性的三个重要特征,普遍性、批判性、反思性。而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现代性的批判性表现为历史的“断裂”意识。因此,用现代性的视角来解读“革命加恋爱”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20年代末期,中国现代性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民族主义国家。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观点来看,民族主义国家建立的基础来自于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在“革命加恋爱”小说中,建构了一个革命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无产阶级成为时代历史的主体,革命的集体主义价值体系是维系共同体存在的保证。同时在“革命加恋爱”小说中又表现为一种与日常世俗生活的“断裂”意识。同时,在某些文本中,也有一种对于革命现代性的反思。以上的这些都是在政治有意识层面表现出来的,而在政治无意识层面则表现为一种性别上的自觉,首先在革命价值的统摄下,女性解放、女性的独立意识渐渐的失去了自身的话语权,在文本中用女性的身体意识的转变来反映历史的“断裂”意识。然而,在一些女性作家的“革命加恋爱”小说中也潜在着对于革命现代性的反思。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历史回顾
  • 1.2 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 1.3 论文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章 “革命加恋爱”模式产生的原因
  • 2.1 “革命加恋爱”模式产生的历史原因
  • 2.1.1 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爱情的叙述
  • 2.1.2 “革命”价值体系下的“爱情”言说
  • 2.2 “革命加恋爱”与中国现代性转型
  • 2.2.1 知识分子对于现代性的焦虑
  • 2.2.2 “革命”价值权威的确立
  • 第三章 “革命加恋爱”小说中的政治想象
  • 3.1 对于“民族主义国家”的建构
  • 3.2 知识分子对于世俗生活的“断裂”意识
  • 3.3 革命的伦理与人的伦理的悖论
  • 第四章 “革命加恋爱”小说中的女性想象
  • 4.1 革命爱情叙述下的女性“失语”
  • 4.2 女性的身体意识的“断裂”
  • 4.3 潜在的反抗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丁玲“革命加恋爱”小说的独特性[J]. 作家 2009(12)
    • [2].“革命加恋爱”小说的意识形态建构——以大革命时期的男性文本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2)
    • [3].言说与倾听——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加恋爱”模式的性别审视[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 [4].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世界——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J]. 新闻爱好者 2009(08)
    • [5].论“革命加恋爱”概念的历史建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05)
    • [6].“革命加恋爱”还能走多远?——谈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的几部现代戏[J]. 福建艺术 2010(04)
    • [7].用“五四”精神写革命——谈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J]. 大众文艺 2010(15)
    • [8].“革命加恋爱”的创作模式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9].女性视角下的“革命加恋爱”写作方式[J]. 职大学报 2017(05)
    • [10].走出自我 回归社会——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对女性解放的再思考[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8)
    • [11].如何看待文学史上的“异种同体”现象——以“革命加恋爱”模式创作现象的理论性浅析为例[J]. 学理论 2010(21)
    • [12].论叶紫的《星》:“革命加恋爱”模式的超越性书写[J]. 吕梁学院学报 2019(04)
    • [13].论无名氏小说的情爱叙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3)
    • [14].“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叙事分析[J]. 戏剧之家 2015(24)
    • [15].“革命”与“恋爱”的歧途[J]. 文艺争鸣 2012(05)
    • [16].试论蒋光慈“革命加恋爱”小说与俄苏文学的关系——以《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为例[J]. 名作欣赏 2015(19)
    • [17].言说和倾听——“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性别审视[J]. 云南电大学报 2008(03)
    • [18].浅谈“革命加恋爱”概念的历史演变[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3)
    • [19].论时代思潮中的“恋爱与革命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3)
    • [20].从“张资平现象”论左翼文学的初期发展[J]. 云梦学刊 2011(05)
    • [21].论蒋光慈革命文学理论中的“凝聚化”倾向[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2].蒋光慈小说的流浪汉叙事[J]. 才智 2011(04)
    • [23].浅谈“革命”价值体系下的“爱情”文学[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3(06)
    • [24].启蒙、革命和抒情的循环圈——以蒋光慈“革命加恋爱”小说为例[J]. 文学评论 2016(02)
    • [25].走出性别困境,共建“绿色文化”——“革命加恋爱”模式性别审视的意蕴[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10)
    • [26].革命与浪漫——对诗人蒋光慈的再认识[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5)
    • [27].从多元到单一:革命文学的叙事模式变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 [28].以《韦护》为例:论丁玲女性立场的艰难存续[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6)
    • [29].《韦护》内外的“瞿王之恋”[J]. 名作欣赏 2020(26)
    • [30].丁玲转型的首次尝试——浅析《韦护》区别于“革命加恋爱”小说的文学独特性[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  ;  

    “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