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

《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意义: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多呈缓慢进行性,往往本虚标实,或者虚实兼夹,其后期可并发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不张,甚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入“咳嗽”、“喘证”、“痰饮”等病证范畴。现代临床仍然运用仲景方辨证治疗慢支,并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分期辨治为线索,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阐述《伤寒杂病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中的证治规律;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咳嗽”、“喘证”、“痰饮”的内容,收集后世医家运用仲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的资料,分析其中蕴含的仲景学术思想,为临床运用仲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内容:根据临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两个阶段(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辨证论治。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以分期辨治为线索,系统阐述《伤寒杂病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中的论治规律。以《伤寒杂病论》为根本,结合后世临床研究,对仲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进行归纳总结。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多为实证、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上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其发作往往多为外邪引动痰饮而致咳喘加剧。而脾肺肾气虚又是招致外邪入侵的内在因素。纵观《伤寒杂病论》关于咳喘的证治,大抵有表证兼喘、热实之喘、水饮之喘、邪在少阳、肝郁气滞,气机逆乱、阳脱之喘数端。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疗上应该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其主要表现为脾肺两虚,久致肾虚,正愈虚而邪愈恋,邪愈恋则正更伤。《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著之医书,其中的治疗咳喘诸方充分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咳喘的规律,实证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虚证以扶正为先,兼以祛邪;虚实夹杂则祛邪与扶正兼施,效法于临床,其理法可准绳,方药可循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并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1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3 前言
  • 4 慢性支气管炎证治
  • 4.1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证治
  • 4.1.1 表证兼喘
  • 4.1.1.1 风寒束表,表闭而喘
  • 4.1.1.2 营卫不和,肺寒而喘
  • 4.1.1.3 外感风寒,内有郁热
  • 4.1.2 热实之喘
  • 4.1.2.1 肺热壅塞
  • 4.1.2.2 肠热挟表
  • 4.1.2.3 热实结胸
  • 4.1.2.4 痰热互结
  • 4.1.2.5 阳明热炽,腑气不通
  • 4.1.3 水饮之喘
  • 4.1.3.1 外寒内饮
  • 4.1.3.2 外寒内饮挟热
  • 4.1.3.3 寒饮挟热,上迫于肺
  • 4.1.3.4 外感风热,水饮内作
  • 4.1.3.5 寒饮郁肺
  • 4.1.3.6 寒饮内停,聚结化热
  • 4.1.3.7 水饮上凌心肺
  • 4.1.3.8 饮热壅肺
  • 4.1.3.9 痰壅气闭
  • 4.1.4 邪在少阳
  • 4.1.4.1 邪入少阳致咳
  • 4.1.4.2 邪传少阳兼水饮内结
  • 4.1.5 肝郁气滞,气机逆乱
  • 4.1.6 阳脱之喘
  • 4.2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证治
  • 4.2.1 脾虚水饮内停
  • 4.2.2 肾虚
  • 4.2.2.1 肾阳虚
  • 4.2.2.1.1 阳虚水泛
  • 4.2.2.1.2 肾虚不能化水
  • 4.2.2.2 肾阴虚
  • 4.2.3 肺胃阴虚
  • 5 结语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