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

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

一、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秦浩翔[1](2021)在《清代广西方志编纂与边疆社会文化、国家认同》文中研究指明

高永波[2](2017)在《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普遍形势下,由于对机会成本过高和个体发展边际收益偏低的现实判断,导致大城市远郊型小城镇极易陷入人口外流、凝聚力降低、发展机会愈加减少和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恶性循环,呈现“灯下黑”现象。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战略目标,武汉远郊型小城镇应该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分析定居成本与收益在大城市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定居成本在何种范围内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在小城镇定居和发展,本文建立了农业转移人口迁徙的成本收益模型。研究发现定居成本在武汉远郊区农业转移人口迁徙过程中发挥着门槛作用,定居综合净收益对农业转移人口未来定居地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武汉远郊型小城镇受到高成本和低收益的限制,普遍缺乏人口集聚力。本文还对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集聚成本和集聚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小城镇人口集聚潜力指数,探索有利于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通过实地调研,以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为例,深入分析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缺陷和提升的可能性。最后,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两个角度提出武汉远郊型小城镇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策略,为武汉远郊区探索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根据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以及定居难度和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构建跨行政边界的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体系。

周五更[3](2017)在《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是我国传统木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木材流通与贸易频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是发展木材贸易的主要基础。省会城市武汉,水路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清末发展成为全国着名的木材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木商云集于此,有着发达的木商组织,同时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周转贸易,支持长途运输木材,故木材销量大,辐射面广。湖北木材贸易集湘、黔、川之木材,输往江南、京师要地,为当时园林建设、运河堤坝的巩固、城市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摸清木材贸易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认为湖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适宜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湖北人民在继承前代林业经营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林业教育学习,普及林业科学技术,传播林业知识,这些举措对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湖北是清代朝廷皇木采办的重点区域之一,皇木采办促进了当地木材贸易的发展,繁荣了当地木材市场。湖北以武汉为中心,汇集鄂西北从汉江运输而来的木材,鄂西南的木材经清江在宜昌汇入长江,再周转到武汉。乾隆年间,汉口木材贸易大发展,其交易额、交易量都位列汉口全行业第三,直接关系着汉口城市的兴衰。至道光、同治、光绪三代以及民国初年,木材贸易更是达到鼎盛时期。木材贸易的繁荣离不开木商的组织经营,日益活跃的商业活动,大量而频繁的人员往来,促进了木商组织的建设。湖北境内,商帮云集,汉口会馆如林,显示了商帮、行业的实力和地位。木材生产兴则木材贸易兴,与之相应的木商及其组织活动也兴旺。木材经营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规划。从生态文明的视野出发,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其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之效益。

薄立明[4](2015)在《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是当代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性话题。当代城乡规划的总体发展趋势要求城市问题研究必须深入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化组织规律,这也是当代城乡转型发展赋予城乡规划学科进行生态化问题研究的基本历史使命。本论文研究主要依托当前武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诉求,从城市各系统发展的生态化组织机制视角出发,从广义的城市生态要素构成以及武汉城市生态发展的本底资源优势出发,深入解析武汉城市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发展潜力,运用系统评价模型理论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现实格局,设计出具体的绩效评估发展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现状进行系统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实问题的凝练,制定出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框架和实施路径模式。最后,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实施保障策略角度即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类型设计、政策保障、协调保障、经济保障等角度为武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研究思考,并丰富生态化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具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搭建层面:针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危机重重的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武汉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诉求,本研究集中在以更为广义的生态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层面,开展武汉城市生态化问题研究。按照城市人居环境构建的生态化组织逻辑首先对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解析,界定本论文研究的核心空间范围,以及拟定开展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及发展趋势视角,系统梳理发展的典型经验。从广义多学科交叉视角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当中的典型相关理论进行组织协调架构,并结合本人的研究认识进行适当的创新解读分析,从而系统架构本论文的理论研究逻辑。(2)技术方法层面:多维的城市生态化问题研究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视角来看,城市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联系的方法组群,包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自然生态学、人文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组织建构。因此,构建广义的城市生态化系统问题研究必须谋求进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本研究则从“质性化”、“定量化”、“系统化”、“区域化”、“对策化”等多位方法论角度进行分析架构。在系统化层面主要架构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为系统结构的分析提供基础,并有助于系统阐述城市生态问题的发生、演变机制等;在质性化层面,主要分析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内部逻辑机制问题,不同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定量化层面,主要是架构系统的评价分析模型,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在区域化层面,主要是从武汉区域整体层面进行宏观分析,而不是单单就武汉城市内部系统分析,架构的是一种“城市——区域”的分析研究方法;在对策化层面,主要考虑从不同规划层面的应对以及规划实施保障策略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规划层面主要反映在区域——总规——控规的应对策略。(3)案例佐证分析层面:首先,针对城市生态化的发展系统进行建构和解构性分析,深入分析城市生态化的子系统、理论模式及系统组织结构模式;其次,针对城市生态化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系统的解构性分析,探究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等级层次、特性及组合性的演化规律;第三,针对影响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状条件,诸如生态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它多维生态性要素进行关键性的问题诊断研究;第四,创新性地架构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实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格局基础进行系统的潜力评估研究;第五,结合现状问题解析以及指标评价模型的演化实证分析,系统化的提出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框架以及关键性的生态化空间路径模式;第六,总结凝炼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规划技术导则以及创新性提出武汉城市生态化的系统规划框架体系并进行实证。

何炼[5](2013)在《武汉远城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发展也出现了人口数量膨胀,用地规模扩大,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于是,城市周边的郊区、郊县以及城乡结合部等本属于农村的区域,开始以远城区或新城区的形式纳入到城区建设中来。长期以来的城郊分割,导致城郊发展联系不足、差距加大,以城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深蒂固,远城区作为郊区发展的产物,城、郊混合共生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这就导致其在发展中,往往被城市或郊区的属性困扰,不仅在实践中远城区的经济发展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理论研究中远城区作为独立的研究实体,也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结合当前武汉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对武汉市远城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系统认识;全面掌握武汉远城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规律;发现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远城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武汉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本文首先对远城区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做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对武汉市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发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武汉市不论是在经济总额还是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之后,本文从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这三个角度对远城区总体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远城区经济发展均存在“高增长、不均衡”的特点,并且和中心城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然后,本文通过对六个远城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纵向上以及横向上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远城区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不平衡性,普遍存在“一产衰、二产过,三产弱”的问题,而已六大城市群组为基础的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形成。最后本文将武汉远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1、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产业经济结构矛盾突出;2、土地浪费严重,城镇布局松散;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资源稀缺;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化以及产业布局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促进武汉远城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张赛[6](2013)在《武汉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可持续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呈现出明显的蓬勃态势。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要明确一个理念,即城市空间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试图寻求合理的城市规模,将重点放在调节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的适应性上,促使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并积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20世纪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从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使用大量的数据以及运用ArcGIS软件,将研究重点放在城市空间增长的系统分析上,同时探索促进城市空间增长的若干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空间可持续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判断武汉城市空间增长是否是可持续的。通过对武汉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城市空间增长情况是十分复杂的。通过对武汉市空间增长的系统分析,认为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呈现“放射+圈层”状;空间扩张类型是外延式与内涵式并存;空间组织特征表现为城市的交通发展能够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使空间职能发生变化,对城市空间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城市的空间扩张与许多因素有关,武汉城市空间增长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一种空间表现。总体来看,武汉城市空间增长主要是在人口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升级、道路交通发展和城市规划引导这四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向外围扩张的。第三,可持续系数和协调系数是对城市空间增长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2000<sub>2010年的可持续系数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仍呈上升趋势,说明武汉城市空间在这期间的发展状况是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的协调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接着又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武汉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也经历了由不协调到逐渐协调,再到不协调的过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城市空间增长,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引导城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武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保持城市适度紧凑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城市土地混合使用,鼓励城镇居民积极参与。

连雯[7](201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有人类以来,居民就与其生态环境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居民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环境在居民的参与下进行演化。本文尝试用这种观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及其生活进行考察:及考察当时南方的生态环境对于居民及其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考察居民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以期能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居民生活做出新的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组成。自然的生态环境即自然形成并且依照其内在规律演化的环境,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是人对自然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环境。当时自然的生态环境总体呈现为:气候以湿热为主,地貌多样,水体丰富,河流众多,森林覆盖率高,动物种类繁多,数量众多。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运河、人工培植的树木园林与牧养的牲畜。当时自然的生态环境比重远远大于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这种状况对其居民展现出机遇与挑战的双重面貌,一方面以其广阔的空间、温暖的气候、丰富的水体和动植物,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另一方面,其众多的山地丘陵、茂密的森林和潮湿的气候,又给当时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的,人在适应与改造其环境中获得了发展,而自然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与内外部平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状况颇为复杂:人口数量与分布处于剧烈变化与分布不平衡的状态,居民来源包括土着居民与南迁移民;他们分属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这一时期形成了世族大地主与依附民两个新的阶层。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复杂的历史社会原因而外,也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居民生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社团特色与发展变化特色。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社会历史原因而外,还与当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饮食、服饰、居住状况、出行等四个方面。首先是在饮食。关于食材,南方各区域的居民都能就地取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食物,同时人工栽培及饲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动物作为饮食资源;各地的居民也通过流通来调节互通有无;在饮食消费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居民,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饮食的消费观念上,他们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尽管有着传统、阶级、文化等各种原因,但都与各自具体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关。其次是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服饰,依其所用的衣料与使用人数的规模及范围,依次分为麻类、蚕丝类、棉类、葛蕉竹树皮类饰和鸟类羽毛服饰等五类。这与居民各自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首先是取材于当地服饰材料资源,其次与当地的气候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所产的饰品主要由珍珠、翠羽、犀角、玳瑁等为原材料制成,以其数量稀少,所产具有地域限制珍贵。总之,南方的服饰使用,尽管因民族、阶级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有关。再次是居所。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居住建筑以干栏为主,在山区、水域高低各有差异;在吴越、交广、荆楚巴蜀各区,形制稍有差异。汉族民居在形制、建材使用中,体现出阶级差别:皇室专用山区的贵重木材为木结构宫殿;世家大族所居则多为土木结构的瓦屋,形制较为多样;平民则多居于用以竹类、茅草建造的草屋;修道、隐逸之人也有居石室洞窟者。居所范围再扩大便是聚落,庄园与城市是聚落的不同形式:庄园为世族及其依附民提供生产生活场所;城市本为防御和交易而建,后来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南方的民居、聚落和城市都带有明显的地方自然环境特色。最后是出行。南方的交通环境具有地方特色,北方多陆路,南方多水路。不同地域的交通工具不同,山地多乘坐牲畜,水路则主要是船与竹筏。岭南地区所造之船与北方、江南大有不同。交通设施方面,则逆旅兴盛。此时南方居民出行途中比北方危险更多,水路易遭船覆水溺,山路多有毒动植物。因而产生了相应的医药知识与文化策略,特别是《抱朴子·登涉篇》,详细记载南方出行所遇环境危险,及解决方法,不仅是修道人士必备,而且也为一般民众所依赖。这一切,固然带有社会、文化色彩,但也无不与生态环境相关。从以上衣食住行等方面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居民的生活,既有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险境丛生的一面,这是南方自然环境对当地居民的双重赠与。而居民们除了从中直接获益,同时也在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适应、改造自然,以得到更好的生活。这个适应—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这为唐宋以后南方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果[8](2011)在《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新时期国家的一项根本性国策;促进中部崛起,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政府当前的重大举措。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申报获批,武汉将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既要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好环境,又要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选择相适应的支柱产业,是关系到武汉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政策,整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与需求对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认真探索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路径,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和产业优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把武汉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中部跨越引领功能,发挥全国示范带动作用。论文以武汉为研究对象,服务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1部分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表现为: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示范效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引领效应,武汉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和指南。第2部分武汉产业发展现状,揭示武汉产业体系现状,分析了建设“两型社会”对武汉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第3部分武汉产业技术体系现状,考察了武汉基础产业技术体系,传统产业技术体系,主导产业技术体系,新兴产业技术体系。第4部分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及路径。给出了武汉基础产业技术突破路径、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路径、主导产业技术优化路径、新兴产业技术培育路径。第6部分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产业技术预测、关键产业技术选择、重点产业技术链梳理、关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搭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选择等。第7部分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及措施,提出了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及政策、多元化投入机制及政策、市场化成果推广及政策、社会化科技服务与中介政策、法制化科技成果保护及措施。

余光英,祁春节[9](2008)在《武汉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解决武汉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面向市场,实行由政府来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体制机制。在发展武汉都市农业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支持和规范化管理,同时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并在这个基础上推进都市农业的市场化。

刘志伟[10](2008)在《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农业最早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周边及其间隙地带,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获得极大的成功,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都市农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上海、北京等城市为代表开始了对现代都市农业的实践探索,都市农业也日益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武汉,湖北省会城市,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区位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具有良好的条件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武汉市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把城郊农业转变为现代都市农业,本世纪初正式规划并付诸实施。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已取得怎样的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正是本文进行评价与对策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界定现代都市农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概述;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对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推动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全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离发达的现代都市农业理想值还有较大的差距。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诸如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投入相对不足、经营效益和科技含量较低,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以及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上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据此提出了若干对策: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与扶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提高农业科技贡献,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土地流转以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等,以期对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所裨益。

二、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成本效益理论模型
    2.1 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情况和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小城镇相关研究综述
    2.3 大都市郊区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和成本效益特征
    2.4 成本-收益理论综述及模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及其成本与效益
    3.1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3.2 建国后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力的变化历程
    3.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定居成本与人口集聚
    3.4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成本和效益的相关因素
    3.5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测度
    3.6 本章小结
4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优化策略
    4.1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模式的选择
    4.2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优化策略
    4.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适宜人口规模等级体系探究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成本效益的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案例研究
    5.1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能力现状和问题
    5.2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的规模效益分析
    5.3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能力的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表2.2015年国内25个大都市的定居成本和收益情况
    附表3.2015年国内23个大都市的城镇和农村收入支出情况
    附表4.2010-2014年部分远郊型小城镇镇区人口变化一览表
    附表5.武汉都市圈中小城镇人口、房价和收入情况一览表
    附表6.武汉远郊型小城镇镇区人口、农民收入和房价一览表(2015年)
    附表7.鄂州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支情况(单位:元)
    附表8.新洲、江夏和鄂州小城镇一产产值与镇区人口一览表(2014年)
    附表9.国内200个中小城镇城镇人口和农民房价收入比一览表(2015年)
    附表10.新洲区小城镇人口、房价和农民收入数据一览表
    附表11.武汉远郊型小城镇调研情况
    附表12.2017年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流动情况调查问卷

(3)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清代湖北林业发展概貌
    2.1 政府、民间同进步,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
        2.1.1 政府主导加强对外交流的官办林业
        2.1.2 乡绅名流护林意识增强的民办林业
    2.2 林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培育优质木材
        2.2.1 嫁接技术的重大突破
        2.2.2 林木虫害的防治技术
        2.2.3 利用植物间相生因素的营林技术
    2.3 新式林业教育的兴起促进了林业发展
    2.4 小结
3 清代湖北木材采伐、运输研究
    3.1 清代湖北木材采伐
        3.1.1 居主导地位的官办采木
        3.1.2 受财力、人力限制的民间采木
    3.2 清代湖北木材运输
        3.2.1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木材输入
        3.2.2 主要流向江南地区和北方的木材输出
    3.3 清代湖北木材市场及水运路线分析
        3.3.1 木材市场的分类与分布
        3.3.2 清代湖北木材水运路线
    3.4 小结
4 清代湖北木商及其组织研究
    4.1 清代湖北木商
        4.1.1 木商的类型和职能
        4.1.2 木材行情是木商经营好坏的重要因素
        4.1.3 清代湖北木商的特点
    4.2 清代湖北木商组织
        4.2.1 地域划分的木材商帮
        4.2.2 由同乡的人构成的商人会馆
        4.2.3 由同业的人构成的木商公所
        4.2.4 木商组织功能
    4.3 清代湖北木商及其组织活动下的木材销售
    4.4 小结
5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的影响与启示
    5.1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2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2.1 导致湖北境内的森林覆盖率下降
        5.2.2 引起水旱灾害
        5.2.3 致使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5.3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的启示
        5.3.1 对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的思考
        5.3.2 对现代木材贸易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不可逆转的城镇化
        1.1.2 日益严重的城市病
        1.1.3 危机重重的环境问题
        1.1.4 日益强化的生态意识
        1.1.5 迈向国际的城市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完善城市生态化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需要
        1.2.2 城市生态功能结构及城市功能完善的需要
        1.2.3 城市生态规划及方法策略不断完善的需要
    1.3 相关研究界定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的空间范围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多维的文献收集以及系统化的实地调研
        1.4.2 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建构与比较分析
        1.4.3 城市生态化系统的动静结合分析
        1.4.4 城市生态化的理论组合分析及实证解析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核心技术阐释
        1.5.3 逻辑技术内容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典型实践经验借鉴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
    2.4 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经验借鉴
        2.4.1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
        2.4.2 典型示范城市的建设经验
    2.5 总体研究启示
        2.5.1 总的建设特征
        2.5.2 总体经验与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生态化系统结构的解构分析
    3.1 生态城市的理论解构
        3.1.1 生态伦理理论
        3.1.2 田园城市理论
        3.1.3 山水城市理论
        3.1.4 安全城市理论
        3.1.5 风水堪舆理论
        3.1.6 规划管理理论
        3.1.7 人居环境理论
    3.2 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3.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
        3.2.2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
        3.2.3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性
    3.3 城市生态化的运行结构
        3.3.1 链条运行结构
        3.3.2 网状运行结构
    3.4 城市问题的生态化机理解构
        3.4.1 “生态元”
        3.4.2 “生态流”
        3.4.3 “生态网”
        3.4.4 “生态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机理
    4.1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内涵
        4.1.1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
        4.1.2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层次
    4.2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特征
        4.2.1 “生存性”特征
        4.2.2 “领域性”特征
        4.2.3 “密度性”特征
        4.2.4 “适应性”特征
    4.3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机制
        4.3.1 自然环境——基础动力因子
        4.3.2 历史发展——阶段演化机制
        4.3.3 外部环境——干扰影响机制
        4.3.4 经济活动——核心动力影响
        4.3.5 交通勾连——空间可达机制
        4.3.6 重大项目——牵引催化带动
    4.4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基本模式
        4.4.1 集中型同心圆式扩展模式
        4.4.2 沿对外交通轴线带状扩展模式
        4.4.3 跳跃式成组团扩展模式
        4.4.4 低密度连续蔓延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诊断
    5.1 武汉城市生态化资源整体发展格局
        5.1.1 区位生态格局
        5.1.2 生态地理格局
        5.1.3 气候生态资源
        5.1.4 水文生态资源
        5.1.5 整体生态构成
    5.2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5.2.1 水环境的现状
        5.2.2 土地生态现状
        5.2.3 道路交通现状
        5.2.4 园林绿化现状
    5.3 武汉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现行相关规划法规和标准
        5.3.1 相关条例和办法
        5.3.2 相关建设基础
        5.3.3 重大发展举措
    5.4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辨识
        5.4.1 生态格局问题诊断
        5.4.2 关键矛盾问题解析
    5.5 本章小结
6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评价
    6.1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6.1.1 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指标选取的原则
        6.1.2 城市生态潜力指标选取
        6.1.3 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分析方法的确定
        6.1.4 权重的确定
    6.2 判断矩阵分析
        6.2.1 分类权重
        6.2.2 土地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6.2.3 水资源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6.2.4 交通环境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6.2.5 综合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6.3 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专项评价
        6.3.1 生态化潜力的综合分析
        6.3.2 土地生态化潜力专项分析
        6.3.3 水资源生态化潜力分析
        6.3.4 交通环境生态化潜力专项分析
    6.4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专项评价
        6.4.1 专项生态资源的功能评价
        6.4.2 生态综合功能分区
    6.5 本章小结
7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战略目标及关键路径
    7.1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背景
        7.1.1 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
        7.1.2 当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7.1.3 武汉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
        7.1.4 武汉城市空间的发展诉求
    7.2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模式思考
        7.2.1 环城生态带模式
        7.2.2 楔形生态带模式
        7.2.3 生态中心核模式
        7.2.4 轴向生态带模式
        7.2.5 转型创新的模式
    7.3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目标导向
        7.3.1 总体目标
        7.3.2 具体目标
        7.3.3 考核指标
    7.4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7.4.1 生态安全城市构建
        7.4.2 生态底线控制划定
        7.4.3 生态网络体系架构
        7.4.4 生态低碳促动发展
        7.4.5 生态宜居社区营建
        7.4.6 生态文化空间打造
        7.4.7 生态交通格局优化
        7.4.8 生态空间结构整合
    7.5 本章小结
8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保障体系构建
    8.1 传统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困境
        8.1.1 注重“规模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8.1.2 多元规划价值观的影响和干扰机制
        8.1.3 现有生态规划技术框架的不完善
    8.2 城市规划的生态化范式转型
        8.2.1 生态规划价值观的塑造
        8.2.2 生态规划价值观的取向
    8.3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技术框架
        8.3.1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8.3.2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基本策略
        8.3.3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目标体系
        8.3.4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空间尺度
        8.3.5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基本原则
        8.3.6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技术内容
    8.4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类型设计
        8.4.1 区域规划层面
        8.4.2 总体规划层面
        8.4.3 控制规划层面
    8.5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导向
        8.5.1 构建总体生态框架
        8.5.2 划定生态控制范围
        8.5.3 生态化的空间管制
        8.5.4 生态控制立法保障
        8.5.5 花山生态新城案例
    8.6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制定
        8.6.1 政策保障
        8.6.2 协调保障
        8.6.3 经济保障
        8.6.4 战略保障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武汉远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基本思路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1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2.1.1 工业发展布局理论
        2.1.2 远(新)城区相关理论
    2.2 国内研究进展
3 武汉市发展现状概述
    3.1 基本地理特征与历史沿革
        3.1.1 基本地理特征
        3.1.2 历史沿革
    3.2 经济发展概况
    3.3 行政区划沿革
4 武汉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4.1 经济总量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分析
    4.3 收入水平分析
5 武汉各远城区产业发展研究
    5.1 远城区产业经济的总体特征
    5.2 武汉远城区第一产业发展分析
    5.3 武汉远城区第二产业发展分析
    5.4 武汉远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5.5 武汉远城区产业布局分析
6 武汉远城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6.1 武汉远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产业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6.1.2 土地浪费严重,城镇布局松散
        6.1.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资源稀缺
    6.2 武汉远城区发展对策
        6.2.1 产业发展方面
        6.2.2 城镇化方面
        6.2.3 产业布局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6)武汉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可持续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城市空间增长相关研究评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武汉城市空间增长的系统分析
    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1.1 空间范围
        2.1.2 时间范围
    2.2 空间增长形态
    2.3 空间扩张类型
        2.3.1 外延式扩张
        2.3.2 内涵式扩张
    2.4 空间组织特征
    2.5 小结:武汉城市空间演化规律
3 武汉城市空间增长的机制研究
    3.1 人口规模扩张与城市空间增长
    3.2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增长
    3.3 道路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增长
    3.4 城市规划引导与城市空间增长
    3.5 小结:内力与外力的协同作用
4 武汉城市空间增长的可持续性评价
    4.1 城市空间可持续性的内涵解读
    4.2 城市空间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指标选择及其解释
        4.2.3 指标体系建设
    4.3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空间增长可持续性评价
        4.3.1 数据处理
        4.3.2 权重确定
        4.3.3 评价方法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武汉城市空间可持续增长潜力、问题及建议
5 结论与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历史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统一
    第二节 本课题的选题旨意、缘由及研究目标
        一、本课题的选题意旨
        二、本课题的选题缘由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相关研究概述
        二、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第三节 本课题的内容、创新、特色与意义
        一、本课题的内容
        二、本课题的创新与特色
        三、本课题的意义
    第四节 本课题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与材料
        一、本课题所采用的理论方法
        二、本课题的材料及其使用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关于生态环境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生态环境的概念
        二、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三、生态环境及其要素的变化
        四、生态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气候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气候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气候对居民及其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貌水体的变化及其人为因素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地貌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水体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工改造过的地貌和水体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植被的变化与居民生活
        一、汉末以前南方植被状况概述
        二、居民生产生活对自然植被的利用与损害
        三、人工植被的营造和发展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动物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野生动物
        二、居民与野生动物的矛盾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家养动物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人数及分布与生态环境
        一、魏晋南北朝南方的人口数量
        二、魏晋南北朝南方人口密度及分布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人口数量、居民分布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移民与生态环境
        一、移民的原因与经过
        二、移民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移民与生态环境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的民族结构与生态环境
        一、关于民族问题的几点认识
        二、魏晋南北朝南方的民族分布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民族状况与生态环境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居民的阶级变化
        一、世家大族地主
        二、依附民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阶级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饮食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饮食资源
        一、野生资源
        二、人工培植类资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饮食流通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饮食消费
        一、魏晋南北朝基于南方自然资源的食物种类
        二、魏晋南北朝基于南方生态环境的消费观念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饮食与生态环境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服饰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麻类服饰
        一、大麻纤维类
        二、苎麻纤维类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蚕丝类服饰
        一、巴蜀地区
        二、吴越、荆楚地区
        三、交、广地区
        四、云南地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棉类服饰
        一、交、广地区
        二、云南地区
        三、闽越地区
        四、海南岛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其他植物纤维服饰
        一、葛布类
        二、蕉布类
        三、竹布、树皮、藤布类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生态环境下的鸟类羽毛服饰
        一、雉头裘
        二、鹤氅
        三、白鹭縗
        四、孔雀裘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配饰
        一、羽毛佩饰
        二、珍珠佩饰
        三、玳瑁佩饰
        四、犀角发簪
    小结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居民的居所状况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居民的居所建筑
        一、吴越地区
        二、交广地区
        三、巴蜀荆楚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汉族居民的居所建筑
        一、统治者居所:宫殿
        二、世族居所:瓦屋
        三、平民阶层居所:草屋
        四、特殊人群住所:石室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聚落
        一、庄园
        二、城市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的居所与生态环境
        一、居住地与生态环境
        二、民居的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
        三、民居的建筑模式与生态环境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出行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施
        一、陆路交通工具
        二、水路交通工具
        三、交通设施
    第二节 南方居民行旅在外的灾厄疾病及其应对办法
        一、行旅威胁
        二、应对办法
    第三节 《抱朴子·登涉篇》所见应对南方出行危险的策略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项目

(8)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2.1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示范效应
    2.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引领效应
    2.3 成为武汉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和指南
第3章 武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汉产业体系现状
    3.2 建设"两型社会"对武汉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3.3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4章 武汉产业技术体系
    4.1 基础产业技术体系
    4.2 传统产业技术体系
    4.3 主导产业技术体系
    4.4 新兴产业技术体系
第5章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及路径
    5.1 基础产业技术突破路径
    5.2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路径
    5.3 主导产业技术优化路径
    5.4 新兴产业技术培育路径
第6章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
    6.1 产业技术预测
    6.2 关键产业技术选择
    6.3 重点产业技术链梳理
    6.4 关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搭建
    6.5 产业技术发展模式选择
第7章 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及措施
    7.1 多层次人才体系及政策
    7.2 多元化投入机制及政策
    7.3 市场化成果推广及政策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都市农业研究现状
        1.2.2 国内都市农业研究现状
    1.3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
        1.3.1 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1.3.2 城市发展与规划理论
        1.3.3 城市工业影响理论
        1.3.4 消费需求理论
        1.3.5 空间经济学区位地租理论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概述
    2.1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
        2.1.1 现代都市农业的概念
        2.1.2 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
        2.1.3 现代都市农业的特征
    2.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
        2.2.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表现
        2.2.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表现
        2.2.3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表现
3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3.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3.1.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3.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3.3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4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4.1.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4.1.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4.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4.2.1 武汉市农业生产制约因素的计量分析
        4.2.2 武汉市农业装备水平制约因素分析
        4.2.3 武汉市农业基本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4.2.4 武汉市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因素分析
        4.2.5 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制约因素分析
        4.2.6 武汉市休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
        4.2.7 武汉市生态环境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5 推动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5.1 科学规划布局,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管理与扶持
        5.1.1 合理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1.2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宏观协调
        5.1.3 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5.2 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竞争力
        5.2.1 发展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
        5.2.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5.2.3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5.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5.3.1 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5.3.2 实施品牌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
        5.3.3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业规模效益
    5.4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5.4.1 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5.4.2 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广西方志编纂与边疆社会文化、国家认同[D]. 秦浩翔.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D]. 高永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3]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D]. 周五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薄立明. 武汉大学, 2015(06)
  • [5]武汉远城区经济发展研究[D]. 何炼.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6]武汉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 张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7]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D]. 连雯. 南开大学, 2013(07)
  • [8]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 王果.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0)
  • [9]武汉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J]. 余光英,祁春节. 学习与实践, 2008(06)
  • [10]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 刘志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武汉江夏大力发展樟木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