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疗效及时机初探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疗效及时机初探

论文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Myopic TractionMaculopathy,MTM)的手术疗效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MTM患者29例(31眼),其中男性2例,女性27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E组(Group Early Stage,12眼):即早期MTM组(视网膜劈裂、无裂孔的视网膜浅脱离、板层黄斑裂孔);(2)A组(GroupAdvanced Stage,19眼):即晚期MTM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及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均行标准三通道经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Standard 3-port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曲安奈德辅助的内界膜剥除术(Triamcinolone Acetonide-assisted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TA-ILMP)。观察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黄斑形态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结果:1.术前视力:E组LogMAR BCVA为1.51±0.42;A组LogMAR BCVA为2.063±0.73;两组间术前视力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8)。2.术中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3.术后视力:两组间术后视力频数分布E组显著优于A组(P=0.005)。E组内,术后LogMAR BCVA为0.84±0.27,较术前视力有显著提高(P=0.000)。A组内,术后LogMAR BCVA为1.32±0.58,较术前视力有显著提高(P=0.000)。4.术后视力改善:E组100%(12/12),A组63.2%(12/19),术后视力改善E组显著优于A组(P=0.000)。5.术后黄斑结构恢复:裂孔消失且未见裸露的色素上皮,E组12眼,A组3眼;黄斑中心仍有组织缺损但其周围视网膜复位,E组0眼,A组13眼;黄斑裂孔存在伴视网膜脱离E组0眼,A组3眼;术后黄斑结构恢复E组显著优于A组(P=0.000)。6.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视网膜平复、牵引解除及视网膜下液吸收,E组12眼,A组16眼;视网膜未平复或牵引未解除或视网膜下液未吸收,E组0眼,A组3眼;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两组间无显著区别(P=0.154)。结论:1.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MTM的有效手术方法;2.MTM手术时机应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形成之前;3.以曲安奈得辅助内界膜剥除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4.1 手术方法
  • 1.4.2 观察指标
  • 1.4.3 随访时间
  • 1.4.4 OCT检查
  • 1.4.5 结果判读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术前视力
  • 2.2 术中并发症情况
  • 2.3 术后视力
  • 2.4 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 2.5 术后黄斑形态恢复情况
  • 2.6 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
  • 2.7 结果附图
  • 第三章 讨论
  • 3.1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
  • 3.1.1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的概念
  • 3.1.2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
  • 3.1.3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的发展过程
  • 3.2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
  • 3.2.1 手术方式
  • 3.2.2 手术疗效
  • 3.2.3 手术时机
  • 3.3 曲安奈德在MTM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辅助意义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疗效及时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