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与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与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23082619831123xxxx黑龙江佳木斯154302

摘要: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者的地位不断提高,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后,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对策

前言: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以及建筑项目各方管理水平的提高,当今时代的建筑从总体上来说功能日趋完备,质量更加可靠。然而由于建筑行业牵涉面广,其生产过程中人员流动大、工种多、施工工艺复杂,且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多,所以现在的工程项目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安全方面的问题。

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

1.1材料不合格或施工中的偷工减料

建筑材料的不合格,如钢筋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或是为了赶进度、节省开支,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不按设计图纸施工,将直接导致工程质量低下,有的甚至在建筑主体尚未完工之时,就发生断裂、坍塌等事故,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劳力和物力,拖延了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更是对施工过程中各方人员安全的一个极大威胁[1]。

1.2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

施工现场安全资料是指导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科学管理的具体体现的鉴证证据,也是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安全资料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安全资料收集整理中弄虚作假的情况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是资料收集人代签字;资料检查时的检查情况填写中,“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用语较多,然而对于具体的要求标准,填报人却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或要求标准根本就无从考量另外,安全资料还经常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的现象。

1.3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是安全管理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同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模式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日益凸显。

1.4建筑施工人员自身问题

(1)部分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80%以上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知识。比如,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如果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麻痹思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佩戴安全带无关紧要,结果往往因此导致自己甚至对他人造成安全事故。(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非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工人在脚手架上作业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以及不佩戴安全带,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高空拆架拆模,架杆、模板往下乱扔,砸到地面施工人员造成坠物打击死亡。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对策

2.1重视材料管理

加强现场监督严格材料进场检查,运货车到场时,材料人员需及时(无特殊情况应在10分钟内)到场进行验收;要求出具出厂质量保证书,如无则不进行验收,同时认真核查单据上材料特性是否与实际一致:旁站监督卸车入库。做好材料保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材料堆放:对材料仓库必须及时检查清理,特别是易受潮产品,更要及时检查,掌握保质时间;对于易燃易爆仓库,必须严禁烟火,确保安全。总之,要重视材料管理,杜绝因为材料不合格问题带来的安全事故。对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问题,首先需要建设单位从源头上解决,不能拖欠工程进度款,要保证施工单位有购买充足材料的能力;同时建设单位应亲自参与材料的采购工作或委托监理公司代为监管:在施工过程中,要突出旁站监理的监督作用,保证关键部位的施工务必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工程的变更必须获得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2.2规范施工安全资料管理

除国家有关规范外,一般在地方(地级市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都专门编制印发了《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应在此基础上做好安全台账工作,建立适合本单位和工程项目特点的安全资料管理制度,明确资料收集整理标准,逐级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岗位责任制;同时,安全资料的采集整理应保持与工程进度同步,并指定专人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不能随意调动资料管理人员,确需调动的必须做好资料的转接工作,务必保证安全资料的真实、可信与完整。

2.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对于建设单位,应保证提供的有关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的各项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对其他参与方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的要求,尤其不得随意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不得把工程承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单位,应保证安全生产资金落实到位,确保每个进场人员都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一线的人员都有必需的安全操作技能,减少并防止错误或不规范作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于监理单位,要熟悉相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安全应急预案是否符合工程强制性标准:保证不受其他各方的干扰,能够公正独立地开展监理工作。其他参与方也应履行其相应的安全职责,共同保证工程活动的安全进行。要在建筑市场上形成更为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应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督促各参与方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各项活动,一旦发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责令其立即停止并予以严厉惩罚。建立安全生产违法“黑名单制度”,对于连续多次进入“黑名单”且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由安全监管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各参与方单位内部也要建立相应的可追溯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逐岗签订“安全责任书”,务必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能落实到个人,激发责任人维护安全生产的积极主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时互推责任。

2.4加强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

此项不仅针对施工单位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其他各参与方也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教育岗位、人员、内容,且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通过播放以往安全事故的视频材料或印发小册子,使每个员工都能了解发生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凡是进入施工现场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场;定期开展安全讲座,聘请建委安全部门的专家授课,使员工时刻不忘安全之本[2]。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杜绝无证作业;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培训和不定期考察,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适当增加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并鼓励其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技术和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总结: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建筑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和施工环节,每一个细节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建筑项目各参与方应秉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保证每个员工和施工场地自有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证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姚建华.浅谈建筑装饰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250.

[2]郭永存.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门窗,2012(07):62+64.

标签:;  ;  ;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与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