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灸”对大鼠更年期衰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逆灸”对大鼠更年期衰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逆灸”对大鼠更年期衰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针灸推拿学

作者: 解秸萍

导师: 李学武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更年期,卵巢,预处理,一氧化氮合酶,子宫,转化生长因子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逆灸”即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发展轻浅之时,预先应用艾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促进健康、保健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减轻随后疾病损害的传统方法,是针灸“治未病”的重要内容。关元穴是肝、脾、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艾灸关元穴是历代保健防病、延年益寿的方法。本论文主要从“治未病”角度对逆灸关元穴预防更年期衰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探讨针灸“治未病”的规律与机制。现摘要如下: 1 文献与理论研究总结 1.1 更年期病理主要是以生殖内分泌紊乱为先导,并影响神经、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基础。中医学认为更年期的病理主要是以肾虚为主,并影响肝、脾、心、肺功能变化。中医“肾”的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尤其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关系密切。 1.2 人的衰老年龄一般从30-35岁开始,因而保健防衰的介入年龄应从30-35岁开始。艾灸关元穴有使阳生阴长之意,具有保健防病、延年益寿作用。 1.3 针灸预处理与“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等预处理方法有相似的规律与机制,并有其自身特点。针灸预处理更安全、方便、实用。“逆灸”与预处理方法有相似之处。 2 实验研究总结 以雌性自然更年期大鼠为模型,从10月龄开始逆灸关元穴八周,采用放免分析、HE染色、免疫组化、化学比色等方法,观察对随后更年期12、14、16月龄时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变化的影响;对卵巢、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对血清、子宫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激素(ACTH)含量以及子宫、脾脏、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的影响,以研究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衰变的“治未病”效应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实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2.1 对照组大鼠更年期随月龄增加卵巢、子宫HE染色显示萎缩退变,如卵巢内卵泡逐渐减少或消失,间质细胞减少,结缔组织增多;子宫内膜的大部分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消失,出现鳞状上皮化改变,固有层的基质细胞、腺体和血管减少,组织结构紊乱,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多。子宫雌二醇(E2)、孕激素(P)、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水平逐渐降低。逆灸组的卵巢、子宫HE染色明显比对照组好,表现在大鼠卵巢的生发上皮较厚、卵巢内可见卵滤泡、结缔组织较少。逆灸组子宫结构虽也有退化表现,但与对照组比较,子宫结构明显好,表现在大鼠子宫内膜的大部分仍为单层柱状上皮被覆或鳞状上皮化改变较轻,固有层的基质细胞、腺体和血管比对照组多,纤维结缔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衰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组织也比对照组相对少。肌层比较厚,有明显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和适量的血管,纤维化程度也轻。提示逆灸虽不能完全逆转卵巢、子宫的衰变,但可有效减轻卵巢、子宫结构的衰变程度,同时增加子宫EZ、P的含量(以逆灸16月龄组有效果最明显)、提高ER一Q的表达水平(以逆灸12、14月龄组效果显著)。提示逆灸关元穴对于子宫结构衰变的防护及改善与促进子宫局部EZ、ER一Q的合成与代谢、提高EZ与ER一Q结合,使雌激素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有关,其作用又与神经对灸信号的传导有关。逆灸在增加子宫EZ含量的同时,P的拮抗作用也相应增加,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癌有重要意义。同时,说明逆灸关元穴和单纯的补充雌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它具有多环节、多靶点调节作用,因而不易产生副作用。2.2对照组大鼠在10、12月龄时HPO轴已经开始轻微的波动;到14月龄波动的幅度开始增大,下丘脑GnRH明显下降(P(0 .05);到16月龄HPO轴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如血清EZ、T、EZ/T、FSH、血浆GnRH均明显升高,下丘脑GnRH明显下降。大鼠更年期表现为HPO轴之间时序性去同步化。逆灸有降低血清FSH、LH的趋势,下丘脑GnRH含量在逆灸12、16月龄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0.05),逆灸14月龄组比对照组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血浆GnRH在逆灸12、16月龄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 .05),14月龄基本无变化。逆灸各组与对照各组血清EZ比较,呈现双向调节的效应,即使12月龄下降的血清EZ升高,使14、16月龄升高的血清EZ降低,并在16月龄的效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逆灸组血清T下降,EZ/T增高。逆灸关元穴总体上显示了对更年期HPO轴之间协调性的维护,显示了其良性的调节作用。2.3更年期大鼠,随月龄增加,血清TNF一Q波动性降低、升高,子宫TNF一。波动性降低,同时脾脏ER一。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逆灸关元穴可调节血清TNF一Q的含量,提高子宫TNF一。含量,并提高脾脏的重量指数与脾脏ER一a的表达水平。逆灸对TNF一Q、脾脏ER一Q水平的影响效应均表现出12月龄的早期效应和16月龄的后效应。脾脏的重量指数与脾脏ER一。表达水平的相关分析为正相关,提示逆灸关元穴对雌性大鼠更年期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与免疫器官的ER一Q介导有关。2.4对照组大鼠更年期ER一Q在视上核(SON)、室旁核(PVN)中的表达随增龄表现为不同的分布趋势,在前者呈先升高后降趋势,在后者为增高?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语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与理论研究

综述一 更年期病理研究现状

1 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病理研究现状

2 中医对更年期病理的认识及其现代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逆灸”与更年期衰变的预防

1 “逆灸”渊源

2 “逆灸”保健防衰的选穴

3 “逆灸”保健防衰的介入年龄研究

4 “逆灸”时间选择

5 灸法保健防衰的机理研究

6 “逆灸”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的意义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预处理”的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1 缺血预适应的特性

2“针灸预处理”的作用规律

3 “预处理”的作用机理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子宫E_2、P、ER-a表达水平及卵巢、子宫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免疫功能及脾脏ER-α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下丘脑ER-α表达水平、CRH及血浆ACTH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血清、子宫TGF-α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逆灸”关元穴对大鼠更年期NOS的影响及其与E_2、ER-α的相关性分析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语

1 论文总结

2 本论文创新点

致谢

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不同频率电针背俞穴对CFS大鼠HPA轴及免疫影响与临床研究[D]. 金小千.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2].电针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D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 黄新宇.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3].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研究“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D]. 戴晓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
  • [4].夹脊电针调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微环境NLRP3炎症小体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吴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
  • [5].“双固一通”针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D]. 王彦春.湖北中医学院2004
  • [6].乙醇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结构的影响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D]. 王炳元.中国医科大学2004
  • [7].针刺足三里穴对正常及应激性溃疡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D]. 孙锦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
  • [8].电针太阳、印堂穴对大鼠睡眠功能的神经—免疫调节及脑电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白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9].炎克宁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D]. 刘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10].针刺对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针刺加推拿对去卵巢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 张化龙.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 [2].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D]. 沈晓明.天津中医学院2002
  • [3].中药坤泰胶囊防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部分作用机理研究[D]. 唐怡.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
  • [4].“逆灸”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晓泓.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5].天灸对肾阳虚型阳痿模型鼠影响的实验研究[D]. 林文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D]. 郑雨.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7].穴位埋线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殖内分泌机制研究[D]. 陈贵珍.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8].女性更年期忧郁症流行病学、体质分析与内分泌关系研究[D]. 邓振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9].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生殖内分泌及下丘脑垂体ER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张晓艳.湖北中医学院2008
  • [10].穴位埋线治疗更年期妇女肥胖的临床研究及其对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D]. 张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  ;  ;  ;  

“逆灸”对大鼠更年期衰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