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业科技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农业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月连[1](2020)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中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有果蔗和糖料甘蔗。广东省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湛江地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受阻,对经济的助力逐渐减弱。本研究以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为核心,通过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及种植意愿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为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成本投入、收益满意度、政府政策支持4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甘蔗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推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2、通过研究湛江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甘蔗种植经验,分析目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甘蔗生长;甘蔗种植地块分散,发展规模小;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低;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规模化、片区化、集约化发展;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等。3、要加快推动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本文提出的建议及对策如下:第一,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蔗区基础设施两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推进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第五,推广甘蔗种植良种良法。第六,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第七,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蔡明佟[2](2020)在《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通辽地区的玉米加工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玉米原材料生产角度进行比较优势分析,从玉米加工产品品种、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SWOT分析,从而提出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加工业现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原材料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玉米加工业涵盖13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味精、氨基酸、淀粉加工行业发展趋势较好。2.玉米加工业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通辽市玉米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玉米加工产业SWOT分析,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是种植集中分布、产业布局合理和交通电力资源优势明显;劣势是玉米种植结构单一、加工产业链短、产业间衔接松散、龙头企业有限、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和创新能力弱;机会是国家战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和养殖业发展机遇;威胁是区域产业竞争加剧、环境形势严峻、国家政策调控和水资源不足。3.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在加工业原材料生产方面兴建基础设施,推广种植科技,加大特种玉米推广力度,引导种植青贮玉米;在加工企业方面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品牌宣传保护。

刘政[3](2020)在《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具备种植红枣的独特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优势,被评为“红枣适生区”。经过当地政府、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枣农等主体努力,榆林市红枣种植面积在全国红枣种植面积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因地制宜地引入新品种,积极优化现有红枣品种,不断地丰富红枣品种资源以及提升红枣品质。为提高榆林红枣的市场竞争力,当地政府积极地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枣产业链模式,争取实现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效益。但随着榆林红枣种植面积与产量扩大,逐步暴露出制约榆林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栽植规模小,加工质量差,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二是产业技术和管理落后;三是营销理念淡薄,营销组织有待提升,“互联网+”模式普及推广效果较差,产品包装差,物流成本较高,产品附加值小;四是品牌影响力小,红枣及其加工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五是产业规划布局不平衡,产业规模效应欠佳,产业集群效应偏弱。因此,针对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升榆林红枣产业竞争力,是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发展现状-关键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思路,从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系统分析榆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二是采用SWOT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析确定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总结和借鉴国内其他红枣种植区域的产业发展经验;三是提出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一是榆林市红枣栽培发展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适宜红枣的规模生产,随着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榆林市红枣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二是榆林市红枣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精深加工技术薄弱及物流成本较高,加之其他省份红枣产区不断涌入市场,成为强力竞争者,榆林市红枣产业遭遇发展困境及风险;三是在借鉴国内红枣其他产区的产业发展经验及SWOT分析建模成果基础上,总结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总体发展思路,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科技、产业市场、产业政策方面,促进红枣产业发展。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从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角度提出两方面建议:宏观层面包括:一是构建红枣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二是出台更多惠及枣农的支持政策;三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加快产业与金融的无缝对接融合;五是加速电商营销平台建设;六是紧扣脱贫攻坚、实现产业扶贫扶志致富。微观层面包括:一是完善和改进栽植与加工技术;二是创新红枣生产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为推出高产量、高品质的红枣保驾护航;三是注重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同步开拓;四是从规模效应与区域发展、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以及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等三个方面着手;五是注重全产业链绿色开发;六是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关系。

宋玉超[4](2019)在《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原产我国的多年生攀缘性落叶野生木质藤本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收效快。猕猴桃产业现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竞争力极强的特色产业,给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由于存在溃疡病威胁严重、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标准化栽培程度低、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现象。因此本论文通过大量调查统计以及检测分析旨在找出促进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论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重庆市形成了渝东北、渝东南、近郊中海拔等三个猕猴桃优势产业带,主栽红肉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趋于上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区、万盛经开区等地猕猴桃受溃疡病危害较大,且标准化栽培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培育壮大猕猴桃龙头企业,深入推广“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科技大户+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品牌战略建设,发挥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的影响力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旅游推广效应,持续有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为了深入调查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我们从重庆市三个猕猴桃优势产业带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猕猴桃栽培区域采集了猕猴桃样品,对样品铅、镉、砷3种重金属和腐霉利、狄氏剂、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10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铅和砷含量均低于检出限,3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镉含量在0.001-0.002mg/kg之间,但均低于我国行业标准;6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均低于检出限,4个样品区中每个样品的猕猴桃果实检出1种农药残留,但远低于国标GB2763-2016对猕猴桃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要求。从调查结果总体来看,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并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6个优势、4个制约因素、4个机会、4个挑战以及存在的9个主要问题,形成以发展扩张型战略(SO)为主,以巩固防御型战略(ST)为辅的战略选择,针对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8条切实可行对策和建议。重庆市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利用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猕猴桃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特色经济,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对重庆市农民稳步增收、农村有序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熊珉瑛[5](2019)在《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化,中国创业事业不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态势喜人,迄今已形成了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发展格局。创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重要力量,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如何构建局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何更科学高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共赢,成为当下创业服务的头等课题。在现行国家“双创”的大环境政策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创业,而各地区先后出台各种吸引政策,着力引导青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以青年群体的冲劲和干劲,推动创业发展,这部分人群就成为了创业的主力军。本文以成都市青年群体的农业类创业现状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意见。为了更好地研究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现状,本文运用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进行了调研,从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出发,着重对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反应出来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首先,本文主要从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意义等方面着手,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创业现状的研究,通过对创业内容、方法、问题、政策等进行分析,以促进对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的研究。其次,本文介绍了创业的相关概念,以及农业创业的相关概念,通过青年群体开展农业类创业项目自身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开展农业类创业项目应具备的外在条件,分析了相关的概念。第三,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现状,本文主要从政策基础、经济基础及人才基础三个角度对成都市青年群体开展农业类创业的环境进行了分析。第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了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活动的相关信息,根据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现状反映出成都市青年群体开展农业创业存在的缺乏人才管理、创业融资过程难、创业政策支持不到位、缺乏专业创业培训体系及创业服务有待提升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五,根据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本文从农业类创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够系统科学、金融机构对农业类初创企业不够支持重视、农业创业扶持政策运用没有形成合力、缺乏专业系统的农业创业培训体系、农业创业服务平台有待加强五个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对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发展的对策。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从创业理论出发,探讨了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为我国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建议,促进我国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发展。同时,关于本文对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的研究,也可以丰富我国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研究,完善相应的理论知识。因此,本文对成都市青年创业现状的研究,对我国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的研究也有着理论意义。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青年农业创业者,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成都市经济发展现状,也认识到青年群体是现阶段促进就业创业的中坚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就目前而言,青年农业创业人数占创业者的少数,但是随着农村创业大环境的不断优化,从事农业类创业的人数也必然增多,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中坚力量。

熊毅琳[6](2019)在《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一号文件”都对农业农村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印发,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进入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的全新阶段。因此,认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南昌县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自从201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县以来,现代农业园的建设迅速发展。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日益增长。但是,也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在经济模式转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头,打造一个以绿色、科技、效益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园区,对南昌县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整体情况的调查和案例分析,指出园区面临规划管理不规范、农业用地困难、科技含量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化经营水平较弱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强组织保障、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引进高新科技、健全人才体系、扩大交流合作、做精特色产品、补齐加工短板、创新产销模式、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的意见和相关措施,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黄建明[7](2019)在《广西葛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葛根具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随着人们对于绿色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葛根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广西是我国葛根主产区之一,也是葛根产品的重要消费区。但对广西葛根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采用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葛根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农业产业化理论,分析广西葛根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西葛根产业种植现状及存在问题。广西葛根种植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全区各地均有种植;粉葛种植面积8432公顷,产量29.07万吨,产值15.12亿元。在葛根品种选育、种植模式、栽培技术等取得一定成功,主要种植新品种有桂葛1号。然而,还存在药用型葛根品种少、产量低、机械化水平低、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偏低、技术推广程度不高、非主产区的种植经验不足、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化规模小、受到其他经济类作物的竞争挤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葛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广西葛根产业加工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广西葛根加工技术的发展,需求增大,广西葛根产品逐渐走向多元化,主要产品有葛片、葛根茶、葛根面条、葛粉、葛根酒等。但是还存在深加工综合利用度低、环保压力大废水处理难、食品安全检测较少、企业规模小厂房空置率高、管理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从而限制了葛根加工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3、广西葛根产业销售、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广西葛根主要通过收购商收购鲜葛、运送到当地集散地,或运往世界各地,积极创新改进销售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品牌数量逐渐增多,但存在销售渠道落后,网售覆盖面不广,市场价格波动、种植效益不稳定、品牌创建滞后、产品知名度低、未充分开发国内国际市场、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等问题,不利于葛根销售市场扩大。4、广西葛根产业优势。广西葛根产业存在生产潜力和区位、市场、产业、科技和政策等优势。针对广西葛根产业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产业化发展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广西葛根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对策,为广西葛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蔡东志[8](2019)在《徳庆柑橘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德庆柑橘产业迅速发展,柑橘产业总值大约占整个德庆县农业生产总值的一半,是德庆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该县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德庆柑橘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德庆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并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为解决本地“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SWOT的分析框架,德庆柑橘产业有明显的优势,其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拥有1300多年种植经验,当地劳动力供给充足,农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较高。通过多年的发展,柑橘产业化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德庆柑橘产业还存在多种问题,包括产业管理不完善、农业技术水平低和销售渠道不畅等。德庆面临着政策支持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发展机会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来自于资金和市场竞争等的挑战。在SWOT分析之后,提出了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其向前可持续发展。在柑橘产业短期发展策略方面,从健全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机制,加大农信社“造血”功能及资金回流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及重视柑橘产品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对策,克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推动产业发展。在长期发展战略方面即在未来5年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科技合作等方式全面融入粤港湾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中,打造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包括加大资源整合,发展特色农业;加强科技协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完善农业金融投入机制建设;善于借助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等。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试图对德庆柑橘产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劣势及威胁,提出促进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马银洁[9](2018)在《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技术是现如今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近年来,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但还面临一些困难,这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目前,国内外文献还未见对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整体的研究。本文针对南京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总结分析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对今后其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南京市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经营主体的变化、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等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生物技术农业。2、南京市发展生物技术农业产业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辖区内拥有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农业科研院所,为发展生物技术农业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南京市发展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生物种业、生物制品、生物食品、生物质能源四个产业都已具备一定规模。3、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整体发展迅速,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园区建设不断加快,人才集聚优势逐渐显现。生物技术农业“一谷四园”(中国(南京)白马生物技术农业谷,并分别建设了江宁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浦口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六合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高淳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建设已初见成效。4、南京市发展生物技术农业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均衡、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到位等。5、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需要瞄准世界生物技术农业发展前沿,积极发挥南京资源优势,促进本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重点发展生物种业、生物食品、生物制品和生物质能源四个产业,进一步推进中国(南京)白马生物技术农业谷建设,并分别建设好江宁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浦口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六合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高淳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完善生物技术农业“一谷四园”格局,并结合各园区特色错位发展自身主导产业,形成优势互补。6、南京市发展生物技术农业还需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均衡发展,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徐诗婷[10](2018)在《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发展打下了稳定而又扎实的基础,这也造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此时就需要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挥其技术与知识方面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当前内江市农业发展处于全新历史阶段,形式逐渐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短缺经济以及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以及推广体系,不再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工作是当前以及以后一个时期内重要的发展任务,探索构建内江市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等问题是现在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走访内江市农业局、科技局、政府及内江市的涉农企业,加强了内江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状况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总结内江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对内江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内江市农业科技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发现,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运行机制不健全、信息化服务落后、基层推广经费不足、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使用了公共服务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创新运行机制、建设网络信息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高水平科技服务队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最后运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权变设计理论指导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设计及其配套运行机制的设计,以期进一步探索如何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的改革。

二、农业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综述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实证分析法
        2.2.4 SWOT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及糖业发展概况
        3.1.1 湛江市甘蔗种植面积及产区分布
        3.1.2 近几年种植的部分品种情况
        3.1.3 甘蔗种植效益
        3.1.4 对甘蔗种植灾害风险的防范
        3.1.5 湛江市甘蔗机械化发展概况
        3.1.6 蔗糖业的加工现状
    3.2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3.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3.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3.2.4 威胁分析(Threats)
        3.2.5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矩阵分析
    3.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
        3.3.2 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3.3.3 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3.3.4 机械化程度较低
        3.3.5 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小
        3.3.6 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
4 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数据来源
    4.2 基本情况分析
        4.2.1 农户基本情况
        4.2.2 农户甘蔗种植情况
        4.2.3 甘蔗种植生产收益
        4.2.4 甘蔗种植及收获方式
        4.2.5 外部环境
        4.2.6 蔗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4.3 蔗农种植意愿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说明
        4.3.2 模型分析与讨论
        4.3.3 实证分析小结
5 湛江发展甘蔗种植业的对策及建议
    5.1 加大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甘蔗种植意愿
        5.1.1 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相关补助标准
        5.1.2 加大甘蔗产业扶持力度,推广农业种植保险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5.2.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5.2.2 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5.3 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3.1 推动甘蔗种植规模化发展
        5.3.2 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5.3.3 加强派砍运的管理,稳定甘蔗收购市场秩序
    5.4 推广甘蔗种植的良种良法
        5.4.1 优化甘蔗品种结构布局
        5.4.2 加强良种的选育和推广
        5.4.3 配套的优良栽培方法
        5.4.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5.5 加快推动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
        5.5.1 加大宣传与技术培训力度
        5.5.2 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5.5.3 着力解决机地矛盾问题
        5.5.4 推动蔗糖企业升级改造
    5.6 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5.6.1 引进技术型人才优化农业队伍结构
        5.6.2 增加甘蔗研究科研经费
        5.6.3 加大交流合作力度
    5.7 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5.7.1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7.2 依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5.7.3 依托湛江市高等院校,加强甘蔗种植业的技能培训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加工环节在玉米产业发展中日益重要
        1.1.2 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玉米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实地调研法
        2.2.3 定性、定量分析法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SWOT分析法
3 通辽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3.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现状
        3.1.1 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3.1.2 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3.1.3 玉米单产水平高
        3.1.4 品种构成以高淀粉品种为主
        3.1.5 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3.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现状
        3.2.1 淀粉加工
        3.2.2 味精加工
        3.2.3 氨基酸加工
        3.2.4 酒精加工
        3.2.5 饲料加工
        3.2.6 玉米胚芽油加工
4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分析
    4.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
        4.1.1 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4.1.2 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4.1.3 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4.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肋分析
        4.2.5 SWOT分析矩阵
5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
    5.1 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方面
        5.1.1 依靠科技,提高玉米生产力
        5.1.2 推广专用玉米种植,保证原材料供应
        5.1.3 加大青贮玉米面积,发展农牧产业链
    5.2 玉米加工企业方面
        5.2.1 产业聚集发展,延伸玉米产业链
        5.2.2 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5.2.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产业链
        5.2.4 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发展
    5.3 政府政策方面
        5.3.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玉米加工业发展
        5.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5.3.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6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与评价
        1.3.1 文献研究综述
        1.3.2 文献评价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1.6 研究可能创新及不足
        1.6.1 可能创新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栽植
        2.1.1 栽植主体
        2.1.2 栽植品种
        2.1.3 栽植规模
        2.1.4 栽植技术与管理
    2.2 加工
        2.2.1 初加工
        2.2.2 深加工
        2.2.3 精加工
    2.3 销售
        2.3.1 销售现状
        2.3.2 STP营销
        2.3.3 4P营销策略
        2.3.4 品牌经营
        2.3.5 网络线上营销
        2.3.6 产业化经营水平
    2.4 效益
        2.4.1 经济效益
        2.4.2 生态效益
        2.4.3 社会效益
第三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栽植规模、加工质量及产业链条
        3.1.1 栽植规模小
        3.1.2 加工质量差
        3.1.3 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
        3.1.4 产业链条短
    3.2 技术与管理水平
        3.2.1 技术落后
        3.2.2 管理落伍
    3.3 市场营销渠道
        3.3.1 营销理念淡薄
        3.3.2 营销组织有待提升
        3.3.3 “互联网+”模式普及推广较差
        3.3.4 产品包装差
        3.3.5 物流成本较高
        3.3.6 产品附加值低
    3.4 产业品牌影响力、产品知名度以及产业竞争力
        3.4.1 品牌影响力小
        3.4.2 产品知名度低
        3.4.3 产业竞争力不强
    3.5 产业规划布局、产业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
        3.5.1 产业规划布局不平衡
        3.5.2 产业规模效应欠佳
        3.5.3 产业集群效应偏弱
第四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SWOT分析
    4.1 发展优势
        4.1.1 栽培发展历史悠久
        4.1.2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4.1.3 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
        4.1.4 交通便利
    4.2 发展劣势
        4.2.1 品牌发展意识淡薄
        4.2.2 精深加工技术薄弱
        4.2.3 缺乏统一的市场定价机制,价格市场混乱
        4.2.4 运输等物流成本较高
    4.3 发展机会
        4.3.1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4.3.2 红枣种植基地建设已具规模
        4.3.3 国家政策好
    4.4 发展风险
        4.4.1 不同区域同行业竞争者的进入
        4.4.2 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品牌竞争激烈
        4.4.3 食品卫生安全监管
    4.5 红枣产业发展建模分析及综合评价
        4.5.1 红枣产业发展建模分析
        4.5.2 红枣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第五章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优化思路
    5.1 国内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借鉴
        5.1.1 新疆若羌红枣产业发展
        5.1.2 山西红枣产业发展
        5.1.3 山东乐陵红枣产业发展
        5.1.4 河北红枣产业发展
        5.1.5 陕西大荔冬枣产业发展
    5.2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5.2.1 发展原则
        5.2.2 发展目标
        5.2.3 发展模式
        5.2.4 总体发展思路
    5.3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具体思路
        5.3.1 红枣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5.3.2 红枣产业结构发展思路
        5.3.3 红枣产业布局发展思路
        5.3.4 红枣产业科技发展思路
        5.3.5 红枣产业市场发展思路
        5.3.6 红枣产业政策发展思路
第六章 完善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对策
    6.1 宏观层面
        6.1.1 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6.1.2 出台更多强农惠农扶持政策
        6.1.3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6.1.4 加快产业与金融的无缝对接融合
        6.1.5 加速电商营销平台建设
        6.1.6 紧扣脱贫攻坚、实现产业扶贫扶志致富
    6.2 微观层面
        6.2.1 栽植与加工
        6.2.2 技术与管理
        6.2.3 市场开拓
        6.2.4 创新驱动发展
        6.2.5 效益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2.1 国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2.1.1 国外猕猴桃研究概况
        2.1.2 国外猕猴桃栽培概况
        2.1.3 国际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
        2.1.4 国际猕猴桃品种结构
        2.1.5 国际猕猴桃贸易概况
        2.1.6 国外猕猴桃消费现状及特征
    2.2 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2.2.1 国内猕猴桃研究概况
        2.2.2 中国猕猴桃培育概况
        2.2.3 中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
        2.2.4 中国猕猴桃品种结构
        2.2.5 中国猕猴桃贸易概况
        2.2.6 中国猕猴桃消费现状及特征
    2.3 国内外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2.3.1 国外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2.3.2 国内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调查
    3.1 品种资源情况调查分析
        3.1.1 野生资源品种分布情况和主要栽培区域调查
        3.1.2 品种结构调查
        3.1.3 主要栽培品种调查分析
        3.1.4 具有品种权的品种调查分析
    3.2 种植面积和鲜果产量调查分析
    3.3 投入产出调查分析
    3.4 标准化栽培技术及技术力量调查分析
    3.5 产业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3.6 企业调查分析
        3.6.1 品牌建设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调查分析
        3.6.2 龙头企业调查分析
        3.6.3 专业合作社调查分析
        3.6.4 家庭农场调查分析
4 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样品采集
        4.2.3 仪器条件
        4.2.4 标准溶液的制备
        4.2.5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方法
    4.3 结果
        4.3.1 线性关系与标准曲线绘制
        4.3.2 样品测定结果
    4.4 分析与结论
5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5.1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5.1.1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比较优势
        5.1.2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1.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机遇
        5.1.4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挑战
    5.2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溃疡病危害大
        5.2.2 缺乏规划,盲目跟风
        5.2.3 品种结构不合理,效益降低
        5.2.4 标准化栽培程度较低
        5.2.5 辐射能力弱,缺乏龙头企业
        5.2.6 基础设施欠缺,深加工程度低
        5.2.7 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5.2.8 观念落后,品牌建设薄弱
        5.2.9 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5.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战略选择分析
        5.3.1 发展扩张型战略(SO)
        5.3.2 巩固防御型战略(ST)
        5.3.3 弥补突破型战略(WO)
        5.3.4 加强完善型战略(WT)
    5.4 对策和建议
        5.4.1 科学规划布局,规模化经营
        5.4.2 提升研发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力度
        5.4.3 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5.4.4 加大推广和创新力度,切实抓好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
        5.4.5 壮大龙头企业,加强辐射带动能力
        5.4.6 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5.4.7 健全政府帮扶体系,完善扶持政策
        5.4.8 弘扬猕猴桃产业发展文化,打造以果园为景观的生态观光型旅游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地观察走访法
        1.4.4 数理统计法
2.创业相关理论概述
    2.1 创业的概念
    2.2 农业创业的概念
    2.3 青年群体概念
    2.4 创业环境概念
    2.5 创业应具备的条件
        2.5.1 创业者自身应具备的条件
        2.5.2 创业应具备的外在条件
3.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环境分析
    3.1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政策基础
        3.1.1 成都市目前推行的创业政策
        3.1.2 成都市目前推行的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扶持政策
    3.2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的经济基础
        3.2.1 农业规模稳步增长
        3.2.2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3.3 成都市农业创业的人才基础
        3.3.1 强化农业高精尖人才引进,着力留用高技能人才
        3.3.2 优化农业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农业高技能人才
4.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案例分析
        4.1.1 蒲江农业产业园
        4.1.2 成都五斗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4.2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问题调查
        4.2.1 调查目的及实施过程
        4.2.2 成都市青年农业创业者的基本信息调查
        4.2.3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调查
    4.3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4.3.1 缺乏农业创业人才管理系统
        4.3.2 农业创业资金筹措困难
        4.3.3 农业创业政策运用不够
        4.3.4 缺乏专业农业创业培训
        4.3.5 农业创业服务有待提升
5.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农业类创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够系统科学
    5.2 金融机构对农业类初创企业不够支持重视
    5.3 农业创业扶持政策运用没有形成合力
    5.4 缺乏专业系统的农业创业培训体系
    5.5 农业创业服务平台有待加强
6.完善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发展的对策
    6.1 人才管理标准化
        6.1.1 成立青年群体农业创业人才管理小组
        6.1.2 建立成都市农业创业人才智能管理系统
        6.1.3 建立健全成都市农业创业人才管理考核制度
    6.2 强化农业创业融资渠道
        6.2.1 健全融资法律体系
        6.2.2 加强农业创业风险评估
        6.2.3 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6.3 加大农业创业政策支持
        6.3.1 政府转变观念
        6.3.2 加强农业创业政策宣传
        6.3.3 加强监督力度
    6.4 完善农业创业培训体系
        6.4.1 提升社会农业创业培训的效果
        6.4.2 重视高校农业创业教育
    6.5 加强农业创业平台服务
        6.5.1 提升农业创业服务平台的作用
        6.5.2 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合作
7.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6)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农业园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农业园区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
    1.6 创新与不足
2.现代农业园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现代农业园区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园区的定义
        2.1.2 现代农业园区的特点
        2.1.3 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发展极理论
        2.2.3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3.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3.1 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背景
        3.1.1 自然情况
        3.1.2 农业经济情况
        3.1.3 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3.2 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定位
        3.2.1 总体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3.2.2 主要建设内容
    3.3 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3.3.1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
        3.3.2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主要成效
        3.3.3 园区总体评价
4.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案例分析
    4.1 南昌林生堂现代农业示范园
        4.1.1 基本情况
        4.1.2 建设与发展分析
        4.1.3 效益分析
        4.1.4 总体评价
    4.2 江西凤凰山庄现代农业示范园
        4.2.1 基本情况
        4.2.2 建设与发展分析
        4.2.3 效益分析
        4.2.4 总体评价
    4.3 南昌市政公用现代农业示范园
        4.3.1 基本情况
        4.3.2 建设与发展分析
        4.3.3 效益分析
        4.3.4 总体评价
5 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规划和管理不够规范
    5.2 农业用地困难
    5.3 园区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5.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5.5 特色产业优势不够明显
    5.6 产业化经营水平较弱
    5.7 整体资金投入不足
6 国内先进现代农业园经验借鉴
    6.1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示范园
    6.2 浙江省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6.3 江苏省华西村休闲农业园
    6.4 对南昌县农业园区发展的启示
7 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策与建议
    7.1 强化机构建设,提升园区组织保障
    7.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园区发展用地
    7.3 借助高新技术,实现科技兴农
    7.4 健全人才体系,提升园区竞争力
    7.5 加强产业建设,提高产品价值
    7.6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强建设动力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广西葛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葛根产业发展现状
        1.2.1 国外葛根产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葛根产业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农业产业化基本理论概述
        1.4.1 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界定
        1.4.2 农业产业化基本理论
        1.4.3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1.4.4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及意义
2 广西葛根产业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广西葛根区域分布及育种情况
        2.1.1 葛根区域分布及规模
        2.1.2 葛根育种现状
    2.2 广西葛根栽培现状
        2.2.1 葛根的栽培及生产技术体系
        2.2.2 生产前期准备
        2.2.3 生产中期管理
        2.2.4 生产后期管理
    2.3 葛根效益调查与分析
        2.3.1 葛根种植产量分析
        2.3.2 葛根种植成本分析
        2.3.3 葛根种植收益分析
3 广西葛根产业加工、销售体系的调查及分析
    3.1 广西葛根加工业调查与分析
        3.1.1 葛根加工概况
        3.1.2 葛根加工产品
        3.1.3 葛根加工效益分析
    3.2 广西葛根销售流通产业链
        3.2.1 葛根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发展
        3.2.2 市场销售渠道呈多样化发展
        3.2.3 品牌意识增强,注册商标增多
4 广西葛根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4.1 广西葛根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4.1.1 生产潜力及区位优势
        4.1.2 市场优势
        4.1.3 产业优势
        4.1.4 科技和政策优势
    4.2 广西葛根产业存在的问题
        4.2.1 生产环节
        4.2.2 加工环节
        4.2.3 销售流通环节
5 发展广西葛根产业的对策
    5.1 生产环节
        5.1.1 培育和引进新品种
        5.1.2 加强规划,提高葛根机械化水平
        5.1.3 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
        5.1.4 发展新型种植模式,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5.1.5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实行产业扶持
        5.1.6 发展种植培训,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
    5.2 加工环节
        5.2.1 加强产品研发,提高综合利用率
        5.2.2 提高生产工艺,回收废水再利用
        5.2.3 采用先进检测设备,完善检测标准
        5.2.4 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厂房利用率
        5.2.5 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升引进人才力度
    5.3 销售流通环节
        5.3.1 探索产业融合,提升综合效益
        5.3.2 发展品牌战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5.3.3 挖掘国内空白市场,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5.3.4 制定产品标准,提高政府监管
        5.3.5 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网络平台覆盖面
6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8)徳庆柑橘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1.7 数据来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与农业产业
        2.1.2 农业产业发展
        2.1.3 柑橘产业与特色农业
    2.2 理论依据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SWOT分析框架
3 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的现状
    3.1 广东省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3.2 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3.2.1 种植面积
        3.2.2 产量情况
        3.2.3 品种结构情况
        3.2.4 消费情况
4 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SW)
    4.1 优势分析(S)
        4.1.1 自然环境优势
        4.1.2 交通区位优势
        4.1.3 旅游资源优势
        4.1.4 品牌优势
        4.1.5 相关政策与技术优势
    4.2 劣势分析(W)
        4.2.1 一线农业科技人才不足
        4.2.2 资金投入不足
        4.2.3 产销对接不紧密及物流系统效率低
        4.2.4 品牌影响力不够
5 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OT)
    5.1 发展机遇(O)
        5.1.1 国家重视和支持柑橘产业的发展
        5.1.2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5.2 面临挑战(T)
        5.2.1 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挑战
        5.2.2 重大病虫害威胁产业发展
        5.2.3 柑橘产区外移和竞争加剧的挑战
6 德庆柑橘产业发展策略
    6.1 柑橘产业短期发展策略
        6.1.1 健全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机制
        6.1.2 加大农信社“造血”功能及资金回流
        6.1.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6.1.4 重视柑橘产品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
    6.2 柑橘产业长期发展战略
        6.2.1 加大资源整合,发展特色农业
        6.2.2 加强科技协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6.2.3 完善农业金融投入机制建设
        6.2.4 善于借助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6.2.5 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发展生物技术农业的必要性
    2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际生物技术农业发展现状
        2.1.1 发展现状
        2.1.2 发展特点
        2.2 我国生物技术农业发展现状
        2.2.1 总体发展现状
        2.2.2 各产业发展现状
        2.2.3 国内先进地区发展特点
        2.2.3.1 台湾农业生技产业概况
        2.2.3.2 杭州、武汉、郑州三座城市生物技术农业发展特点
        2.2.3.3 无锡生物技术农业发展特色
        2.2.3.4 沈阳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发展现状
    1 南京市发展生物技术农业总体成效
        1.1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产值
        1.2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园建设
        1.3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服务能力
        1.4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2 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2.1 生物技术农业产值
        2.2 生物技术农业企业数量
        2.3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专利数量
        2.4 生物技术农业产业专利转化新产品数量
    3 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类型与规模
        3.1 生物种业产业
        3.2 生物制品产业
        3.3 生物食品产业
        3.4 生物质能源产业
    4 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研发优势
    5 南京市各区产业园概况
        5.1 溧水区
        5.2 江宁区
        5.3 高淳区
        5.4 浦口区
        5.5 六合区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 存在问题
        1.1 企业创新力不强
        1.2 产业发展不均衡
        1.3 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不完善
        1.4 政策支持不到位
    2 南京市发展生物技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2.1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2.2 推动产业均衡发展
        2.3 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2.4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相关概念
        1.3.2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相关理论
        1.3.3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现状和水平
        1.3.4 关于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统计分析法
2 农业科技组织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概念界定
    2.2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基础理论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理论
        2.2.3 帕累托最优理论
    2.3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类型
3 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现状研究
    3.1 内江市基本情况
    3.2 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类型
        3.2.1 行政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
        3.2.2 项目性农业科技组织
        3.2.3 企业型农业科技组织
    3.3 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环境和结构情况
        3.3.1 内江市科技服务组织外部环境情况
        3.3.2 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人员与结构情况
        3.3.3 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情况
        3.3.4 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3.3.5 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收入分配和工作安排机制
4 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4.1 专业人才缺失
    4.2 信息化服务落后
    4.3 基层推广经费不足
    4.4 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4.5 社会化合作组织的缺失
        4.5.1 社会化合作组织规模小
        4.5.2 多主体服务协调机制欠缺
5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经验和启示
    5.1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介绍
        5.1.1 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5.1.2 日本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5.1.3 荷兰的服务型企业与机构
    5.2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经验对内江市的启示
        5.2.1 发挥政府长期的主导作用
        5.2.2 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主体的多元化
        5.2.3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人员专业素养
        5.2.4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与科研教育机构合作
        5.2.5 拓展多样化的筹资渠道
6 完善内江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对策
    6.1 构建高水平科技服务队伍
    6.2 建设网络信息平台
    6.3 拓宽融资渠道
    6.4 创新运行机制
        6.4.1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
        6.4.2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内容
        6.4.3 创新推广方法
    6.5 提升农民文化水平
    6.6 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6.6.1 以科研机构为支撑
        6.6.2 以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
        6.6.3 以农业社团组织为补充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业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月连. 广西大学, 2020(07)
  • [2]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D]. 蔡明佟.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宋玉超.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7)
  • [5]成都市青年群体农业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 熊珉瑛.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6]南昌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D]. 熊毅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广西葛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黄建明. 广西大学, 2019(01)
  • [8]徳庆柑橘产业发展研究[D]. 蔡东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9]南京市生物技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 马银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内江市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诗婷.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农业科技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