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技术应用探讨

岩土工程勘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技术应用探讨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南京市2111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仅具有平坦的平原地形,亦包含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面对这复杂地形,对勘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因此,面对着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需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与实践分析。在此过程中,需对所在工程具体状况完成有效的勘测,并依据地质地形具体条件采取科学的勘测方法,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基于此,本文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如何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复杂地质条件;技术应用探讨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多样,涵盖稳定坚硬的与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相比之下,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勘察的难度更大,但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勘察,通过勘察收集的数据将会影响建筑的进度与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十分必要的。

1勘察工作的要点分析

1.1地基承载力指标

面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需保证勘察质量,并将项目具体现场地质状况与周边环境条件完成综合的分析,并与所在区域勘察效果对项目地基承载力给予有效的结合,同时勘察人员与设计人员需依据项目现场具体地基承载力完成方案的设计。除此之外,在地基承载力指标勘察过程中需有效的避免因追求工期从而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得,亦或仅仅依靠勘察经验完成指标的确定,需根据工程具体状况完成科学的勘察,多种勘测手段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指标,以确保勘察成果质量。

1.2勘测点布置

就不同地质条件对勘察点间距以及深度要求亦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需依据具体规范完成勘测点间距以及深度的科学设置,在此过程中需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并对项目现场具体岩土层性质给予精准的勘测,依据所获取结果调整勘测点间距以及深度,方可确保勘测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保证后期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工程勘测点需加强数据分析与探讨,从而有效的防止偶然性的发生,提高地层划分的精准度。同时勘测点深度需依据岩层给予合理的设置,普通岩层、软土层和碎石层所设置的勘察深度各不相同,需依据工程具体规范完成深度的确认,避免因深度不够亦或过甚所导致的资源浪费。

2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探存在的问题

2.1勘探点间距以及深度的问题

通过对复杂地形地质的分析,需要进行加密勘探点的确定,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些勘探人员在作业中会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没有进行加密勘探点的设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编录人员工作随意性、不细心导致的。而且,在勘探区岩土性质分析中,由于对岩土性质了解不清楚,会随机进行地基等级的勘探,并结合采集岩土的状况进行分析,这些岩土存在盐渍土、湿陷性土等现象,降低勘测的质量。

2.2原位测试问题

在原位测试作业的过程中,当存在不规范调零现象,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准确的问题,特别是在地温度、气温差距等比较时,存在着测试指标差异性的现象。在进行到标准贯入试验时,需要及时发现孔深、杆长的不符合问题。对于孔底残留以及缩径的情况,需要落实测试位置情况,严重的会出现标贯击数失真的问题。

3在复杂地形条件中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建议

3.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有效应用

地质测绘作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能够对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而地质测绘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需要勘察地区的地形进行具体且详细地调查与分析,勘察人员需要对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层以及不良地质等充分了解,这是划分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分布情况、形成原因、时间以及性质之后,保证结果准确程度的前提条件,经实践证明,其有助于岩土层风化程度的有效鉴定。除此之外,原位测试试验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技术之一,也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需要通过对原装液压静力触探探头的合理运用,达到测试静力触探试验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整理。同时,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也是试验标准贯入的重要途径,但若想使这一方法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全部作用,在试验实际开始之前的清孔工作是绝对不能忽略的,锤击速率也需要保持在适合且均匀的状态。实际上,动力触探法也可以应用于原位测试试验,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确定风化基岩物理力学指标的准确性。

3.2注重勘察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通常情况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完工之后,会由专业人员对勘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并按照相关标准整理出勘察成果。对于勘察单位与勘察队伍来讲,整理并编写勘察材料的工作意义非凡,对相关数据归类整理并记录在册,能够为下一次的勘探工作提供经验且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整理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掌握原始数据实验结果以及工程实际测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完成对比工作,了解其中的差异,并对其生成原因进行合理详细的分析,进而使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得到保证。勘测标准是必须要严格执行的,相关人员在整理勘察资料之后,必须要将其上交给上级管理部门或者是管理人员核实,且实际检查数量必须要保证在2次以上,勘察资料整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勘察记录与信息的精确程度得到提升。

3.3加强勘察制度管理

就我国目前的勘察工程来讲,很多的工程都只注重于工程设计而忽略了勘察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频繁出现状况。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勘察管理制度。因此,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勘察施工,要不断的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勘察制度,以确保勘察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并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勘察制度是保证勘察进度的基础前提,能够确保勘察进度的效率,提升勘察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3.4积极使用新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勘察单位可以在建立健全相关体制的基础上,采用和创新先进的岩士工程勘察技术,不断提高勘察水平。例如,在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在对于岩石工程勘察点的布置中,可以采用克里格法,提高其精准性;另外,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值的准确性。此外,勘察企业还可以积极加强国内各勘察企业、协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定期安排相应的专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并在勘察企业内部建设学习型组织,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以及团队整体的勘察技术水平,最终促进勘察质量的提高,促进勘察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岩土工程的勘察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以及质量极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对复杂地形地质地区的勘察工作,勘察单位需要完善勘察体制,加强对勘察人员的培训,并紧跟时代的发展应用新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从而促进勘察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伟.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与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73-274.

[2]田敏辉.基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3):233-234.

[3]饶杰.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1):200-201.

[4]罗元冲.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研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5):144,146.

[5]朱彦.浅谈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6):143-144.

标签:;  ;  ;  

岩土工程勘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技术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