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金瑟拉《贮仓》中的田园与反田园倾向

生态批评视角——金瑟拉《贮仓》中的田园与反田园倾向

论文题目: 生态批评视角——金瑟拉《贮仓》中的田园与反田园倾向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 刘苹苹

导师: 叶胜年

关键词: 田园与反田园传统,生态批评,特洛伊木马策略

文献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诗人约翰·金瑟拉是当今澳大利亚文坛的一颗夺目耀眼的新星。他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都渗透着一股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其作品的社会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约翰·金瑟拉在国际文坛上已逐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国内对这位年轻诗人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贮仓:田园交响乐》是诗人迄今最成功的诗集之一。诗歌以澳大利亚西部的小麦带为背景,以农业为切入点,揭示了殖民者将母国的农作方式移植到澳洲本土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反映了其理想中的欧洲式田园神话在澳洲大陆的幻灭。诗人采用其独特的“特洛伊木马屠城”策略,将田园和反田园传统巧妙融为一体。作品借用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即欧洲式田园传统为框架,揭示田园外壳下的反田园实质,即农业生产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尽管作品肯定了部分田园特征,但诗集的主流基调仍是反田园。 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分析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对田园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介绍田园诗歌传统在欧洲以及澳洲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分析传统田园在诗集中的具体体现,第四和第五部分是全文重点,以生态批评理论为视角,从两个侧面分别探讨了诗集的反田园特征。第四部分揭示了人们的农业活动对大自然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如土壤盐碱化,动物屠杀等;第五部分则描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对于这两个部分,本文分别从诗集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借助生态理论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并再现了作者的“特洛伊木马”策略。第六部分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作品分析,一方面使人们对这位澳洲诗人极其作品特点增加了解,另一方面诗人的生态观点以及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可以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观。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English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Choice of Topic

1.2 An Introduction to Kinsella and His Works

1.3 A Background to the Depiction of the Australian Landscape in Art and Literature

1.4. Reading The Silo Based on Ecocriticism

Chapter 2 A Historical View of the Pastoral/Anti-Pastoral Landscape Traditions in Western Culture

2.1 The Pastoral Tradition in Europe and Australia

2.2 The "Anti-pastoral" Tradition in Europe and Australia

2.3 Combination of Pastoral and Anti-pastoral in The Silo

Chapter 3 Pastoral Features in The Silo: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3.1 The Pastoral as a Necessary Component of the "Trojan Horse" Strategy

3.1.1 Pastoral Forms of The Silo

3.1.2 Pastoral Subjects in The Silo

3.2 An Exception—Pastoral Elements in Farmwork

Chapter4 Anti-Pastoral Features in The Silo: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4.1 Curse on the Land: Salination

4.1.1 Clearing Trees in Farmland

4.1.2. Pumping Water in Droughts

4.2 Animal Cruelty

4.2.1 A Background to Australian Animals

4.2.2 Animal Slaughter in The Silo

4.2.2.1 Pursuit of Profit

4.2.2.2 Emotional Release

4.2.3 Reflection on "Reverence for Life"

4.3 Farmwork as Antidote

4.3.1 Potential Dangers in Farmwork

4.3.2 Ecological Destruction

4.4 Anti-pastoral in Sowing and Harvest Seasons

4.4.1 Hollow Wishes—The "Arrival" of the First Rains

4.4.2 Hollow Harvest—Failure in Farming

Chapter5 Anti-pastoral Features in The Silo: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f Revenge by Nature

5.1 Desertion in "The Flightless Nomads"

5.2 Trick in "Windlight: A Reading"

5.3 Hollow Victory in "The Fire In The Tail Of The Cyclone"

Chapter 6 Conclusion

Endnotes

Bibliography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一、论文

二、科研项目

发布时间: 2007-06-08

参考文献

  • [1].徘徊于东西方之间[D]. 王倩.苏州大学2017
  • [2].对《爱的晕眩》的暗恐式解读[D]. 侯瑞敏.河北师范大学2018
  • [3].花园与国家:马维尔田园诗歌中的政治思想[D]. 刘莉.西南大学2015
  • [4].《他的非法自我》中的身份认同问题[D]. 杨松.江南大学2014
  • [5].苏格兰田园诗歌和罗伯特·彭斯[D]. 王利男.浙江财经大学2015
  • [6].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题材小说[D]. 赵红梅.苏州大学2005
  • [7].“愤怒的企鹅”及其对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D]. 廖蔚莹.华东师范大学2012
  • [8].《探险家沃斯》的主题研究[D]. 郑苏英.河北师范大学2011
  • [9].差异、和解、多元:帕特里克·怀特四部小说中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探讨与呈现[D]. 王云凤.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 [10].劳伦斯的文学旅行和异域想象[D]. 毕宙嫔.苏州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儿子与情人》研究[D]. 张林.东南大学2006
  • [2].人与自然[D]. 徐琳.西北大学2007
  • [3].悲剧性的胜利: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海明威作品[D]. 方兴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
  • [4].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研究[D]. 顾冀梅.北京语言大学2007
  • [5].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生态批评[D]. 陈妙玲.湖南师范大学2005
  • [6].用生态批评理论分析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D]. 荆兴梅.南京师范大学2005
  • [7].哈代三部小说中的生态批评研究[D]. 赵宇鸿.西北大学2005
  • [8].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 赵薇.中南大学2005
  • [9].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D]. 李洁.兰州大学2006
  • [10].对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的生态批评分析[D]. 刘红霞.南京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生态批评视角——金瑟拉《贮仓》中的田园与反田园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