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和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在植物内的重组与表达

猪瘟和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在植物内的重组与表达

论文题目: 猪瘟和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在植物内的重组与表达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细胞生物学

作者: 赫冬梅

导师: 钱凯先,沈桂芳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马铃薯,烟草,衣藻,叶绿体转化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口蹄疫和猪瘟都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危害家畜的烈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流行快,危害严重。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口蹄疫和猪瘟病毒发病的主要手段。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在防治和消除这两种疾病的大规模流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和对不同细胞的适应性增殖,疫苗毒株可能发生抗原漂移,加之数十年来病毒在大规模免疫接种压力下出现抗原变异,现有的传统疫苗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且由于其潜在的危险性,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 转基因植物作为生产疫苗的生物反应器,具有表达量高,成本低,容易生产等优点。另外,植物表达的抗原蛋白不需要纯化,可以作为口服疫苗直接食用。如:番茄,大豆,牧草,烟草等。VPl和E2分别是口蹄疫病毒和猪瘟病毒的核心抗原决定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反应。研究表明,VPl和E2已经在多种表达系统内得到了表达。如:烟草和苜蓿表达的VPl抗原蛋白喂饲小鼠后,能够诱导特异性抗体免疫反应。为此,本文中将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VPl和黏膜免疫佐剂霍乱毒素B亚基(CTB)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内重组和表达;同时,利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高效表达的特点,把猪瘟病毒抗原基因E2重组并转化进烟草和衣藻叶绿体基因组中,使其高效表达。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制口蹄疫和猪瘟基因工程疫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将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VPl和霍乱毒素B亚基融合基因通过农杆菌转染的方法转化到马铃薯基因组中,进行重组和表达。通过抗性筛选,得到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对马铃薯基因组DNA的PCR扩增、SotJthernblot、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并得到了表达。 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PTRE2的构建,并通过基因枪法转化烟草叶绿体基因组,通过壮观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了一株转化植株苗。经过两轮抗生素筛选后,分别用CSFV的E2基因及烟草叶绿体同源片段的引物对抗性植株的叶绿体DNA进行PCR扩增和酶切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

论文目录:

论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口蹄疫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1、病毒基因组和结构蛋白

2.FMDV疫苗的研究和发展

第二章 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1、瘟病毒基因组及其结构蛋白

2.HCV疫苗的研究进展

3、CSFV疫苗研制及应用中的问题

第三章 动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1、口服疫苗的免疫机制

2、口服疫苗作用机理

3、动物口服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植物来源疫苗的优点

3 植物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4 植物口服疫苗的发展现状

5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中的问题

6 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五章 植物叶绿体表达系统的研究

1.叶绿体表达系统的特点

2 植物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3 植物叶绿体转化的同质化研究

4 叶绿体转化的筛选标记

5、植物叶绿体转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基因 VP1和霍乱毒素B亚基(CTB)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内的表达

第一章 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案

1 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可行性分析

实验方案

3、技术路线

第二章 CTBVP1融合基因马铃薯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植株的获得

1.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口蹄疫抗原基因VP1和霍乱毒素B亚基(CTB)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内的稳定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4 讨论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三部分 猪瘟病毒(CSFV)抗原基因E2在烟草叶绿体内的重组与表达

第一章 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案

1、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可行性分析

2 实验方案

3、技术路线

第二章 猪瘟病毒抗原基因E2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植株的获得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猪瘟病毒抗原基因E2烟草叶绿体内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今后研究方向

第四部分 猪瘟病毒(CSFV)抗原基因E2在衣藻叶绿体内的重组与表达

第一章 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案

1、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可行性分析

2 实验方案

3、技术路线

第二章 猪瘟病毒抗原基因E2衣藻叶绿体转化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植株的获得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猪瘟病毒抗原基因E2在衣藻叶绿体内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4 讨论与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0-10

参考文献

  • [1].基于牛和马鼻咽部的RNA-seq揭示其感染口蹄疫病毒的机制[D]. 白万富.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 [2].基于单细胞技术研究口蹄疫病毒感染和宿主细胞EBP基因的关系[D]. 方卉.武汉大学2015
  • [3].RNAi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与感染的相关研究[D]. 陈维灶.复旦大学2006
  • [4].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及分子标记疫苗株的构建[D]. 任林柱.吉林大学2007
  • [5].口蹄疫病毒VP1及多抗原表位基因在植物表达的研究[D]. 王冬梅.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 [6].口蹄疫病毒干扰RNA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D]. 王鹏雁.石河子大学2008
  • [7].O型口蹄疫病毒多基因DNA疫苗的研制[D]. 郭慧琛.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 [8].抗A型口蹄疫病毒和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双价多肽疫苗研究[D]. 易建中.复旦大学2005
  • [9].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与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 洪琦.华中农业大学2005
  • [10].O型口蹄疫病毒VP1表位重组蛋白疫苗的功能研究[D]. 冉波.吉林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口蹄疫病毒VP1抗原基因在模式植物叶绿体中的重组和表达[D]. 孙萌.浙江大学2003
  • [2].干扰RNA抑制猪瘟病毒增殖效果研究[D]. 徐兴然.吉林大学2005
  • [3].口蹄疫VP1表位六聚体(FMD-VP1-Hetero6)重组蛋白疫苗[D]. 邵明玉.吉林大学2005
  • [4].抗A型口蹄疫病毒和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双价多肽疫苗研究[D]. 易建中.复旦大学2005
  • [5].口蹄疫病毒免疫原基因在番茄和拟南芥中的表达及转基因番茄动物免疫试验[D]. 潘丽.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6].重组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的猪细小病毒样颗粒亚单位疫苗研究[D]. 范京惠.东北农业大学2005
  • [7].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诊断DNA微阵列的构建及其检测技术研究[D]. 肖驰.四川农业大学2005
  • [8].猪瘟Shimen株致猪血管内皮细胞病变前后表达差异基因寻找及E2基因PK-15细胞表达[D]. 张永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9].猪瘟病毒C-株全长cDNA感染性的恢复及其标记疫苗的构建[D]. 张淼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10].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与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 洪琦.华中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  ;  ;  

猪瘟和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在植物内的重组与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