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骚体文学研究

南朝骚体文学研究

论文摘要

骚体即楚辞体,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以屈原宋玉作品为典范,以“兮”字句的运用为形式上的特征,抒发忧悲之情为主的文体样式。南朝骚体中情景交融的山水景物题材大量涌现。在南朝,《离骚》式的反复诉说、淋漓痛快的抒情方式被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为主所取代。南朝骚体缺少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题材内容倾向于个人化,个性化,但是南朝骚体在情感内涵的丰富化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用骚体写宗教题材和抒写世俗化的情怀是南朝骚体题材的新变化。在文风普遍低靡的南朝文坛,骚体仍坚守着自己较为严肃的一面。骚体的创作让人看到了作家对高洁之志的追求。但也不可否定,南朝骚体在很大程度上遗失了屈骚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精神和苏世独立、坚持自守的独立气节,取而代之的是对屈骚尤其是《九歌》艺术精神的全面继承与开拓。南朝骚体体制上精致短小,多用《九歌》句式,与诗、赋紧密结合,呈现出平易流畅和艳丽华美的风格。江淹是深得屈骚艺术精髓的一位作家,他的骚体学骚而不类骚,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骚体文学的界定和南朝人对骚体的认识
  • 1.1 骚体文学的界定
  • 1.1.1 骚体的来源、名称、流变及与赋体的复杂关系
  • 1.1.2 骚体的形式特征
  • 1.1.3 骚体的内在特质
  • 1.2 南朝人对骚体的认识
  • 1.2.1 骚赋分立的文学观念
  • 1.2.2 南朝人对楚辞艺术特点的认识和推崇
  • 第2章 个人化的题材内容与丰富的抒情内涵
  • 2.1 文变染乎世情——南朝文人与南朝骚体
  • 2.2 南朝骚体的题材内容
  • 2.2.1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山水景物题材
  • 2.2.2 咏物写景题材
  • 2.2.3 宗教题材的尝试
  • 2.3 南朝骚体的情感内蕴
  • 2.3.1 高洁之志
  • 2.3.2 时间和生命意识的流露
  • 2.3.3 抒情的个性化和情感的世俗化
  • 第3章 南朝骚体的艺术特点
  • 3.1 体制上的特点
  • 3.1.1 篇幅精致小巧
  • 3.1.2 九歌句式的偏爱
  • 3.1.3 与诗赋紧密融合
  • 3.2 平易流畅的风格
  • 3.3 艳丽华美的风格
  • 3.4 江淹骚体对屈骚艺术的继承
  • 3.4.1 传统屈骚中常见词语、意象的运用
  • 3.4.2 句式的仿用
  • 3.4.3 叠字的使用
  • 3.4.4 叠韵词的使用
  • 3.4.5 用意幼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南朝骚体文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