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研究 ——以闵行区为例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研究 ——以闵行区为例

论文摘要

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产业、人口、商业等从城市中心置换到郊区,即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转变的阶段,居住郊区化是郊区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从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向其边缘区及郊区迁移扩散的过程,是集聚型城市化向分散型城市化转化的必然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出现郊区化,郊区化的最初阶段是居住的郊区化,主要是富裕阶层为了追求舒适宽敞的居住环境而开始向郊区搬迁;随后在居住郊区化的带动下,出现工业、商业、服务业、办公业等向郊区发展。而我国的郊区化发生的相对较晚,进入上世纪80年代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开始出现,政府调整产业用地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工业企业迁出,同时推行旧城改造,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开始向城市外围拓展,城市的居住功能开始向外围转移。上海市通过建设新城有效疏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引导产业和人口向郊区新城集聚,促进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论文共分七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三章主要从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以及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大城市的居住郊区化之间的差别:第四章按照中国城市郊区化的一般规律,从产业郊区化、人口郊区化的角度来研究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的发展,对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探讨产业、人口对居住郊区化的影响,然后从上海市住宅房地产市场、不同圈层住宅空间分布的角度对居住郊区化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实证研究部分,选取闵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网上房地产2004-2010年闵行区新开住宅楼盘数据,对闵行区住宅市场和住宅空间分布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第六章着重分析了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居住郊区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语,针对居住郊区化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
  • 1.5. 研究框架和主要创新
  • 1.5.1. 本文研究框架
  • 1.5.2. 本论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居住郊区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国内外居住郊区化发展对比分析
  • 3.1. 西方发达国家居住郊区化分析
  • 3.2. 中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上海市人口与居住郊区化发展
  • 4.1. 城郊空间界定
  • 4.2. 人口郊区化特征
  • 4.2.1. 总人口空间分布
  • 4.2.2. 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 4.2.3. 人口郊区化原因
  • 4.3. 住宅建设与居住郊区化
  • 4.3.1. 居住郊区化的背景
  • 4.3.2. 住宅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及住宅价格演变
  • 4.3.3. 住宅分布空间演变分析
  • 4.3.4.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特征
  • 第5章 闵行区居住空间演变
  • 5.1. 区域选择与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 5.1.1. 区域选择
  • 5.1.2. 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 5.2. 闵行区经济人口发展现状
  • 5.2.1. 经济发展状况
  • 5.2.2. 人口及就业岗位情况
  • 5.2.3. 土地利用及城市空间布局
  • 5.3. 闵行区住宅空间布局分析
  • 5.3.1. 住宅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 5.3.2. 住宅市场发展阶段
  • 5.3.3. 住宅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 第6章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动力机制及影响
  • 6.1.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动力机制
  • 6.1.1. 土地制度改革
  • 6.1.2. 住房制度改革
  • 6.1.3. 旧城改造和动拆迁
  • 6.1.4. 郊区新城、新市镇的发展
  • 6.1.5. 产业郊区化和人口郊区化
  • 6.1.6. 城市交通的拉动作用
  • 6.2.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的影响
  • 6.2.1.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的积极影响
  • 6.2.2.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带来的问题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主要观点概括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大学郊区化现象研究[J]. 江科学术研究 2018(02)
    • [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类郊区化”及其战略调整[J]. 求索 2018(06)
    • [3].郊区化究竟是加重还是缓解了城市病——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 2016(08)
    • [4].中国城市后郊区化特征与地方政府作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03)
    • [5].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异理想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以南京为例[J]. 城市地理 2017(08)
    • [6].大学郊区化浪潮下信息沟的形成及应对思路分析——基于松江大学城与上海城区高校的对比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6)
    • [7].后郊区化与郊区治理的中国观察——尼古拉斯·菲尔普斯教授专访[J]. 城市治理研究 2018(01)
    • [8].关于北京郊区化中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J]. 城市 2011(04)
    • [9].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被动郊区化[J]. 城市问题 2011(10)
    • [10].中美住宅郊区化的对比研究[J]. 建筑经济 2010(04)
    • [11].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8)
    • [12].浅议消费文化与住宅郊区化[J]. 山西建筑 2009(17)
    • [13].刍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宅郊区化现象[J]. 理论与现代化 2009(05)
    • [14].高校郊区化对南宁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4(03)
    • [15].高校郊区化对郊区人力资源流动影响思考[J]. 时代人物 2008(05)
    • [16].中美城市郊区化差异与启示[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4(05)
    • [17].上海城市郊区化与“新都市主义”理念的未来吸纳[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18].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3)
    • [19].高校郊区化背景下的成都城市化进程[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0].住宅郊区化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利弊分析[J]. 陕西建筑 2008(07)
    • [21].上海人口郊区化与产业郊区化协同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 2015(01)
    • [22].郊区化背景下:广州市中心区与郊区的关系[J]. 城市 2010(06)
    • [23].浅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蔓延原因[J]. 长江丛刊 2018(35)
    • [24].高校郊区化对学生影响的定量分析报告——以内师大盛乐校区学生为研究总体[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09)
    • [25].高校郊区化对城郊社区建设的影响——在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研究[J]. 青春岁月 2011(20)
    • [26].城市空间郊区化演变趋势及问题——以上海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09(01)
    • [2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住宅郊区化发展及问题的研究——以南宁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2)
    • [28].郊区化视域下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4)
    • [29].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J]. 商业时代 2008(20)
    • [30].高校郊区化进程中师生传播现状与策略分析——以北京市属高校为例[J]. 传媒论坛 2019(01)

    标签:;  ;  ;  ;  ;  

    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研究 ——以闵行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