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反应性污染物运移机理试验研究 ——以苯胺和1,2-萘醌-4-磺酸钠为例

多孔介质反应性污染物运移机理试验研究 ——以苯胺和1,2-萘醌-4-磺酸钠为例

论文摘要

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运移机理对深部地下工程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放射性核废料的地质处置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地下水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其中溶质运移也十分复杂,所以目前为止,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惰性溶质方面。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自然界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运移大多不是单一物质运移,且运移过程中多伴随生物化学反应,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初步研究多孔介质中反应性溶质的运移反应规律。本课题在归纳总结有关多孔介质中反应性溶质运移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有机玻璃管填充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模拟自然界中的多孔介质,用苯胺和1,2-萘醌-4-磺酸钠模拟水体中的反应性污染物,并参照文献中的检测方法对各个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得出反应性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反应规律,同时做了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成果,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大胆尝试,选择苯胺和1,2-萘醌-4-磺酸钠作为反应性污染物的代表,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证实了其可行性。(2)每组试验都设定了三个不同流速以便分析流速变化对多孔介质中反应性溶质运移反应的影响,综合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物浓度达到最大的时间随着流速的增大而提前,且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与惰性溶质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很接近,说明化学反应没有很大程度上影响流速。(3)试验构造了三种石英砂柱模拟自然界中的多孔介质,其中两种模拟均质介质条件,另一种模拟非均质介质条件。综合实验图和数值模拟图分析可得介质的均质非均质变化对反应性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反应影响很大。(4)从试验所得的图文分析,填充在石英砂柱中的1,2-萘醌-4-磺酸钠溶液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至0,注入石英砂柱中的苯胺溶液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大至所配置的0.2毫摩尔/升,生成物的浓度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能达到的最高浓度在0.05毫摩尔/升左右,证实了多孔介质中由于介质阻隔化学反应不能完全进行。(5)用ADE拟合亮蓝的穿透曲线,其拟合精度很高。反应性溶质数值模拟方面,均匀介质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效果较好,但非均质条件的数值模拟效果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多孔介质反应性污染物运移研究进展
  • 1.2.2 典型反应性溶质的选择及研究进展
  • 1.2.3 待解决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多孔介质
  • 2.1.1 多孔介质的定义
  • 2.1.2 多孔介质的物理性质
  • 2.2 多孔介质中水动力弥散及相关概念
  • 2.2.1 水动力弥散
  • 2.2.2 多孔介质中水动力弥散方程建立及求解方法
  • 2.2.3 相关概念
  • 2.3 苯胺和 1,2-萘醌-4-磺酸钠的性质
  • 2.3.1 苯胺的性质
  • 2.3.2 1,2-萘醌-4-磺酸钠的性质
  • 2.3.3 苯胺和 1,2-萘醌-4-磺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
  • 2.4 多孔介质中反应性污染物运移
  • 2.4.1 苯胺和 1,2-萘醌-4-磺酸钠反应模型
  • 2.4.2 模型求解方法
  • 第三章 多孔介质反应性污染物运移试验
  • 3.1 试验装置
  • 3.1.1 实验模型 CAD 图
  • 3.2 试验材料
  • 3.2.1 试验用水
  • 3.2.2 试验所用石英砂
  • 3.2.3 主要试验器材及药品
  • 3.3 试验检测方法
  • 3.3.1 示踪剂试验及检测方法
  • 3.3.2 反应性溶质试验及检测方法
  • 3.4 试验内容及实施
  • 3.4.1 试验内容
  • 3.4.2 试验实施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 4.1 水力试验图形分析
  • 4.1.1 1-2mm 石英砂填充柱水力试验图
  • 4.1.2 2-3mm 石英砂填充柱水力试验图
  • 4.1.3 混合柱(上 1-2mm+下 2-3mm)石英砂填充柱水力试验图
  • 4.2 惰性溶质(亮蓝)的运移分析
  • 4.2.1 1-2mm 石英砂填充柱亮蓝试验结果分析及 ADE 模拟
  • 4.2.2 2-3mm 石英砂填充柱亮蓝试验结果分析及 ADE 模拟
  • 4.2.3 混合石英砂填充柱亮蓝试验结果分析及 ADE 模拟
  • 4.2.4 惰性溶质(亮蓝)运移规律分析
  • 4.3 反应性溶质的运移分析
  • 4.3.1 1-2mm 石英砂填充柱反应性溶质试验结果分析
  • 4.3.2 2-3mm 石英砂填充柱反应性溶质试验结果分析
  • 4.3.3 混合石英砂填充柱反应性溶质试验结果分析
  • 4.3.4 1-2mm 石英砂填充柱反应性溶质试验数值模拟
  • 4.3.5 2-3mm 石英砂填充柱反应性溶质试验数值模拟
  • 4.3.6 混合石英砂填充柱反应性溶质试验数值模拟
  • 4.3.7 反应性溶质运移规律分析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产生及治理认识实践[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4)
    • [2].食品热加工中小分子污染物的形成及其控制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2)
    • [3].化工企业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治理的问题与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9)
    • [4].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国际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环境管理 2020(05)
    • [5].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到哪儿去了?[J]. 中国总会计师 2017(01)
    • [6].APEC期间京津冀地区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7(03)
    • [7].国Ⅵ标准污染物蒸发排放控制[J]. 汽车工程师 2017(08)
    • [8].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模式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4)
    • [9].论污染物的负价值因素[J]. 经济学家 2016(10)
    • [10].食用农产品及污染物溯源技术通过鉴定[J]. 北方园艺 2009(08)
    • [11].国内外典型新兴环境污染物的进展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2)
    • [12].环境监测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4)
    • [13].国内外典型新兴环境污染物的进展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4)
    • [14].几类常见污染物对斑马鱼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2)
    • [15].浑河水体的优控污染物筛选研究[J]. 建筑与预算 2020(05)
    • [16].雾霾对光伏阵列表面污染物粘附特性影响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10)
    • [17].主要污染物总量预算指标管理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05)
    • [18].人工湿地去除特殊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S1)
    • [19].有关我国污染物的环境监测现状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11)
    • [20].城市污泥与稻草混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 绿色科技 2020(14)
    • [21].邯郸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及污染物成因分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2].稀有冶炼废水主要污染物及处理工艺[J]. 有色冶金节能 2016(02)
    • [23].浅谈废气污染物总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科技与创新 2016(14)
    • [24].人工冻结土污染物隔离屏障应用现状及研究展望[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6)
    • [25].车内毒气及污染物的处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03)
    • [26].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及防治[J]. 民营科技 2015(10)
    • [27].基于修正的化学品评分排序模式识别油田废弃物中的主要污染物[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04)
    • [28].环境优控污染物筛选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3(04)
    • [29].评估实验室用水中新兴污染物的存在和影响[J]. 生命科学仪器 2010(05)
    • [30].福州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运行管理模式设计[J]. 船海工程 2020(02)

    标签:;  ;  ;  ;  

    多孔介质反应性污染物运移机理试验研究 ——以苯胺和1,2-萘醌-4-磺酸钠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