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 ——以六苴、郝家河矿床为例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 ——以六苴、郝家河矿床为例

论文摘要

博士论文《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一以六苴、郝家河矿床为例》,依托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453001)与“云南省牟定县郝家河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653098)选题。以六苴、郝家河床为研究对象,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矿区构造演化及控矿规律。对比了不同矿床、不同层位、含矿层不同位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研究成矿流体的性质。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讨论含矿层浅、紫色砂岩的形成、金属矿物及元素分带机理,借鉴砂岩型铀矿床研究成果,提出“紫化聚铜”成矿模式。采用钻孔地球化学方法建立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结合地表地球化学勘查及地质综合分析,对研究区铜矿床深部及外围进行找矿预测,取得良好找矿效果。1、阐述了“牟定斜坡”与楚雄盆地弧形砂岩铜矿带的空间关系。认为“牟定斜坡”沉积环境有利于铜质预富集。其构造作用控制砂岩型铜矿床的形成。2、详细厘定了矿区出露地层的划分标志及依据。含矿层(K2ml1、K2mx2)以浅色砂岩为主,顶、底均以灰紫色含砾中-粗粒砂岩为其特征标志。3、总结了构造演化及控矿规律。早期近东西向挤压形成的近南北向压扭性构造促进了铜的活化、迁移。晚期的构造活动改造,使铜矿体加富。后期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破坏矿体,将其向全浅带一侧错动。4、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含矿层砂岩经历了两种流(气)体活动过程:①还原性气(液)作用下砂岩褪色(砂岩由紫变浅);②从紫色砂岩一侧进入的含氧层间流体。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成矿流体具低盐度,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为从紫色砂岩一侧进入,向浅色砂岩一侧运移。提出“紫化聚铜”成矿模式。5、采用钻孔地球化学方法建立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结合地表地球化学勘查及地质综合分析,圈定郝家河A、B、C三区,郝家河-老虎硐铜矿带,六苴石门坎NW侧,簸箕背斜、大雪山背斜倾没端等找矿预测区,部分已得到工程验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砂岩型铜矿床及研究区概况
  • 1.1.1 砂岩型铜矿床简述
  • 1.1.2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成果
  • 第二章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2.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 2.2 楚雄盆地地层层序及沉积建造
  • 2.2.1 地层层序
  • 2.2.2 沉积建造
  • 2.2.3 岩浆活动
  • 2.3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
  • 2.3.1 砂岩铜矿的时间分布
  • 2.3.2 "牟定斜坡"与弧形砂岩铜矿带
  • 2.4 矿床地质特征
  • 2.4.1 六苴铜矿床
  • 2.4.2 郝家河铜矿床
  • 2.4.3 六苴、郝家河铜矿床地层对比
  • 2.5 砂岩型铜矿床成矿规律
  • 第三章 典型矿床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控矿规律
  • 3.1 六苴铜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3.1.1 褶皱
  • 3.1.2 断裂
  • 3.1.3 控矿断裂与矿体的关系
  • 3.1.4 断裂演化与控矿作用
  • 3.2 郝家河铜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控矿规律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2.3 构造控矿规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铜矿床地球化学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元素地球化学
  •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2.4 六苴、郝家河铜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对比
  • 4.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4.3.1 包裹体特征
  • 4.3.2 温度、盐度
  • 4.3.3 流体性质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硫同位素
  • 4.4.2 氢、氧、碳同位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形成机理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铜的来源
  • 5.1.2 硫的来源
  • 5.2 含矿层中浅色砂岩与紫色砂岩
  • 5.2.1 原生紫色砂岩与原生浅色砂岩
  • 5.2.2 含矿层褪色砂岩
  • 5.3 与陆相砂岩型铀矿床对比及启示
  • 5.3.1 砂岩型铀矿床与砂岩型铜矿床的相似性
  • 5.3.2 砂岩型铀矿床与砂岩型铜矿床的相异性
  • 5.3.3 砂岩型铀矿床形成过程及其对砂岩型铜矿床研究的启示
  • 5.4 含矿层砂岩"紫化聚铜"及金属矿物分带机理
  • 5.4.1 含矿层砂岩的"紫化聚铜"
  • 5.4.2 含矿流体运移方向及元素分带的形成
  • 5.4.3 金属矿物分带机理
  • 5.5 金属元素的活化与迁移
  • 5.6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与找矿预测
  • 6.1 钻孔地球化学勘查及三维异常模式
  • 6.1.1 指示元素及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
  • 6.1.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6.1.3 元素空间分带规律
  • 6.1.4 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及意义
  • 6.2 地表地球化学勘查
  • 6.2.1 六苴小河-石门坎地段地表地球化学勘查
  • 6.2.2 郝家河矿床A区地表地球化学勘查
  • 6.3 找矿效果及远景预测
  • 6.3.1 找矿效果
  • 6.3.2 远景预测
  • 结论及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安徽沿江地区铜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4)
    • [2].江西东乡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实践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7)
    • [3].铜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17(03)
    • [4].中国铜矿的巨无霸——多龙铜矿床解读[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02)
    • [5].内蒙古东乌旗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J]. 地质通报 2016(04)
    • [6].西藏多不杂铜矿床成因浅析及找矿标志[J]. 城市地理 2017(14)
    • [7].济源市瓦庙坡铜矿床成因类型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14)
    • [8].卓尼县牙子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14)
    • [9].多龙矿斑岩矿集区铜矿床蚀变与脉体系统[J]. 城市地理 2017(04)
    • [10].云南勐腊县南坡铜矿床物探异常特征[J]. 城市地理 2017(06)
    • [11].大红山铁铜矿床地质特征[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09)
    • [12].广西金秀龙围铜矿Re-Os同位素定年[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07)
    • [13].探讨黑龙江洋灰洞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9)
    • [14].“一带一路”铜矿地质特征及勘查开发选区[J]. 中国矿业 2018(07)
    • [15].天津蓟县铜矿床矿物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20)
    • [16].四川九龙柏香林铜矿床围岩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 四川地质学报 2017(01)
    • [17].云南蝉战河铜矿床成矿模式与美国基韦诺铜矿床的异同[J]. 矿产与地质 2017(01)
    • [18].山东省莱芜市北江水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 山东国土资源 2017(10)
    • [19].广东省阳山县九龙坪铁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J]. 矿业工程 2016(03)
    • [20].四川省会理县翟窝厂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四川建材 2016(05)
    • [21].陕西穆家庄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矿产勘查 2015(02)
    • [22].四川里伍铜矿床磁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5(03)
    • [23].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J]. 中国地质 2013(02)
    • [24].浅析铁凹沟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矿床成因[J]. 华北国土资源 2013(05)
    • [25].怕拍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矿业工程 2010(05)
    • [26].新疆萨热克铜矿床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矿床地质 2018(01)
    • [27].铜同位素组成在铜矿床中的变化规律[J].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3)
    • [28].宁夏中卫市香山东北麓地区铜矿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J]. 内江科技 2017(10)
    • [29].内蒙古金巴山东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J]. 西部资源 2017(01)
    • [30].额济纳旗金巴山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J].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3)

    标签:;  ;  ;  ;  ;  ;  ;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 ——以六苴、郝家河矿床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