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及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研究

邯郸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及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及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来源多、化学组成复杂,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以随呼吸进入人体,沉积于肺部,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其携带的多种多环芳烃(PAHs)已鉴定出具有致癌活性。为了切实控制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改善邯郸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邯郸市开展了可吸入颗粒物及其载带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弄清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来源,定量给出了各类污染源的贡献份额。通过对邯郸市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排放源类进行了调查和识别,确定了扬尘、煤烟尘、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风沙尘和钢铁尘等六类排放源,共采集各类排放源样品113个。根据城市功能区分布等环境特征,设置6个可吸入颗粒物受体采样站位,共采集受体样品72个。对采集样品的无机元素、碳、离子和多环芳烃等4类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可吸入颗粒物各类排放源及受体成份谱数据。应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解析技术与二重源解析技术,计算出了邯郸市各单一尘源对城市扬尘的分担率以及各源类对受体的分担率。各源类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分担率为:扬尘35%;煤烟尘19%;建筑尘13%;机动车尾气尘11%;土壤风沙尘6%;钢铁尘4%。根据色谱-质谱技术测得的多环芳烃数据,分析了邯郸市多环芳烃时空分布规律。对照国内外多个城市苯并(a)芘浓度,分析了邯郸市苯并(a)芘污染水平,采暖季超过国家标准,非采暖季不超标。通过比值法定性判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通过CMB模型对多环芳烃来源进行定量解析,定性结果和定量结果均表明,邯郸市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燃煤尘和机动车尾气尘,采暖季燃煤尘分担率为55.7%,机动车尾气尘分担率为40.9%;非采暖季燃煤尘分担率为39.6%,机动车分担率为59.3%。针对邯郸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来源及污染特征,提出了控制大气颗粒物和多环芳烃污染防治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颗粒物的种类、排放源及化学成分谱
  • 1.2.1 颗粒物种类及危害
  • 1.2.2 颗粒物的排放源分类
  • 1.2.3 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谱
  • 1.3 多环芳烃的特性、危害及来源
  • 1.3.1 多环芳烃特性
  • 1.3.2 多环芳烃的危害
  • 1.3.3 多环芳烃的来源
  • 1.4 源解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现状
  • 1.4.2 多环芳烃源解析技术研究现状
  • 1.4.3 源解析技术研究发展趋势
  • 第二章 解析模型和计算方法
  • 2.1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
  • 2.1.1 CMB 模型介绍
  • 2.1.2 CMB 模型原理
  • 2.1.3 CMB 模型计算方法
  • 2.2 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3.1 排放源类的调查和识别
  • 3.1.1 土壤风沙尘
  • 3.1.2 煤烟尘
  • 3.1.3 机动车尾气尘
  • 3.1.4 建筑水泥尘
  • 3.1.5 钢铁尘
  • 3.1.6 扬尘
  • 3.2 排放源样品的采集
  • 3.2.1 源样品采集原则
  • 3.2.2 源样品的采集
  • 3.2.3 源样品处理及质量控制
  • 3.3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受体样品的采集
  • 3.3.1 采样器材
  • 3.3.2 采样布点
  • 3.3.3 采样时间
  • 3.3.4 采样结果
  • 3.3.5 受体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3.4 源与受体样品的测试方法
  • 3.4.1 测试方法介绍
  • 3.4.2 多环芳烃的分析
  • 第四章 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与分析
  • 4.1 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
  • 4.1.1 可吸入颗粒物成分谱测试结果
  • 4.1.2 可吸入颗粒物解析结果
  • 4.1.3 可吸入颗粒物二重源解析结果
  • 4.2 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分析
  • 4.2.1 各排放源分担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2 与其它城市源解析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结果与分析
  • 5.1 多环芳烃来源的定性解析
  • 5.1.1 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测试结果
  • 5.1.2 多环芳烃的时空变化规律
  • 5.1.3 苯并(a)芘的污染水平分析
  • 5.1.4 多环芳烃来源的定性解析
  • 5.2 多环芳烃来源的定量解析
  • 5.2.1 多环芳烃污染源成分谱
  • 5.2.2 多环芳烃的CMB 解析结果
  • 5.3 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污染防治对策
  • 6.1 邯郸市可吸入颗粒物和多环芳烃来源成因分析
  • 6.2 对策
  • 6.2.1 全面控制城市扬尘污染
  • 6.2.2 进一步加强控制燃煤污染
  • 6.2.3 切实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 6.2.4 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治理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 附录2 实验数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朝阳市臭氧来源解析及敏感因素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20(07)
    •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三专家与网友互动:污染物来源解析正以城市为单元展开[J]. 环境与生活 2017(01)
    • [3].开封大气扬尘颗粒物的来源解析[J]. 中国粉体技术 2020(04)
    • [4].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在线来源解析研究[J]. 能源环境保护 2017(05)
    • [5].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16(19)
    • [6].鞍山市道路扬尘碳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20(09)
    • [7].大连市区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及来源解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06)
    • [8].典型重工业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来源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1)
    • [9].粤东北地区秋季臭氧来源解析与生成敏感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4)
    • [10].2017年夏季泉州市细颗粒物来源解析[J]. 绿色科技 2017(16)
    • [11].宿州煤矿塌陷水域水质评价及污染来源解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12].宿迁市郊区春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20)
    • [13].受体模型应用于典型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来源解析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09(03)
    • [14].2020年春节期间徐州市区污染物来源解析及管控建议[J]. 环境科技 2020(04)
    • [15].开封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J]. 绿色科技 2017(18)
    • [16].濮阳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19(08)
    • [17].广州市天河区2016年雨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18(06)
    • [18].无锡市分级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06)
    • [19].来源解析有哪些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7)
    • [20].山地水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重金属来源解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1].石家庄夏季典型时段臭氧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中国环境监测 2019(04)
    • [22].基于数值模式的细颗粒物来源解析[J]. 科学通报 2018(18)
    • [23].海洋表层沉积物中金属镉的来源解析[J]. 海洋通报 2019(06)
    • [24].泉州市大气降尘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16(12)
    • [25].武汉市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04)
    • [26].广州将分步推进公交车纯电动化[J]. 商用汽车 2017(07)
    • [27].“兰州蓝”背景下空气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成因初探[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4)
    • [28].西安市高校校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20(08)
    • [29].苏北某县大气中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J]. 江西科学 2016(03)
    • [30].西安市大气降水污染和沉降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20(02)

    标签:;  ;  ;  ;  

    邯郸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及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