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引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理研究

桔梗引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炎症及气流阻塞为发病特点。桔梗作为手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常常配伍使用。本课题在文献、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实验角度观察桔梗作为引经药与清热解毒药物配伍后对COPD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进一步探讨桔梗引经的作用机制。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系统综述了COPD的现代研究、中医药治疗概况、桔梗在呼吸系统的应用以及归经、引经理论的研究进展。目前,COPD发病情况已在全球引起重视。全球许多学者围绕COPD病因学、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等从实验和临床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通过其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调理作用在COP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归经、引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临床用药发挥指导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用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归经、引经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未有重大突破,尚需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不断地探索。第二部分理论探讨。梳理历代医家对归经、引经理论的认识,对常用引经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归经、引经的学术思想。中药归经、引经理论起于秦汉,在金元时代基本确立,明清时代渐趋完善。其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体系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引经药在方剂中能够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直达脏腑、经络等病变部位,使药效集中,从而提高疗效。历代医家认为桔梗是手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可为“诸药舟楫”。第三部分实验研究。目的:从病理形态学角度观察清热解毒药中配伍桔梗后对COPD的治疗作用。从炎症细胞、细胞因子角度探讨清热解毒药中配伍桔梗对COPD治疗作用的机理。从肺内生物活性肽肠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family3,TFF3)、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角度探讨引经机制。方法: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入脂多糖的联合造模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七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桔梗组(桔梗)、桔甘组(桔梗、甘草)、银翘组(银花、连翘等)、桔银翘组(桔梗、银花、连翘等)、桔甘银翘组(桔梗、甘草、银花、连翘等)。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中药,连续28天。取大鼠肺组织分别制作光镜、电镜标本。通过病理切片及半定量病理分析评价各给药组对COPD中的治疗效果。用ABC-ELISA法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TNF-α、TGF-β的含量并计数大鼠BALF中白细胞数量。用RT-PCR技术测定肺组织肠三叶因子(TFF3)mRNA表达。用放免法测定肺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果及分析:(1)模型组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大鼠肺泡结构破坏,局部肺泡萎陷,肺泡间隔明显增宽,甚至融合,肺泡壁和间质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明显增生,部分上皮脱落,管壁及其周围有明显炎细胞浸润。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变性,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断裂甚或脱失,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甚至呈空泡样,肺泡腔内巨噬细胞次级溶酶体增多。半定量病理分析显示,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较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模型组的肺泡直径增大,单位面积上的肺泡数减少,肺泡结构破坏明显。提示: COPD模型组镜下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别,肺组织结构严重受损,炎症反应增多。桔梗组、桔甘组、银翘组对COPD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单味桔梗或单纯清热解毒药对COPD病变改善不明显。桔银翘组即在清热解毒药中配伍桔梗,光镜下观察显示,病变范围缩小,程度减轻。炎性浸润明显减少,大部分肺泡结构基本恢复。超微结构显示,肺泡上皮细胞变性不明显,细胞结构多完整,线粒体结构正常,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减少。半定量病理分析显示,肺平均内衬间隔(MLI)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肺泡数(MAN)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一定升高趋势。说明桔银翘组能明显改善肺泡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肺泡数。提示:桔银翘组与COPD模型组相比病理改变具有明显差异。清热解毒药中配伍桔梗对COPD的炎症反应、肺组织结构改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优于单味桔梗组和单纯清热解毒药组,说明桔梗在其中发挥了引经增效作用。桔甘银翘组即在清热解毒药中配伍桔梗、甘草,光镜下观察显示,病变范围缩小,程度减轻。炎性浸润明显减少,大部分肺泡结构基本恢复。超微结构显示,桔甘银翘组肺泡上皮细胞变性不明显,细胞结构多完整,线粒体结构正常,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减少。肺平均内衬间隔(MLI)较模型组有降低趋势,平均肺泡数(MAN)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提示桔甘银翘组能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的肺泡数。对COPD病理状态下肺组织结构有一定恢复作用。提示:桔甘银翘组与COPD模型组相比病理改变具有显著差异。清热解毒药中配伍桔梗、甘草对COPD的炎症反应、肺组织结构改变具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说明桔梗、甘草配伍后发挥了配伍引经增效作用。(2)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白细胞总数、IL-1β、TNF-α、TGF-β含量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5,P<0.05),提示COPD病理模型的具有明显的炎症征象,这与上述病理切片结果相一致。桔银翘组与模型组相比,白细胞总数、IL-1β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0.01),对TNF-α有一定降低趋势。说明桔银翘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OPD模型白细胞总数、IL-1β、TNF-α含量。提示桔银翘组改善COPD病理改变,发挥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白细胞总数、IL-1β、TNF-α含量有关。桔甘银翘组与模型组相比,白细胞总数、IL-1β、TNF-α、TGF-β含量均有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5,P<0.05)。提示桔甘银翘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细胞总数、IL-1β、TNF-α、TGF-β含量,与桔甘银翘组改善COPD病理改变,发挥治疗作用有关。(3)模型组TFF3基因表达、VIP含量较假手术组均呈降低趋势。表明COPD病理状态下这两种神经肽水平均有降低。各治疗组TFF3、VIP含量与模型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以桔梗调节TFF3的变化趋势最大,推测桔梗的引经增效作用与调节TFF3有关,TFF3可能为桔梗的作用靶点之一。桔甘银翘组调节VIP变化趋势最大,推测桔梗、甘草的配伍引经效果与调节VIP有关。结论:清热解毒药物中配伍桔梗后,表现出一定的肺部引经增效作用,能够使清热解毒药物在肺部的治疗作用增加。这种引经增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桔梗调节TFF3、VIP有关。配伍桔梗、甘草后表现出一定的配伍引经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IP关系更为密切。为进一步确定TFF3、VIP是否为桔梗引经增效作用的靶点,仍需采用多种检测方法从不同角度证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研究进展
  • 1 定义
  • 2 流行病学
  • 3 病因学
  • 4 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 5 发病过程
  • 6 发病机理
  • 7 动物模型
  • 8 诊断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
  • 3 中医药防治COPD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桔梗功效及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1 桔梗功效
  • 2 桔梗药理作用
  • 3 桔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归经、引经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
  • 2 引经理论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中篇 理论探讨
  • 理论探讨一 历代医家对归经的认识
  • 1 归经理论的形成
  • 2 归经的主要依据
  • 3 归经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理论探讨二 引经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
  • 1 引经的概念
  • 2 历史沿革
  • 3 常见引经药
  • 4 引经药作用类型
  • 5 引经药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理论探讨三 《伤寒杂病论》有关归经、引经的学术思想探讨
  • 1 张仲景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体系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 张仲景临床用药中处处体现药物引经思想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桔梗引经对 COPD 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桔梗引经对 COPD 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桔梗引经对COPD 大鼠肺组织肠三叶因子(TFF3)mRN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桔梗引经对 COPD 大鼠肺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创新点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引经”术语源流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0)
    • [2].钱大昕对《说文》引经的看法[J]. 学园 2015(27)
    • [3].简析桔梗与牛膝的引经功效[J]. 河南中医 2016(01)
    • [4].张金荣运用引经理论治疗肿瘤经验[J]. 中医杂志 2012(08)
    • [5].桔梗配伍清热解毒药的引经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12)
    • [6].中药引经理论与药物靶向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3)
    • [7].浅谈头痛治疗中引经药的作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09(16)
    • [8].三妙丸中牛膝的基原考证及其引经作用浅析[J]. 中药与临床 2017(03)
    • [9].《文选》六臣注引经管窥[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0].引经理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的相关性[J]. 中医杂志 2019(06)
    • [11].柴胡配伍解毒化浊药对乳腺癌引经增效的实验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6)
    • [12].中国文学的宗经传统与碑刻文献引经研究[J]. 文艺评论 2014(02)
    • [13].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溯本寻源与现代研究评述[J]. 中草药 2020(19)
    • [14].类书引经研究的典范之作——读《〈初学记〉引经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6)
    • [15].引经药物介导三七抗肾间质纤维化及肾靶向作用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16].五一长假的使命已终结[J]. 记者观察(上半月) 2009(04)
    • [17].中药引经药溯本追源之探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08)
    • [18].引经药临床应用探微[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02)
    • [19].程际盛的《说文》引经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2)
    • [20].临床中病位辨证和引经药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9)
    • [21].引经入目药菊花在眼类疾病中应用特点分析[J]. 中医学报 2019(10)
    • [22].引经理论联合靶向药治疗乳腺癌脑转移[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 [23].汉代法律实践的诠释哲学思考——以引经折狱为中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4].桔梗的“引经”作用对氟苯尼考药动学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08(10)
    • [25].PDE5抑制剂也是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引经良药[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9(11)
    • [26].《说文解字诂林》所收引经类文献研究[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27].引经汤治疗生育期闭经致不孕症60例[J]. 河南中医 2008(04)
    • [28].语文教学中的“引导艺术”[J]. 中学语文 2008(12)
    • [29].牛膝——引经下行之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08)
    • [30].《说文拈字·考经篇》管见[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标签:;  ;  ;  ;  ;  ;  

    桔梗引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