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峇峇娘惹”族群之兴衰:一个华人族群兴衰的启示

马来西亚“峇峇娘惹”族群之兴衰:一个华人族群兴衰的启示

论文摘要

对峇峇娘惹族群感兴趣,要拜大陆及东南亚一股“娘惹风”所赐,借机搜寻了下峇峇娘惹的资料,发现通篇雷同,分析成分的较少,对此族群始末困惑的人大有人在。新加坡等地也将“娘惹菜”、“娘惹装”、“峇峇祖居观光”等作为一系列旅游特色产业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好奇心,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峇峇娘惹”这个族群。由于这个族群与华人、华人文化的密切关联而又充满多色彩的异域风情,很多人尤其是华人对这个族群产生了极大的关注热情,并且掀起一股娘惹的风尚。然而仅仅从表面来了解一个族群显然是单薄并无法深入的,仅仅用“郑和下西洋”、“娘惹菜系”、“娘惹装”等关键词更是无力解读峇峇娘惹族群的世代兴衰。作为华人族群中的一支特殊的族群,峇峇娘惹族群与中国大陆的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于异国长于异国的人缘何崇尚华人文化、恪守华人礼仪?整个族群何以处于荣耀之巅?族群的光环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阴影?遍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峇峇娘惹这个特殊的华人族群研究有点捉襟见肘。如果单从峇峇娘惹的字眼或是东南亚华人、东南亚文化交流等单一方面来看,峇峇娘惹族群的描述也仅仅是这些文献资料中短短一个章节的内容,并没有一个逻辑严谨的支撑体系。从研究学者的国籍来看,对峇峇娘惹的零星研究的国外学者大多仅限于东南亚国家范围,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现今仍留有峇峇娘惹聚居痕迹的国家,此外大部分学者都是华人或旅外华侨。一个族群的产生必然有其社会历史性,虽然峇峇娘惹族群如今已经难觅踪迹,本文将在这些学者业已调查研究过的史料基础上,加入个人观点,即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透视历史,梳理峇峇娘惹族群产生、荣耀、衰落的历程,为族群研究提供一个思路,也是对其他族群发展的一个启示。行文中整体思路是按照兴、衰、启示这样的三步曲来阐释的。针对峇峇娘惹族群的兴盛,笔者从时代和社会分层两个方面来阐释。任何事物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族群的形成当然更要藉由时代的因素,这里面笔者从商业、文化、大规模移民等具有特色的标志性现象来讨论时代对此族群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在分析完时代这一层外在大背景之后,接下来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着峇峇娘惹族群自身,这里面又借用了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用财富、权力、声望来探讨峇峇娘惹族群形成的内在因素。行文过渡到“衰”这一层,大体上来讲,还是离不开时代和自身两重因素,也是本章节的两大部分。首先,在探讨峇峇娘惹族群衰落的社会因由时,笔者从日、英殖民、现代文化的冲击、政治使命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中,找到峇峇娘惹族群衰落的外在因素。内在方面,不排除峇峇娘惹族群自身的原因,催化了这一衰落阶段的加速进行,这其中笔者论述了峇峇娘惹族群边缘化的的先赋性必然与自致性必然。可以说,峇峇娘惹族群的自身原因,既造就了这个族群,让这个族群得以在历史上辉煌过那么一段时间,又在一开始就在“建一座倒塌的塔”,乃至于它的覆亡就在那么短时间内发生,其族人也庸庸碌碌,甚至连“瘦死的骆驼”都不能“比马大”。文章的最后,是对吝峇娘惹族群兴衰的一个总结与启示,也即是最精华的部分。在淋漓尽致地分析完峇峇娘惹族群兴衰的始末之后,笔者认为三个启示足以为当今的族群敲响警钟:第一、族群文化的必要性;第二、同信仰同宗教婚姻;第三、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史为鉴才是今人的明智之举,保留住当前的族群文化,是防止珍贵的文化遗失最重要的举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基本概念界定:马来西亚"峇峇娘惹"族群、华人族群的定义
  • 1.1 族群
  • 1.2 "峇峇娘惹"族群
  • 1.3 华人族群
  • 2 "峇峇娘惹"族群之兴:一个华人族群的崛起与兴盛分析
  • 2.1 "峇峇娘惹"族群崛起的时代机缘
  • 2.1.1 长期友好顺畅的中马边贸关系
  • 2.1.2 中马地域文化间的亲和效应
  • 2.1.3 明朝战争中国人的大规模移民马来
  • 2.2 "峇峇娘惹"族群兴盛的制度性支持
  • 2.2.1 财富——商贾出身,奠定"峇峇娘惹"族群贵族资本
  • 2.2.2 权力——政坛中的峇峇身影,强化"峇峇娘惹"族群社会地位
  • 2.2.3 声望——崇尚和沿袭中华传统,提高"峇峇娘惹"族群社会声望
  • 3 "峇峇娘惹"族群之衰:一个华人族群的衰落与边缘化分析
  • 3.1 "峇峇娘惹"族群衰落的社会因由
  • 3.1.1 日、英殖民时期的祖业凋敝
  • 3.1.2 现代文化冲击下的传统遗失
  • 3.1.3 退出政治舞台后的风光不再
  • 3.2 "峇峇娘惹"族群边缘化的先赋性与自致性必然
  • 3.2.1 "峇峇娘惹"族群边缘化的先赋性必然
  • 3.2.2 "峇峇娘惹"族群边缘化的自致性必然
  • 4 "峇峇娘惹"族群之兴衰:带给其他华人族群的启示
  • 4.1 族群文化的必要性——族群认同的依据
  • 4.1.1 文化符号的建构和保留
  • 4.1.2 文化异质性是族群的边界基础
  • 4.2 同信仰同宗教联姻——族群接纳的前提
  • 4.3 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族群生命力的根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羞答答[J]. 中国畜牧业 2020(14)
    • [2].都是行家[J]. 医药保健杂志 2009(09)
    • [3].我答答携手阿里云实现零售再升级[J]. 中国纺织 2016(07)
    • [4].静静地坐着[J]. 翠苑·艺 2018(02)
    • [5].羞答答的生意静悄悄地开[J]. 城乡致富 2009(04)
    • [6].陷入温答答的青春里[J]. 中学生百科 2013(22)
    • [7].春姑娘[J]. 小星星(低年级版) 2009(Z1)
    • [8].爷爷的秘密[J]. 十几岁 2020(15)
    • [9].嗨,STORM GLASS[J]. 中学生天地(A版) 2018(04)
    • [10].梦[J]. 初中生辅导 2020(Z4)
    • [11].风[J]. 快乐语文 2019(15)
    • [12].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J]. 江苏教育研究 2010(09)
    • [13].我这样教《什么好》[J]. 小学语文教师 2015(02)
    • [14].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J]. 跨世纪(时文博览) 2008(15)
    • [15].卫浴湿答答 干爽有办法[J]. 建材与装修情报 2008(02)
    • [16].天空之下,我们轻得像羽毛[J]. 中学生百科 2020(07)
    • [17].羞答答的玫瑰[J]. 微型小说选刊 2018(07)
    • [18].田埂头,香花别在衣领上[J]. 太湖 2010(06)
    • [19].雨点的话[J]. 小学生作文 2020(08)
    • [20].你问问问我答答答[J]. 宁夏画报(时政版) 2011(05)
    • [21].军人称号[J]. 词刊 2020(03)
    • [22].草木在左,文字在右[J]. 文学港 2020(09)
    • [23].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J].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1(06)
    • [24].遇水而濯[J]. 开心老年 2018(02)
    • [25].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也谈早恋问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1)
    • [26].羞答答的铁公鸡 帝都“口味娇羞”的重庆焖烧鸡[J]. 餐饮世界 2018(08)
    • [27].魔鬼来到巫婆村[J]. 数学大王(一二年级) 2010(10)
    • [28].梅雨多情似故人[J]. 好家长 2020(85)
    • [29].鱼钓鱼和鲨鱼的克星[J]. 科幻画报 2020(08)
    • [30].不落俗的“俗世奇人”[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2019(10)

    标签:;  ;  ;  ;  ;  

    马来西亚“峇峇娘惹”族群之兴衰:一个华人族群兴衰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